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亨村的红色回忆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官亨村的红色回忆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采访人员再走长征路】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李睿宸 张青 孙云清

青山处处埋忠骨 , 何须马革裹尸还 。 在湖南省汝城县官亨村 , 一座红军墓静静矗立于群山间 , 300余名红军战士长眠于此 。 80多年前 , 红军在长征路上打响了延寿阻击战 , 这是突破敌人第二道封锁线的关键一役 , 发生在官亨村青石寨的那场阻击战尤为惨烈 。

6月27日 , 采访人员来到官亨村 , 行走在泥泞的山间小路上 , 开始探访这片红军战士洒下热血的土地 , 回溯那段荡气回肠的战斗往事 。

“兄弟们 , 跟我来!”

1934年11月11日 , 红五军团总指挥董振堂接到朱德总司令的电令:“五军团12日仍留原地不动 , 其任务为掩护我军通过延寿圩至文明司大道 , 并击退自汝城经勾头坳及延寿圩来追之敌 , 在有利条件下应歼灭之 。 ”汝城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傅选林介绍 , 当时 , 因辎重拖累 , 红军的后勤部队拥塞于延寿至岭秀20余里长的山间小道上 , 行动极为迟缓 。 而国民党粤军陈济棠部两个师、两个独立旅已然追击红军至延寿简家桥、中洞、九如、桑坪一带 , 情况非常危急 。

“官亨村三面环山 , 一面临水 , 国民党部队正是想要利用这种地形将红军扼杀于此 。 ”熟悉这段历史的傅选林告诉采访人员 , 为掩护后勤部队顺利、安全通过 , 董振堂带领红五军团的战士迅速抢占了下杨村后面的维堆山和狮形岭 , 并在能够俯控延寿江的青石寨制高点进行阻击 。 敌人向青石寨发起强攻 , 战士们死死守住青石寨制高点 。

“当时双方反复争夺 , 制高点几经易手 , 战斗呈白热化状态 , 敌人恃强大火力曾一度夺占了青石寨 , 向正在涉水过江的红军疯狂扫射 。 ”傅选林说 。

枪林弹雨中 , 一批批红军战士倒下 , 尸横河畔 , 血红江水 。

“兄弟们 , 跟我来!”千钧一发之际 , 董振堂振臂高呼 。 他手端机枪 , 率先向山头冲去 , 战士们紧跟其后 , 再一次夺回了青石寨制高点 。 这场血战持续了三天三夜 , 后勤辎重队伍终于顺利通过 , 董振堂带领红五军团翻过杨家岭 , 终于到文明乡和大部队会合 。

每次讲述起这段往事 , 胡平文都难掩激动 。 胡平文自幼生活在官亨村 , 红五军团血战青石寨的故事 , 他经常听村里的长辈们说起 。 “村边的那条延寿河 , 当时被红军战士的鲜血染红了 , 战斗结束后 , 村民们将红军战士的尸体搬到了一处空地 , 建了这座红军墓 。 ”

在当地村民的带领下 , 采访人员登上这座曾被鏖战洗礼的青石寨 , 石头砌成的战壕如今已被杂草包围 , 望着山下静静流淌的延寿河 , 以及河畔屹立的红军墓 , 战士们奋勇厮杀的号角仿佛仍在耳畔回响 。 青石寨守住了 , 延寿阻击战胜利了 , 葱郁的群山间 , 忠魂安在?

尘封62年的借据

官亨村注定是一个写满红色回忆的土地 。

经过官亨村的不仅是董振堂率领的红五军团 , 其他红军部队经过时留下的故事至今仍在这里传颂 。

在汝城县档案馆 , 馆长何向阳向采访人员展示了这样一份借据 , 上面工整地书写着:“今借到胡四德伯伯稻谷一百零伍担 , 生猪三头 , 重量伍佰零三斤 , 鸡一拾贰只 , 重量肆拾贰斤 。 ”落款是红三军团叶祖令 。 借据中的主人公胡四德伯伯早已去世 , 族中后人胡炳灯向采访人员讲述起这张借据的由来 。

故事仍是发生在1934年的那个冬天 , 红三军团经过官亨村 , 在突破了敌人的层层夹击后 , 红军严重缺粮 , 战士们几天几夜没有进食 , 有的甚至晕倒在路边 。 看到红军即使这样艰苦 , 仍纪律严明 , 不惊扰百姓 , 村民胡四德召来族人 , 为红军筹粮 。 很快 , 各家各户筹来的105担稻谷、3头生猪、12只鸡便送到了司务长叶祖令手上 。

“听长辈们说 , 叶祖令当时特意写下了这份字据 , 并告诉胡四德和村民 , 相信在不久后 , 全国就会解放 , 到时请拿上这份借据 , 找政府去兑换吧 。 ”胡炳灯说 。 后来胡四德将这份借据放到铁盒里 , 藏进了墙洞中 , 62年后 , 胡四德的孙子胡运海无意中挖到这份借据 , 经过族中老人的回忆 , 这段红军借据的往事才得以重现 。

从1934年10月29日起 , 中央红军长征进入湖南省汝城县历时16天 , 其间取得了濠头圩、苏仙岭、泰来圩、青石寨等战斗的胜利 , 成功突破了第二道封锁线 。 如今回看这些战斗 , 处处活跃着当地百姓的身影 。 他们给红军带路、做担架、抬伤兵、治疗伤员、生火取暖、煮饭……带着当地百姓的寄托 , 英勇的红军队伍继续踏上战略转移的征程 。

是什么让红军队伍在一次次战斗中绝处逢生?是什么让红军战士们冒着枪林弹雨仍能高喊“兄弟们 , 跟我来”?是什么让百姓们甘愿为红军无条件献出粮食?答案写在每一位红军指战员的信念里——为穷苦百姓得解放而斗争 , 为新世界的建立而前进 。

在突破第二道封锁线后 , 红军队伍翻越离开官亨村 , 在汝城县文明乡进行了长征以来的首次休整 , 此时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和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朱德 , 正在酝酿一份影响深远的宣言书 。 1934年11月7日 , 由毛泽东和朱德联合署名的《出路在哪里》发表 。

“亲爱的兄弟姐妹们!共产党所主张的苏维埃红军 , 就是你们的出路……我们还有我们自己的红军与苏维埃政府的帮助 , 我们一定会胜利 , 我们一定要胜利 , 我们无论如何要胜利 。 ”

在文明乡五一村 , 这份长征宣言书至今仍张贴在墙壁上 , 虽年代久远 , 但其上的文字依稀可见 , 其绽放的信仰的力量更是历久弥新 。

(光明日报湖南郴州6月28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