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中国使用白银的历史相当悠久 , 但其作为货币的时间却较为短暂 。 15世纪以来 ,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 , 国际贸易数额迅速增长 。 到16世纪 , 大批银元从美洲、日本等地进入中国 , 这些外国银元种类繁多 , 主要有西班牙银元、墨西哥银元、美国贸易银元、日本银元等 , 此外还有西贡银元、秘鲁银元、智利银元等较为少见的银元 。 其中 , 西班牙银元和墨西哥银元先后在中国市场上占据重要份额 , 成为东南沿海和长江流域通商口岸的主要货币 。 许多人认为 , 如此巨额的白银涌入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繁荣 , 有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 , 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

西班牙银元源源不断涌入的外国银元

到了清代 , 作为通货的制钱与纹银已经难以适应商品经济的发展 , 人们对白银的渴望又愈加强烈 , 于是源源不断的外国银元通过当时唯一开放的贸易口岸——广州大量涌入 。 例如主流的西班牙银元 , 每年输入的数额就在二百万元左右 。 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钱银并行流通的局面 , 即大宗交易用银两 , 小额支付用制钱 。 因清初规定银钱比价为银一两等于一千文 , 因而民间习惯一两以上多用银 , 一两以下多用钱 。

但自鸦片战争后到二十世纪初的短短几十年间 , 外国银元竟已占据了中国货币市场的四成以上 。 外国银元为何在中国如此吃香?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 一个最直观的原因就是传统的银两太过落后 。 各地银两成色、重量不同 , 全国没有统一标准 , 且种类繁多 , 互不通用 。 各地的标准也不相同 , 磨损者要贴费 , 成色不一者要勘验 , 各地汇价差异者要加减水 , 计价标准不一者要折色 , 库平重量不一者要换算……奸商上下其手 , 百姓苦不堪言 。 而外国银元则是机器制造 , 批量生产 , 因其形制统一、价值稳定、便于核算等优点 , 在交易时无需逐一过秤称重及确定成色 , 大大简化了交易手续 , 节约了交易时间以及成本 , 受到市场欢迎也就不足为奇了 。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

但这种局面也潜藏着危机 , 当时的有识之士已经预感到这种现状将会导致的危害 。 外国铸造的银币多少都有“兑水” , 当时一般以七钱二分为足银货币 , 而外国银币很多成色只有九成 , 甚至不足九成 , 拿到中国来使用照样畅通无阻 。 而且由于其制作精美 , 使用方便 , 市价还会高于七钱二 。 就这样 , 贪婪的外国商人们可以以“不足银的银币”在中国收购白银 , 拿到国外再铸银币 , 然后再流人中国 。 如此循环套利 , 攫取了中国大量的经济利益 。 若按11亿元流入额的统计口径算 , 仅外国银元一项 , 清代中国就有1.7亿两白银的利益外流 。

另一方面 , 清代银两与制钱一直属于不同的货币体系 , 且二者间无固定比价 , 而制钱通常以铜铸造 。 到了晚清 , 铜矿产量日益减少 , 洋铜价值昂贵 , 清政府维持货币供应量的做法就是想方设法的往其中“灌水” , 结果就是铜钱价值远低于铜价 。 外国商人就抓住这一有利时机 , 以银元换取中国铜钞 , 一方面可获几乎一倍的暴利 , 另一方面也为发展本国工业提供了原料 , 而中国付出的代价就是严重的钱荒 。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

银两

西方商人利用这种不平等的金融贸易赚取了大量资本 , 而中国方面却对此茫然无知 , 甚至还在推波助澜 。 洋人以外国银币购买中国产品 , 这在当时清朝的海关政策中却被视为中国货物的出口 , 但却并非外国银币的进口 , 所以海关只收出口税 , 而不收外国银元的进口税 。 这实际上是为洋钱的进入大开国门 。 当时的人们并未意识到 , 其实外国银元也是一种特殊的商品 , 这种程度的倾销会对国内货币市场造成巨大的破坏 。 各省自铸银元 , 应对市场的流通银元

外国货币自由进出中国并在市场流通 , 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货币主权的丧失 , 以至于威胁国计民生 。 如何打好这场特殊的经济战?这一度成为清代统治者的棘手之事 。

清代一些官员曾试图上书要求禁止民间流通洋银元 , 无果后又企图将洋银元重新拉回到秤量流通的旧方式中去 , 但是面对银元早已广泛流通的现实 , 禁行银元的主张根本无法实现 。 再者提议禁行银元的官员也没有可行的办法解决银元的广泛流通 。 于是各种银元还是自由地在市面上流通 。

终于 , 朝野上下达成了一致意见 , 那就是自铸银元 。 即使不看洋钱涌入对中国造成的经济损失 , 仅仅从国家主权意义上说 , 中国也应当自铸货币 。

光绪十五年(1889) , 两广总督张之洞奏请自铸银元 , 以图抵制外国银元 。 所铸之“龙洋”每元重库平七钱三分 , 作为法定货币使用 , 完税纳粮皆可通用 。 算是开了中国自铸银元的先河 。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

张之洞

然而 , 银元之铸造权掌于各省督抚 , 各省所铸银元重量、成色均存歧异 , 全国货币市场混乱不堪 。 因此 , 实现银元国家铸造 , 确立银元重量、成色统一标准 , 就成为清代币制改革的紧要之事 。 朝廷开始统一币制 , 稳定市场

光绪二十九年(1903) , 朝廷筹划进行一场彻底的币制改革运动 。 1905年7月天津设户部造币总厂 , 11月清政府开始全面进行货币改革 , 目的是统一银币 。 但由于本位币不定 , 引起了空前的“两”“元”之争 。

当时银元的单位问题有一两与七钱二分两种主张 , 争论不决 。 一两银元源于旧有的银两制度 , 七钱二分银元则仿自流入的外国银元 。 两派支持者互不相让 , 前者认为事关国家主权问题 , 不能延用洋人的规矩 。 而后者则认为七钱二分的比重已随洋元的广泛使用而为世人所接受 , 不需再大动干戈 。

自铸银元的含银成色应高于还是低于洋钱?直观上看 , 似乎应当使自铸银元的成色高于洋钱 , 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信誉、取得民心、占领市场 。 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 1889年张之洞自铸七钱三分银元时就是抱此想法 , 认为比七钱二分的外国银元高一分 , 即可将其驱逐出去 , 但结果却恰恰相反 。 实际上 , 这是经济学中“劣币驱除良币”的结果:当两种货币同价不同质(值)时 , 人们会把其中的高质货币储藏起来 , 而只把劣币抛入市场 。 因此 , 若使自铸之银元的成色高于洋银 , 结果将是中国自铸之银元会迅速流失到各家各户的储藏罐中 , 而留在市场上流通的将仍是洋银 。

那么 , 既有劣币驱逐良币之理 , 是否应当反过来使自铸之国银的成色略低于洋银呢?例如七钱一分?也不行 。 因为 , 一种新货币要进入市场为民众所接受 , 它需要建立信誉 , 而一种金属铸币要建立市场信誉 , 成色是基础 。 若民众自始便知此币乃一劣币 , 则人们一开始就很难接受它 , 更不必提流通了 。

最终 , 1910年颁布《币制则例》为争论画上了一个句号 , 规定“中国国币单位 , 著即定名曰圆 , 暂就银为本位 。 以一元为主币 , 重库平七钱二分 。 ”含纯银九层 , 合六钱四分八厘 , 铸造“宣统元宝”龙洋 , 并决定将各地铸币权收归中央 。 度支部通电各省督抚收回生银、银锭 , 改用银元 , 并筹流通行用之法 , 同时在天津设立造币总厂 , 以期统一铸造银元 。 但未过多久 , 辛亥革命爆发 , 清廷覆亡 。 银币没有来得及正式发行就胎死腹中 , 仅有少数军饷流入市场 。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

辛亥革命

清政府并不彻底的银元改革

1889年到清亡的二十几年问 , 共铸银币约两亿元,但多是熔化外国和旧龙洋改铸的 , 直到清灭亡前夕才统一铸币制度 。 清末虽然把银币定为法币 , 因清政府缺乏金融控制力 , 仍未实现本位货币 。 今日看来 , 清末铸造银元和货币改革并不够彻底 , 但它为币制改革的现代化铺平道路 , 存在一定的积极意义 。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银元下的政治博弈:清朝时期大量银元涌入中国能促进经济发展吗?// //

云南省造“宣统元宝”

而后成立的民国政府也在继续铸造机制银元 , 但银元、银锭混用的局面对社会经济产生了较为严重的负面影响 , 如缺乏统一的货币进行结算、汇兑费用高昂等 , 迫使国民政府在1933年宣布实施“废两改元” , 真正实现了银元对传统银锭的“货币取代” 。 而真正意义上的现代货币 , 要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得以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