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明朝的“神探狄仁杰”,断案如神,却含冤而死

在中国历史上 , 有很多以善于断案而著称的名臣 , 比如武则天时期的狄仁杰 , 宋仁宗时期的包拯 , 他们的故事流传至今 , 无论是在传统的戏曲舞台上 , 还是在现代的电影电视中 , 都流传甚广 。 其实 , 在明太祖朱棣时期 , 大明王朝也存在过这么一位断案如神的大臣 , 他的名字叫做周新 。


他是明朝的“神探狄仁杰”,断案如神,却含冤而死

他是明朝的“神探狄仁杰” , 断案如神 , 却含冤而死// //

电视剧《大明按察使》剧照

一、职场起步

周新生于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 , 广东南海人 , 自幼聪颖过人、勤学好问 , 从而以地方生员 , 也就是俗称的秀才的身份 , 入读当时的最高学府太学 , 毕业后到大理寺工作 , 担任评事一职 。 大理寺相当于当时的最高法院 , 而评事是一个七品的官职 , 主要负责案件审理 。 可见 , 周新的职场生涯就是从一名法官开始的 。

在大理寺的工作 , 周新可谓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 , 加上他本身扎实的法律功底、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 很快就做出了一些成绩 , 获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认可 。 明成祖朱棣上台后 , 周新从大理寺评事改任都察院监察御史 。 这是一个负责监察、弹劾百官的部门 , 跟现在的纪检监察干部差不多 , 把周新放在这个位置上 , 也看得出朱棣对周新的信任 。

事实上 , 作为皇帝的朱棣与周新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份超脱一般君臣的关系 , 虽然后来朱棣还是听信了谗言杀了周新 , 但这却是后话了 。 当时周新原本不叫这个名 , 本名是周志新 , 因为他又字日新 , 朱棣叫着叫着 , 索性叫他“新” , 而周新直接就以新为名 , 志新为字 , 君臣二人的关系可见一斑 。


他是明朝的“神探狄仁杰”,断案如神,却含冤而死

他是明朝的“神探狄仁杰” , 断案如神 , 却含冤而死// //

明成祖朱棣

二、任职监察御史

在明代 , 监察御史的职责不仅是监督百官 , 也要巡视地方 , 检查案件审理情况 , 纠正不合礼仪的行为等等 。

在监察御史的任上 , 周新的为官之道、为人之德体现得淋漓尽致 , 他敢说真话 , 面对那些不合规矩甚至违法乱纪的事 , 无论涉及到谁 , 无论是皇亲国戚 , 还是当朝权贵 , 他都敢弹劾 , 说别人不敢说的话 , 做别人不敢做的事 , 近乎不近人情 , 因此 , 时人称他为“冷面寒铁” 。

也是由于这个称号 , 当时京城里的大人们吓唬不听话的小孩 , 只需说一声“周新来了” , 前一刻还在哭哭啼啼的小孩们马上就能消停下来 , 有的胆小的小孩甚至吓得要藏起来 , 史书记载“辄皆奔匿” 。

有一次 , 周新被派往福建巡视 , 当时的福建武将们不讲究礼仪规矩 , 常常对文官大声呵斥、不讲道理 , 即使有些文官的级别比武将的还要高 , 但真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 。

周新到福建后 , 对这一现象略有所闻 , 甚至连自己还有过几次不愉快的经历 , 他下定决定要整治下这种现象 , 不然任由武将们这样不守规矩 , 说轻了文官们不好开展工作 , 说重了武将们手握兵权 , 要是不敲打敲打 , 搞不好还有犯上作乱的可能 。

于是 , 周新向皇帝上书 , 奏请都、司、卫、所不得凌驾于府、州、县之上 , 同等官阶的各级文武官员相见时都须用平等的礼节 , 并向皇帝详细论述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 皇帝批准了周新的建议 , 自此 , 武将们的霸道收敛了许多 , 文官们得到了应有的尊重 。


他是明朝的“神探狄仁杰”,断案如神,却含冤而死

他是明朝的“神探狄仁杰” , 断案如神 , 却含冤而死// //

明十三陵之长陵

三、升任按察使

不久后 , 周新升为云南按察使 , 但还没赴云南上任 , 又被改为浙江按察使 。 在明代 , 按察使主管一省的司法 , 为一省司法长官 , 掌一省刑名按劾 , 与布政使、都指挥使分掌一省的民政、司法、军事 , 合称三司 , 可谓位高权重 。

赴任浙江时 , 周新刚一进入浙江境内 , 只见自己自己乘坐的马车的马头被一大群飞虫围绕 。 周新凭借自己多年断案的经验 , 觉得此事却有蹊跷 , 不是一般的飞虫 , 于是循着飞虫飞过的路线 , 果然 , 在灌木丛中发现一具死尸 , 尸体上还挂着一个木制的方印 。

周新小心翼翼取下木印 , 仔细一看 , 才知这是死者的印信 , 原来死者是个布商 。 有了这个线索 , 周新心想 , 案发处乃是荒郊野岭 , 一个布商横尸此处 , 而身边又无布匹 , 想必是运送布匹经过此处 , 不想被强盗杀人越货 。

这是这个初步判断 , 周新于是让人到附近市镇购买布匹 , 但凡看到布匹上的印文同死者身上所系的木印相吻合 , 就立即将贩布人逮来审问 。 果然 , 杀害布商的强盗听说有人正在收购布匹 , 于是拿着抢来的布匹“自投罗网” , 周新经审讯 , 这几个的确是杀害布商的凶手 。

到任浙江后 , 有一天 , 周新正在书房办公 , 一阵旋风吹来一片树叶 , 正好落在他的书案上 。 乍一看 , 这是一片普普通通的树叶 , 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 周新正准备扔出窗外之时 , 突然发现这片树叶并非窗前这颗树上的 , 甚至周围的树上也没有这种树叶 。 他马上叫来熟悉当地情况的侍从 , 侍从一看 , 这种树叶只在城郊的一座寺院中才有 。

周新顿时觉得此事不简单 , 他马上带领衙役赶到了城郊的寺院 , 经过一番查找、比对 , 果然在寺中发现了这颗树 。 周新细细打量眼前这颗大树 , 突然灵光一现 , 命人将树根的土挖开 , 不一会 , 竟然挖出一具女尸 。 经过一番审问 , 确是寺中一僧人杀人埋尸 。

还有一个商人出差回家 , 由于赶夜路怕遇到劫匪 , 于是就把身上所带的金银藏在了荒林中一座荒废的祠堂墙角之下 。 晚上回到家 , 妻子见丈夫出差一趟 , 竟分文未带回家 。 一问 , 才知道他把钱都埋在荒林中了 , 于是夫妻二人商量第二天再去把钱取回来 。

可第二天夫妻二人去取钱时 , 发现藏得好好的钱竟然不见了 , 于是向按察司衙门报案 。 周新受理了此案 , 他先是把商人的妻子单独叫来审问 , 一问 , 发现商人的妻子竟然与他人有私情 , 周新于是让人把商人妻子的情人拘押到堂 。

一番讯问之后 , 周新终于查明了案件的始末 , 原来商人出差回来时原本是要给妻子一个惊喜 , 所以突然回家 , 而妻子的情人还来不及离开他家 , 便藏在了床底下 。 就这样 , 妻子的情人便偷听到了二人的私房话 。 等到半夜 , 商人和妻子熟睡之后 , 他从床底偷偷出门 , 家都没回 , 直接到城郊树林中找到埋金银的地方 , 取走了全部金银 。


他是明朝的“神探狄仁杰”,断案如神,却含冤而死

他是明朝的“神探狄仁杰” , 断案如神 , 却含冤而死// //

南京明孝陵

四、含冤而死

当时 ,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派了一名千户到浙江办案 , 此人仗着自己是锦衣卫 , 到处作威作福 , 公然索取贿赂 。 作为浙江按察使的周新对这种行为根本无法容忍 , 于是准备派人缉捕此人 。 不料 , 此人提早得知消息 , 一跑了之了 。

后来 , 周新到北京出差 , 路过涿州 , 竟在此处碰到了这位千户大人 , 真是冤家路窄 , 周新随即命人将他抓进监狱 。 然而 , 此人却也有些手段 , 再次逃出了监狱 , 并赶紧去向自己的顶头上级纪纲求救 。

纪纲是明成祖朱棣的心腹 , 早在朱棣是燕王时便追随他 , 此人心胸狭隘、心狠手辣 , 尤其擅长揣摩朱棣的心思 , 朱棣许多想做而不便做的事 , 诸如铲除异己之类的事 , 都由此人亲自为之 。

纪纲得知周新竟敢公然抓捕自己的手下 , 决定铲除周新 。 他向朱棣上奏 , 添油加醋 , 诬陷周新擅自抓捕锦衣卫 , 朱棣大怒 , 当即命令锦衣卫逮捕周新回京 。 路上 , 锦衣卫奉纪纲之命对周新严刑拷打 , 把周新打得体无完肤 。

到达京城后 , 朱棣首先质问周新为何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 擅自抓捕自己手下 。 周新面对质问 , 不慌不忙 , 对朱棣说到 , 我抓的是违法犯罪之人 , 您为何抓我 。

朱棣见周新不仅不承认错误 , 还狡辩对抗 , 更加生气 , 下令杀了周新 , 史书记载 , 临刑前 , 周新大呼:“生为直臣 , 死当作直鬼” 。

不久 , 等朱棣冷静下来后 , 颇有些后悔之意 , 他问到左右侍从 , 周新是哪里人啊 。 侍从回答 , 广东南海人 。 朱棣感叹道:“岭外乃有此人 , 枉杀之矣!”南岭之外竟能产生此等人物 , 真是冤枉他了 , 悔恨之情溢于言表 。


他是明朝的“神探狄仁杰”,断案如神,却含冤而死

他是明朝的“神探狄仁杰” , 断案如神 , 却含冤而死// //

故宫午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