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一样的镇江保卫战:驻防八旗原无用,最怜兵苦是青州
1842年的镇江保卫战 , 普遍认为是鸦片战争中的最后一战 。
此战向来也是威名远扬 , 据《天朝的崩溃》一书考证 , 是役击毙英军39人 , 是整个鸦片战争开战以来击毙英军人数最多的一次 。
是役甚至得到了远在西方的马克思的重视 , 他如是评价:“驻防旗兵虽然不通兵法 , 可是决不缺乏勇敢和锐气 。 这些驻防旗兵总共只有1500人 , 但殊死奋战 , 直到最后一人……如果这些侵略者到处都遭到同样的抵抗 , 他们绝到不了南京 。 ”
这段评价几乎被每一个关于鸦片战争的书所引用 , 所传颂 , 所赞扬 。
的确 , 镇江保卫战中中国军民外敌反抗入侵的精神值得称赞 。
但是当我们回首历史的云烟 , 参考其他史料 , 再看这段历史的时候 , 却总有一些难言之隐 , 如鱼梗在喉 , 不吐不快 。
一、镇江保卫战参战力量对比
据有关资料说英军参战兵力一万余人 , 清军驻防兵力1583人 。
显然清军兵力是远远少于英军的 。
驻防清军约一千六百人 , 其中除原驻防镇江的八旗兵约一千二百人外 , 还有从青州调来的青州八旗400人 。
而真正构成清军主力的恰恰是远道而来的青州八旗兵 。
不一样的镇江保卫战:驻防八旗原无用 , 最怜兵苦是青州// //
二、战前阴云 , 自毁民心
负责镇守镇江的人 , 叫海龄 , 姓郭洛络氏 , 满洲镶白旗人 , 此时任京口副都统 。
海龄战后 , 自焚殉国 , 可以称为民族英雄 。
但是 , 在他为国捐躯之前 , 却干了很多带有民族偏见的事 。
汉奸 。 这个始终贯穿于鸦片战争的词汇 , 每次战斗的失利 , 都由他们背锅 。
在镇江也是这样 。
英军进逼镇江 , 一城哗然 , 老百姓希图出城逃亡 , 以避兵灾 。
但海龄紧闭四门 , 不放行出入 , 导致百姓不能及时出城避难 , 造成战后无辜伤亡 。
海龄给出的理由也很简单 , “疑城内多伏汉奸” , 生怕有汉奸混出城去 , 给英军通风报信 。
其实 , 是他自己想多了 。
后来迫于压力 , 他一度打开城门 , 百姓蜂拥而出 , 但很快关闭 , 造成许多百姓一家离散 。
这是海龄干的第一件失去民心的事 。
第二件 , 则可以称为白色恐怖了 。
在海龄闭城期间 , 由于粮食紧缺 , 饥民难以忍受 , 导致抢劫之类的骚动时有发生 。
海龄由此得出一个判断 , 以为人心思变 , “益果于杀戮” 。
据在城中的镇江绅士《草间日记》记载 , 这样的错杀非常惨烈 , 在海龄的授意下 , 驻防旗兵可以“目以为汉奸” , 也就是看你一眼 , 说你是汉奸 , 就可以抓起来不经审讯的杀掉 。
在《出围城记》中 , 关于海龄的杀戮 , 数不胜数 。
远在苏州的贝青乔也听闻了镇江的惨案 , 他在自己的《咄咄吟》中记录:“城中扰乱 , 几成火坑 , 百姓惟恐英夷之不破城也 。 ”
百姓惟恐英夷之不破城也 。
不一样的镇江保卫战:驻防八旗原无用 , 最怜兵苦是青州// //
英军破城 , 打死海龄 , 百姓也许有活路;不破城 , 百姓就得跟着海龄陪葬 。
这是多么的讽刺啊 , 海龄在镇江可谓是民心丧尽 。
三、排挤同僚 , 孤立无援
海龄不但失去民心 , 也让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地步 。
四川提督齐慎带川兵两千余人 , 驻守城外 , 希望进城整顿 , 同样遭到海龄的拒绝 。
理由一样是害怕军中夹杂汉奸 , 失去援军的扶持 。
对于同在镇江任职的知府祥麟 , 海龄也丝毫不给情面 。
丹阳知县钱燕桂看不惯海龄的无辜杀戮 , 从旁边劝谏 , 结果也被海龄叱为汉奸 , 被驱逐出去 。
凡是和海龄意见相左之人 , 都是汉奸了 。 这近乎与疯狂 。
四、城头鏖战 , 青州最苦
战斗终于还是打响 , 极其之惨烈 。 不仅仅是清军 , 对英军也一样 。
而传统说法认为 , 镇江清军之所以给英军造成重大损伤 , 则是因为他们身后都是家人 , 为了守卫家人 , 驻防八旗才拼命抵抗 。
实则让人很失望 , 镇江驻防八旗在开战后 , 仅施放一炮 , 在英军炮弹打过来后 , 立马作鸟兽散 。 根本没有胆气抵抗 。 (见《草间日记》)
驻防八旗的溃退 , 让青州八旗颇为恼火 , 他们阻拦住驻防八旗的退路 , 厉声责问:“尔等即不肯杀贼 , 亦不肯稍助兵势耶?”
你们不敢冲锋陷阵 , 在后边摇旗呐喊也不行吗?这其实已经近乎哀求了 。
此举却没有得到驻防八旗的回应 , 照跑不误 , 导致英军很快攻入城头 。
相反青州八旗且战且退 , 利用小校场的有利地形 , 释放鸟铳 , 和英军对阵 , 造成不小的损伤 。
但最终大部分战死 。
其惨烈程度为“至血积刀柄 , 滑不可握 , 犹大呼杀贼” , 这是称赞青州八旗的 , 不是驻防八旗 。
不一样的镇江保卫战:驻防八旗原无用 , 最怜兵苦是青州// //
镇江人民还有一首竹枝词称赞青州八旗:
“云梯一搭上城头, 火箭横空射不休 。 若问何人能战死? 最怜兵苦是青州!”
随着青州八旗的死伤殆尽 , 镇江城终于陷落英军之手 。
“城中以青州兵为军锋 , 奋勇向前 , 枪炮竞发 , 夷人堕梯者纷纷 , 乃略无退阻 , 攀堞者愈众 , 旗兵怖而走 , 青州兵众寡不敌 , 死者十七、八 , 城遂破也 。 ”
至于驻防八旗 , 大部分脱下兵甲 , 该跑路就跑路 , 保卫家人之说 , 其实很让人心寒 。
后来 , 在南京谈判期间 , 负责前期谈判事宜的能人 , 伊里布的家奴张禧 , 还在英军的谈判军舰上见到了一批俘虏 , 他明确的记录是“京口八旗” , 还有不少人当了俘虏 。 知道《南京条约》签订后 , 才被释放回来 。 (见《抚夷日记》)
五、欲逃无路 , 无奈身死
至于海龄的下场 , 似乎如同秘案 , 没有人能说清楚他到底怎么死的 。
总之主流认为他是自焚而死的 。
《草间日记》记载:镇江城破后 , 海龄坐轿想要逃出城去 , 却遭到城头旗兵的奚落:“大人受国家厚恩 , 不思一死以报国家也?”但海龄置若罔闻 , 该跑还是跑 , 但终究没有逃出 , 自焚而死 。
这种说法也得到了贝青乔的佐证 , 虽然他远在苏州 , 但也听到传闻:“英夷登陆 , 直入北门 , 海龄已为缚投诸火 。 ”
六、城破残像 , 相煎何急
镇江城破后 , 立即遭到劫掠 。
“夷鬼沓来 , 不移时妇女尸满道上 , 无不散发赤体 , 未死者多被拥抱而去 。 生死离散 , 目不忍睹 。 ”
不但是英军劫掠 , 更有当地奸民助纣为虐 。
他们自愿充当向导 , 带领英军劫掠富户 , 稍有阻拦 , 就被殴打乃至杀害 。
这才是最让人痛心的一幕 , 以《草间日记》的作者朱士云为例 , 他属于士绅行列 , 家有余财 , 城破后侥幸逃亡郊外避居 , 而他的亲弟弟留守宅院 。
城破后 , 家里就被奸民洗劫一空 , 等他在回城后已经家徒四壁了 。
能搬的都搬空了 , 让他倍感痛心 。
更痛心的是他的弟弟因为阻拦奸民打劫 , 居然被殴打致残 。
他们家的惨像 , 这都是奸民干的 , 没有英军参与 。
相反 , 英军只在城破初期劫掠 , 随后就整顿了军纪 。
甚至杀了一批劫掠的奸民稳定时局 。
七 , 功过是非 , 留于后人
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 。
镇江城破前几个月 , 英军攻陷乍浦 , 时任副都统的长喜经过抵抗后 , 率军溃退 , 突围而出 。
本来没什么了 , 可是长喜生怕道光秋后算账 , 居然服毒自杀了 。
贝青乔听说后 , 五味杂陈 , 写下了一句诗:
“一样沙场征战死 , 模糊敢信是忠魂 。 ”
不管怎么说 , 长喜死了 , 在这场战争中付出了生命 。 他也是战争的受害者 。
无论是死在冲锋的路上 , 还是死在逃跑的路上 , 他终究是死了 。
既然他死了 , 我们就不要追究他是怎么死的了 。
既然他死了 , 我们就相信他是为国尽忠了 , 不要再去苛责付出生命的人了 。
我们愿意相信他是国家的忠魂 。
长喜如是 , 海龄亦如是 。
- 齐白石画山水:懂的人不多,骂的人却不少
- 一个人的长征:追寻孙子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成了贪官为害一方
- 古代最有钱的县城大街,位于山西,现为世界遗产!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自编教材评审的标准是什么
- 曹操有14个老婆,12个是抢来的寡妇,一代枭雄为何爱抢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