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创结合——书家毕生之功课

临帖是创作的基础、是习书的必然而有效的途径 , 也是站在巨人肩膀上攀高骛远之捷径 。 创作是临帖的结果和目的 , 是把古人的成果化为我用 , 并和自己的艺术感悟、文化学养、人生阅历以及诸多客观因素相结合的产物 。

每个成功的书家 , 临帖必然伴随其终生 。 初学必须从临帖入手 , 方能少走弯路 , 有小成仍须帖不离案 , 临临写写 , 边临边悟 , 以助走向成熟、确立风格 。 即便人书俱老 , 也要不废临帖之功 , 以防思想僵化和创作的随意化 。


临创结合——书家毕生之功课

临创结合——书家毕生之功课// //

临帖贵在深入 , 一般要经历两个大的阶段 , 一个为“以形求法” , 一个为“以法求形” , 其间并无明显的分界线 。 初学书 , 多不谙用笔之法、结字之妙 , 临帖殆属于自发或盲目的 , 是通过大量临帖 , 才能由生到熟 , 逐步掌握经典法帖中的技法规律 。 这个阶段的功夫应下在“察之尚精 , 拟之贵似”上 , 日积月累 , 功深自得 。 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 , 必伴随多学善悟 , 由眼而手 , 由手而脑 , 再由脑而手 , 循环往复 , 无穷无尽 。 须读古人书论中的用笔之法 , 诸如蔡邕《九势》中所谓“令笔心常在点画中行”“下笔用力 , 肌肤之丽”云云;右军所谓“每作一波 , 须三过折笔”;褚遂良所谓“锥画沙” , 以及米南宫所谓“无垂不缩 , 无往不收” , 等等 。 此皆前贤用笔奥秘 , 须深加参详 , 加之个人往时之经验 , 必能悟得机奥 。 至此再去读帖临帖 , 感觉殊不同矣 , 这就进入到“以法求形”的阶段 。 进入这个境界 , 关注的重点不再是点画字形 , 而是“力、势、神” 。 临和写融为一体 , 自然将力量贯注于点画之中 , 高度重视用笔的提按疾徐、衔接使转 。 临帖犹如创作 , 点画力透纸背 , 字形在似与不似之间 , 一任自然 。 此时 , 无论临什么帖 , 必能心到、手到 , 得其神髓 。 然临帖毕竟不是书家之终极目标 , 只是通向创作的途径 , 故临帖的成果必须能够得心应手地运用到创作中去 , 勿使出现临创“两张皮”的现象 。


临创结合——书家毕生之功课

临创结合——书家毕生之功课// //

杨明臣临《孔子庙堂碑》(局部)

临帖 , 一要得根本 。 书家的风格面貌须靠近经典 , 这是书法艺术领域约定俗成的规矩 。 因此 , 一个书家一生无论临过多少碑帖 , 必有一种或一系为其源头或法乳 , 从其创作的作品中能窥见其踪 。 这就要求书家在长期的创作实践中 , 要时时牢记初衷 , 靠近经典 , 谨防误堕荒野 。 要将所宗经典特点、鲜明的点线特质、字形结构、章法气韵著意加以运用 , 使人举目即知其源 。

二要能融合 。 一碑一帖是不足以滋养一个书家取得大的成就的 , 须精一帖而通一家 , 继而贯一脉、融一系 , 再开拓吸收 , 博涉约取 , 长期探求 , 聚细流而归大宗 , 既能集众长为我所用 , 又不被支流所牵引迷失方向 , 方期有所大成 。

三要求变通 。 变通是艺术之生命所在 , 也是个人艺术才情展现的途径 , 凡为创作皆应将个人情感贯注其中 。 应追求日日新、篇篇异的进取境界 , 不可墨守成规、固步自封 。 假若人已成名、书已定型 , 毫厘之变也是不容易的 。 即便如此 , 还是要时时追求变化 , 越是水平高的 , 取得突破越难 。 累月经年 , 能有些许新意 , 亦为可喜 。 变与不变是辩证的 , 走得太远 , 变即失败 , 故还须万变不离其宗 。


临创结合——书家毕生之功课

临创结合——书家毕生之功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