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虽位极人臣,可口碑极差

曹魏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对曹魏政权无限忠诚的阳里亭侯、建威将军、豫州刺史贾逵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 。 他的儿子贾充才十一岁 , 由于是晚年得子 , 故起名为充 , 字公闾 , 是“充闾喜庆”的意思 , 用白话文说就光大门楣 。

父亲一死 , 贾充就顺理成章地承袭了阳里亭侯的爵位 , 等于端上了金饭碗 。 成年后即入仕曹魏 , 任尚书郎 , 负责些文书工作 , 后迁任黄门侍郎 , 成为皇帝身边传达诏令的近臣 。

贾充工作期间 , 曹魏高层发生了重大变故 。 魏明帝曹叡对美女有着超乎狂热的喜好 , 被人冠于“流氓皇帝”的他 , 凡是看得过眼的年轻女子 , 都要弄回自己的后宫 , 以至于三十多岁就掏空了身子 , 最终累死了 。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虽位极人臣,可口碑极差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 , 虽位极人臣 , 可口碑极差// //

魏明帝虽然后宫美女达数千人 , 却没留下子嗣 , 由从宗室中领养的曹芳继位 , 曹爽和司马懿被指定为辅政大臣 。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 , 魏帝曹芳与曹爽一行人打着祭拜魏明帝高平陵的幌子 , 离开洛阳去游山玩水 , 洛阳城空虚 。 此前一直装病在家 , 连穿衣喝粥都要人伺侯 , 眼看就只差一口气的司马懿突然精神百倍的迅速控制了洛阳 , 逼迫郭太后下诏解除了曹爽的兵权后 , 将曹爽及其兄弟曹羲、曹训、曹彦全部处死 , 并诛灭三族 , 史称“高平陵之变” 。 曹魏大权从此落到了司马懿手里 。

司马懿死后 , 由他的长子司马师接替了他的位置 , 继续独揽大权 。 嘉平六年(254年) , 曹芳与老丈人、张皇后的父亲光禄大夫张缉密谋 , 联络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准备杀了司马师 , 夺回大权 。 可惜事情败露 , 三人被灭族 , 曹芳被废 , 改立年仅十四岁的高贵乡公曹髦为帝 。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虽位极人臣,可口碑极差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 , 虽位极人臣 , 可口碑极差// //

至此 , 明眼人都能看出 , 司马氏效仿曹魏取代汉室的一幕只是时间上的问题了 。 很多老滑头像何曾之类的曹魏元老都“权拟人主”“而附之” , 作为皇帝秘书的贾充也毫不犹豫地背叛了父亲曾经为之效力的曹魏集团 , 很识时务地坚决向司马师靠拢 , 受到正需要大量吸收中青年人士巩固统治地位的司马师热烈欢迎 , 从而进入司马师的幕府 , 成为一名参谋人员 。

司马师擅行废立 , 很多人就看不下去了 , 虽然不能就此认定他们对曹魏是多么的赤胆忠诚 , 可司马师的步子迈得太快 , 终究让人感到不爽 。

曹髦即位的第二年 , 也就是正元二年(公元255年) , 高阳乡侯、镇东将军、时任荆州刺史毌丘俭联合原曹爽的门客、扬州刺史文钦于寿春(今安徽寿县)举兵 , 提出司马师十一条罪状 , 誓师讨伐 。

二月 , 毌、文率六万之众西进 , 司马师也亲率十万大军迎战 。 在这次关系到司马氏存亡的重大军事行动中 , 贾充第一次得到重用 , 以参军的身份随同出征 , 为司马师出谋划策 。

“平叛”行动一开始进展异常顺利:文钦被打得落荒而逃 , 直接投奔了东吴 , 毌丘俭听到文钦战败的消息后 , 和弟弟毌丘秀、毌丘重在弃城逃亡中被平民张属射杀 , 枭首送到洛阳后 , 张属因功封侯 。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虽位极人臣,可口碑极差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 , 虽位极人臣 , 可口碑极差// //

不过 , 在出征之前司马师因眼睛长了个瘤子 , 刚刚动完手术 , 身边的人都劝他不宜远行 , 请太尉司马孚(司马师叔父)代替他挂帅 。 可考虑到此战的重要性 , 司马师还决定抱病出征 。

谁知在文钦败退之时 , 他十八岁的儿子文鸯很不服气 , 趁夜袭击了司马师的大营 。 文鸯虽然血气方刚 , 可并不鲁莽 , 带着一帮敢死队来到魏军营前 , 只是击鼓喧闹 , 大叫司马师的名字 , 令司马师全军震动 。 病中的司马师也受到惊吓 , 眼球从疮口迸出 , 只好匆匆返回许昌 , 留下贾充“监督诸军” 。

当时从征的僚属不乏司马氏的亲信死党 , 如钟会、傅嘏等人 , 而司马师却在关键时刻选择了贾充 。 贾充也不负重托 , 在各路兵马的配合下 , 最终将叛乱彻底平息 。

可胜利并没能挽回司马师的生命 , 一代枭雄司马师于当年三月痛死于许昌 , 终年四十八岁 。 司马师没有儿子(过继弟弟司马昭的次子为嗣) , 司马昭就接掌他的权力 , 继续操控曹魏大权 。

司马昭接收哥哥权力的同时 , 也接收了他留下的班子成员 。 贾充作为一个初立大功的新晋 , 很快为司马昭所重用 , 先被擢升为大将军司马 , 不久 , 又转为右长史 , 使之成为司马氏扫清篡魏障碍的一员悍将 。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虽位极人臣,可口碑极差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 , 虽位极人臣 , 可口碑极差// //

曾与司马师一同平定毌丘俭、文钦的叛乱的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诸葛诞 , 战后论功 , 被任命为镇东大将军、仪同三司、都督扬州诸军事 。 随后 , 追击由吕据和留赞率领的支援毌丘俭和文钦的东吴军 , 斩杀留赞 , 因功再获封高平侯 , 邑三千五百户 , 转任征东大将军 。

论起来 , 诸葛诞和造反派毌丘俭、文钦等人都是魏国的封疆大吏 , 他也不满司马氏擅权 , 眼见反对司马集团的邓飏、夏侯玄等人先后被诛杀 , 王凌和毌丘俭又被夷灭三族 , 兔死狐悲之余 , 心中十分不安 , 为求自保 , 他在当地收买人心 , 蓄养数千死士 , 大力加固城防工事 。

诸葛诞内心不安 , 司马昭对他的做法更加不安 。 贾充向司马昭献计:以劳军为名 , 观察诸将领的动向、试探虚实 。

司马昭接受了他的建议 , 派出四路慰劳团 , 分别慰劳征东、征南、征西、征北四位将军 。 贾充自告奋勇到淮南去见诸葛诞 。

酒桌上 , 贾充装做漫不经心的样子对诸葛诞说:“京师的有识之士 , 都希望实行禅让 , 诸葛兄对此何看法?”

诸葛诞与诸葛亮、诸葛瑾同宗同族 , 有着相同的基因 , 他们虽然分属魏、蜀、吴三家 , 但对组织那是绝对的忠诚 。 一听贾充的话 , 当即翻脸:“你还是贾豫州的儿子吗?你父子深受本朝厚恩 , 怎么想着把社稷转送他人呢?我把话撂在这里 , 一旦京师发生变故 , 我头一个就不答应 , 愿为国家不惜一死!” 贾充被呛得不敢作声 。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虽位极人臣,可口碑极差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 , 虽位极人臣 , 可口碑极差// //

贾充回洛阳后 , 向司马昭汇报了此行的收获 , 并再次提出建议:“诸葛诞在扬州已有根基 , 威信也高 , 很多人愿为他效死力 , 看他这架势 , 迟早会闹动静出来 , 不如将他调到京师来 , 解除他的兵权 。 ”

司马昭清楚 , 大家都不菜 , 诸葛诞若真要有反心 , 这调令一下 , 不是逼着他造反吗!在司马昭踌躇之际 , 贾充又适时补充一句:“早反祸小 , 迟反祸大!”

这句太关键了 , 司马昭立即请曹髦下了一道诏书 , 拜诸葛诞为司空 , 召他火速回京师上任 。

诸葛诞当然不愿脱离部队自投罗网 , 可如此一来就是抗旨了 , 想不反也不行了 。 司马昭便亲自督军二十六万南征 , 贾充也在随军之列 。

诸葛诞一面集结起十几万大军 , 一面把儿子送入东吴作人质 , 请求吴国支援 。 诸葛诞在吴国三万人马的助阵下 , 筹足一年的粮食据守寿春 , 与司马昭的魏军硬扛 。

司马昭占尽了上风 , 却久攻不下对方的坚城 。 贾充又支了个招:“诸葛诞的军队轻而锐 , 如果我们深沟高垒威逼贼城 , 就可以不战而胜 。 ”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虽位极人臣,可口碑极差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 , 虽位极人臣 , 可口碑极差// //

司马昭采纳了贾充的意见 , 采取围而不打 , 静观其变的办法 。 果然收到奇效 , 在大军压迫之下 , 寿春城中不战自乱 。 蒋班和焦彝主张突围差点被诸葛诞斩首 , 二人于是率本部出城投降 。 寿春守军更加震惊 。

东吴方面派来支援诸葛诞的将领是之前叛逃的文钦 , 随着城中粮食日渐枯竭 , 再加上之前的嫌隙 , 和为粮食问题而发生分歧 , 文钦被杀 , 他的两儿子文鸯和文虎则被勒令赶出城去自谋生路 , 这哥俩头也不回地投降了司马昭 。

司马昭封为他们为关内侯 , 让二人现身说法去瓦解寿春的军心 , 最终于甘露三年(258年)二月成功攻克寿春 , 诸葛诞在逃跑中被杀 。

司马昭先回洛阳 , 留下贾充处理南方的善后事宜 。 贾充再立新功 , 更得司马氏的赏识和重用 , 进封宣阳乡侯 , 增邑千户 , 不久又迁廷尉 。

贾充干的最露脸的事是弑杀魏主曹髦 。 曹髦是魏文帝曹丕存活在世的庶长孙 , 即位前封为高贵乡公 。 当初司马师废掉曹芳时 , 打算推立曹操的儿子、彭城王曹据为帝 , 而曹据是明帝曹睿的叔父 , 立曹据就意味着明帝一脉从此断绝 , 郭太后看穿了司马师的险恶用心 , 坚持立曹髦为帝 。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虽位极人臣,可口碑极差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 , 虽位极人臣 , 可口碑极差// //

司马师刚刚打着太后的招牌废了曹芳 , 当着文武百官也不敢太过于放肆 , 曹髦就此被推上了风口浪尖 。 曹髦从小聪明好学 , 擅长诗文 , 颇有其祖父曹丕的风范 , 是公认的中国第一位画家皇帝 。

曹髦绝对是少年老成的政治家 , 很清楚自己所处的政治环境 , 上任前夕就展示出一付亲民形象 , 当他抵达洛阳北郊邙山的玄武馆 , 百官奏请他住到前殿时 , 曹髦以不敢越礼为由 , 执意住到了招待所里 。 次日 , 大家奏请以天子之礼迎他入京 , 又遭到拒绝 。

曹髦正式进京之日 , 文武百官齐集西掖门南拜迎 , 曹髦到后赶紧下车答拜百官 。 司礼官告诉他:“按礼仪 , 您是天子 , 不必答拜臣下的!”曹髦说了句:“我现在还不是子啊!”与群臣逐一还礼 。 到止车门 , 曹髦要和大家一起下车步行 。 司礼官又劝阻说:“按惯例您可以一直乘车进去!”可曹髦还是坚持和群臣一起步行走进太极东堂 。

当时的每个公卿就代表着一方势力 , 曹髦的举动 , 用意不言而喻 。 司马师的死 , 最高兴的人应该是曹髦 , 他意识到这是个重新夺大权的好机会 , 于是下诏命司马昭留守许昌 , 让尚书傅嘏“率六军还京师” 。 可司马昭太过精明和强势 , 识破了曹髦的计策 , 抢先强行率部回到了洛阳 。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虽位极人臣,可口碑极差

此人因拆老子的台而平步青云 , 虽位极人臣 , 可口碑极差// //

一次绝好的翻身机会 , 就此与曹髦失之交臂 。 眼看计划落空 , 为避免引起更严重的祸乱 , 曹髦只好无奈接受事实 , 封司马昭为大将军 。 从此 , 司马昭继承父兄的遗志 , 继续独掌大权 。

司马氏的权势越大 , 就意味着曹髦的威势被日渐削弱 , 血气方刚的他 , 面对司马氏的步步紧逼 , 决定放手一搏 。

甘露五年(公元260年)五月初七 , 曹髦喊出了“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这句千古名言后 , 拔剑登辇 , 率领宫中由宿卫、奴仆等勤杂人员组成的乌合之众 , 鼓噪着从永宁宫出发 , 准备杀奔司马昭的府邸 。

有人说曹髦太过鲁莽 , 不自量力 。 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 , 面对朝中提议司马昭进位相国、晋公、加九锡 , 为阻止司马氏再迈出最后一步 , 曹髦只能玩命了 , 把矛盾公开化 。 当然 , 如果能击杀司马昭那就最好不过了 , 要知道他的身份就是最好的挡箭牌 , 在他之前 , 历朝历代还没有人敢在光天化日之下与皇帝动真格的 。

这不 , 曹髦一行在东止车门就遇到了司马昭的弟弟屯骑校尉司马伷和他的部众 , 曹髦左右的人只是大声呵斥几句 , 司马伷及他的士兵就被吓得屁滚尿流地逃之夭夭 。

关键时刻 , 不讲道义的人出现了 。 此人就是贾充 , 只见他指挥自己的部众将曹髦堵在南宫门 , 企图将他们堵回宫里去 。

曹髦也是豁出去了 , 曹髦从车内跳出 , 亲自拔剑搏杀 , 厉声喝道:“你们反了吗?”

这一嗓子 , 令众将士心头震骇 , 知道跟皇帝动手绝没有好果子吃 , 都准备开溜 。 眼看部队要溃败 , 跟随贾充的太子舍人成济情急之下 , 问贾充:“事情紧急 , 该怎么办?”

贾充脱口说道:“司马公养你们这些人 , 就是为了今天!还用问吗?”

得勒 , 二百五成济像得到圣旨一样 , 胆气陡增 , 手挺长戈 , 上前一戈将曹髦当场捅死 。

事后 , 司马昭让成济做了替罪羊 , 以弑君罪诛三族 。 而贾充却平步青云 , 被进封为安阳乡侯 , 增邑一千二百户 , 统领城外诸军 , 加散骑常侍 , 西晋建立后更是位极人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