皇权并非不受限制,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封建时代国家政体和人的身体一样 , 都会生病 , 需要医治 。 国家设立的监察机构 , 就相当于是医疗机构 , 而御史言官便是“医生” , 他们医治的对象不仅是百官而且还包括皇帝 , 也从制度上赋予了士大夫监督皇权的权利 。 但这一切在雍正即位后终结了 , 从此士大夫在皇权面前尽折腰 。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 , 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 , 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

?御史制度简史

御史的名称在秦代以前就有 , 但职务有所不同 。 秦汉时期 , 御史大夫是仅次于丞相的最高长官 , 主要职责是监察、执法 。 西汉末期 , 御史大夫改为大司空 , 与大司徒、太尉合成三公 。 御史大夫所在的衙署称为御史府 , 东汉时期改为御史台 , 又名兰台寺 。

晋代以后不常置御史大夫 , 御史中丞成为实际上的御史台长官 。 至南北朝时期 , 中丞的威权颇重 , 后魏一度改御史大夫为御史中尉 。 唐宋虽设御史大夫 , 但往往都是空缺 , 而以中丞代行其职 。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 其最高长官为左右都御史 。

汉以后 , 御史多称侍御史 , 一般叫法即称御史 , 其职责是专主纠察 。 唐代有侍御史、殿中侍御史和监察御史三种 。 通俗地说 , 御史是皇帝的耳目 , 不同的御史各有分工互不统属 , 以达到互相牵制的作用 , 这也从体制上保证任何一个官员都不能逃出纠察的范围 。

到了明清时期 , 仅剩监察御史一种 , 并分“道”行使纠察 。 明代改御史台为都察院 , 废除御史台和御史大夫之名 , 改称都御史 , 中丞改为副都御史 。 明代御史人数之多亘古未有 , 最多时达到100多人 , 分任出巡的巡按御史、巡漕御史等 。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 , 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 , 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

?御史对于皇权有什么制约?

我们通常把封建帝王称为专制皇权主义 , 认为君权是不受限制的 。 这种看法其实并不准确 , 在专制主义的内部也有制约皇权的机制 。

首先便是丞相制度 , 汉初和唐初 , 丞相的权力很大 , 能有效地制约皇权 。 可以说 , 丞相和皇帝是天生的一对冤家 , 很长时间内 , 君权与相权也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 不过自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后 , 君权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集中 。

其次是给事中对皇权的制约 。 “给事中”侍从左右 , 关通内外 , 给事于中 , 其名由此而来 。 给事中始设于秦朝 , 两汉沿袭 , 为将军、列侯、九卿等官员的加官 , 都是皇帝身边受尊崇的近臣 , 以备顾问 。

起初 , 给事中并没有“封驳权” , 所谓的“封驳权”便是封还皇帝失宜的诏书 , 驳正大臣有违误的奏章 。 自晋代以后 , 给事中成为宰相官僚系统的职官 , 主要职责便是监督皇帝过失 。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 , 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 , 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

?很多人对于“御史”和“给事中”这两个官职的概念比较模糊 , 其实它们之间的职责是十分明确的 。 御史职权虽大 , 却是监督百官的 。 而给事中和谏议大夫则是专治皇帝心病的 , 负责监察皇帝的过失 。

给事中在明代以前一般都隶属于门下省 , 明代以后给事中成一个独立部门 。 明代的六科给事中的职责是传达皇帝旨意 , 稽核考察庶政 。 他们把皇帝批过的题本 , 从内阁领出 , 誊抄清楚 , 发给六部执行 。 如果发现问题 , 便可行使“封驳权” 。

《明史·职官志》中说:“君主道德缺违 , 朝政得失 , 百官贤佞 , 各科或单独上疏专递 , 或共同上疏联署奏闻 。 ”给事中尽管官职不高 , 仅为七品 , 但职权却很重要 。 “内官传旨 , 必须复奏 , 复得旨而后行” 。

意思是说 , 第一次的圣旨需要给事中审查 , 若封驳 , 再次下旨仍要经过给事中同意方可实施 。 尽管这一制度贯彻执行的并不完善 , 但从体制上来说 , 皇权还是受到一定限制的 。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 , 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 , 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

?明代效仿宋代给事中分治六房之制 , 相应于六部定为六科 , 每科都有都给事中一人、左右给事中两人、给事中数人 。 到了清代时 , 设掌印给事中和给事中 , 均为满汉一人 , 职权和官职都相应地缩小了 。

雍正实行“台省合一”制度

雍正即位后 , 在制度上进行了很大的变动 。 他把给事中归于都察院 , 都察院在唐代时为御史台 , 给事中属于门下省 , 两者合并 , 故称之为“台省合一” 。

雍正帝将六科给事中并入都察院 , 从而使他们成为了都察院的属员 。 此后 , 给事中就变成了御史 , 其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 御史原本是监督百官的 , 而给事中是监督皇帝的 。 如今 , 将御史的事务交给给事中 , 这一制约皇权的制度也就被取消了 。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 , 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 , 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

?雍正的这个改革 , 让原本就没有宰相的内阁丧失了最后的一点点监督权力 , 其空间也被挤压的一干二净 。 因此 , 自雍正以后 , 内阁大学士更多的则是荣誉头衔 。

对于雍正的这种做法 , 一些官员表示不满 , 他们屡屡上奏企图争回这一点点的权力 , 但雍正根本不予理睬 。 如此一来 , 雍正就取消了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一千多年的给事中制度 , 皇权完全不受制约 。

在雍正取消给事中职能的同时 , 却加重了监察御史的职能 。 这又是为什么呢?道理也很简单 , 因为御史的主要职责是监督百官的 , 雍正自以为无错 , 即使有错 , 也不容臣下驳正 。 此后 , 封建皇权达到了高度集中 , 实现了一家独大 。

给事中并入都察院后 , 形成了“六科十五道” 。 所谓的“十五道”就是分别监督全国十五个省 。 都察院的监察御史 , 还有巡视京师五城、京仓、通仓、巡盐、巡漕等差 。 并在各省设立监察地方的官员 。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皇权并非不受限制 , 当雍正废除这一制度后 , 才真正实现了唯我独尊// //

?不管雍正如何加重御史的职权 , 终不能掩盖他破坏台省制度的私心 。 所谓的康乾盛世只不过是几代皇帝的勤奋与才干的结果 , 这种破坏监督体制的做法却给后世留下无穷的隐患 , 大清在盛世的伪装下注定要走向滑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