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霸王项羽和淮阴侯韩信的“同一首歌”

小时候 , 品德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胯下之辱的故事 , 这个事收录于司马迁的《史记·淮阴侯列传》中 , 讲得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 , 兵仙韩信被一个恶少侮辱 , 被迫从其胯下钻过去的故事 , 故事的寓意是说人应该怀着远大的志向和目标 , 不要因为眼前的一点小是小非、小恩小怨而鲁莽行动 , 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 。

北宋大学士苏东坡非常推崇这样的观点 , 他在《留侯论》中这样写道:

“匹夫见辱 , 拔剑而起 , 挺身而斗 , 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 , 卒然临之而不惊 , 无故加之而不怒 , 此其所挟持者甚大 , 而其志甚远也 。 ”

苏东坡说那些普通的小人物 , 受到一点侮辱以后 , 第一个反应就是拔刀子或者动拳头 , 这不是自尊心强 , 这叫鲁莽、盲动 , 不是勇敢 。 处变不惊 , 加罪不怒 , 这才是君子之勇、是真正的大智慧 。


楚霸王项羽和淮阴侯韩信的“同一首歌”

楚霸王项羽和淮阴侯韩信的“同一首歌”// //

在街道上侮辱韩信的屠夫叫什么名字 , 史书上并没有说 , 我们姑且称其为屠人甲同志吧 , 这个故事很励志 , 激励了我的整个童年 , 成年后 , 在经历了职场和生意场等其他场合后 , 心中总隐隐觉得有些不对 , 直到我看了另一本书—《西汉会要》 , 才找到其中症结所在 , 得出了跟幼时不不一样的体会 。

《西汉会要》中记载了另一个故事 , 韩信在“胯下之辱”后 , 被刘邦拜为大将 , 淮阴(今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县的一部分人以为刘邦喜好此举 , 纷纷找到屠人甲 , 请求从他的胯下钻过去 , 弄得屠人甲火冒三丈 , 见人就躲 , 这个故事虽然好笑却让人品出了不一样的感觉 。

屠人甲发火是因为他并没有喜欢被别人钻裤裆的怪癖 , 那么很显然 , 他那次堵着韩信肯定不是随机事件 , 而是早有预谋 , 那么问题来了 , 淮阴人口那么多 , 他为什么偏偏找到韩信了呢?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看了《汉书》和《史记》中韩信的传记 , 看过以后 , 让我深思的不是韩信的雄武与荣耀 , 用兵如神与死不瞑目 , 而是一代“兵仙”的性格因素透露出来的必然悲凉结局 。

从传记来看 , 韩信从来都不是一个讨人喜欢的人 , 他自命清高 , 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 , 招人嫌 , 不合群 , 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情商比较低 。


楚霸王项羽和淮阴侯韩信的“同一首歌”

楚霸王项羽和淮阴侯韩信的“同一首歌”// //

韩信与自己同事之间的关系十分糟糕 , 手下的小人物就不说了 , 就拿和他并称的汉初三杰萧何、张良来说吧 , 萧何本来与韩信的关系不错 , 但是在建朝之后 , 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差;张良和韩信则属于相互看不起的状态 , 两个人都感觉自己的能力超过了对方 , 以至于韩信落难时 , 张良也不上前说话 , 只说了两句不咸不淡的来和稀泥;至于樊哙倒是十分敬佩韩信 , 可是韩信却耻于和他为伍 。 在刘邦第一次对韩信下手时 , 所有的人都保持了沉默 。 等到吕雉这个老娘们再次拿起屠刀时 , 更是没有人说话了 。

为什么韩信在庙堂上如此没有人缘呢?这就是他的个性决定的 , 韩信虽出身寒微 , 但他智商很高 , 这种人的性格特点就是恃才傲物 , 及其清高 , 韩信在军队中喜欢一个人琢磨问题 , 不喜欢和那些粗人将领搅和在一起喝酒聊天谈女人、讲荤段子 , 他的话题永远是用兵之道和战争局势 。 简单的说 , 他是一个出身卑贱 , 内心高贵的一个人 。


楚霸王项羽和淮阴侯韩信的“同一首歌”

楚霸王项羽和淮阴侯韩信的“同一首歌”// //

这样的性格让他和汉末两大枭雄刘邦和项羽都不太对付 , 项羽不喜欢他的卑贱出身;刘邦又不喜欢他身上的贵族气质 , 觉得他挺能装逼 , 这两人都和他格格不入 。

书中所记他投军前曾多次前往当地的一个亭长家里蹭吃闲饭 , 接连数月 , 吃完饭就口出狂言 , 大放厥词 , 亭长的妻子嫌恶他 , 就提前做好饭 , 端到内室吃 。 于是开饭的时候 , 韩信扑了个空 。 一怒之下 , 他摔门而出 , 白吃了人家几个月的饭 , 连句谢谢都没有 , 这不太合适 。 他要是个王孙公子、世家子弟也就罢了 , 偏偏是个穷光蛋到处讨饭吃 , 一面要吃人家的软饭 , 一面还要自命清高 , 还看不起同类的人 。

这就好比今天的某些人 , 明明都吃不上饭 , 到处借贷、靠刷信用卡为生还天天吹牛有个200亿的项目正在谈 , 既看不起你 , 不愿意和你为伍 , 又要跟你借钱 , 这样的人你从心眼里烦不烦?所以 , 屠人甲同志当年看韩信的感觉就和我们今天看这些人一样 , 我早就看你不顺眼了 , 就是要找你麻烦 , 要不然淮阴县这么多人 , 我为什么单单让你钻裤裆呢?

从这一点上 , 我们似乎又看到了同时代英雄的影子——项羽 。 他俩的性格真的有几分相似 , 他们都雄武刚烈却不会笼络人心;都善于排兵布阵却无政治谋略 , 都盲目自信而不善保身 。 同样性格特点注定了他们的同样的悲惨结局 , 他们都输给了刘邦!

正如歌词所唱道的那样:“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 , 同样的欢乐给了我们同一首歌!”性格决定命运 , 看来一点不假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