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骄子】学者型退役军人李忠智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沧州骄子】学者型退役军人李忠智

学者型退役军人李忠智


【沧州骄子】学者型退役军人李忠智

【沧州骄子】学者型退役军人李忠智// //

来源:柳依

结束了十六年军旅生涯 , 李忠智于1981年底回到故乡 。 钟情故乡历史文化的他 , 对当时流行的“一部《水浒》传天下 , 无人不识古沧州”颇不以为然 , 奋笔写了一篇小文《林冲发配不是历史真实》发表在《沧州日报》上 , 大声疾呼:“难道这就是沧州历史的定位吗?谬矣!”

他选择纪晓岚为家乡的文化符号和精神指向 , 以其作为研究和开发的主攻方向 。

诗启思路 , 大写沧州

1995年4月 , 李忠智在旧书摊上淘到一本《晓岚先生诗稿》 , 那是乾隆年间东光名士张荫南刻印的 , 书中有大量手写夹批文字 , 记载了朝廷平定西域的史实 。 这让李忠智撬开了纪晓岚文化的冰山一角 。

出生于崔尔庄的纪晓岚 , 号称神童 。 他那些机智顽皮的故事长期流传不息 。 在民间 , 纪晓岚似乎就是一个“坏小子”的形象 。 其实 , 他丰富人生的绝非仅此 。 勤奋好学的纪晓岚沿着科举之路登上庙堂 。 他领衔编纂的《四库全书》“函溢六千 , 卷逾八万” , 堪称东方文化的金字塔 。 他以纲纪群籍的识力撰写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为后世学人开辟了学习典籍的门径 。 他著述《阅微草堂笔记》 , 常常测鬼神之情状 , 发人间之幽微 , 托狐鬼以抒己见;与《聊斋志异》属于异曲同工的两大绝调 。 他工诗赋 , 擅对联 , 是清朝第一大才子 。 被尊为一代文宗 。

2001年8月 , 李忠智和沧州诗词学会的同仁陪同中华诗词学会会长孙轶青和诗人林从龙瞻仰纪晓岚墓地 。 回到宾馆 , 林从龙先生应《沧州晚报》采访人员韩中清之请现场作诗一首 , 孙轶青会长即兴挥毫书写下来:

一代才人纪晓岚 , 长眠燕赵枣林间 。

谁能借得生花笔 , 大写沧州水复山 。

这首诗开启了李忠智的思路 。

国家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 , 思想禁锢已经打破 , 经济、文化全面发展 , 打造纪晓岚这个文化品牌恰当其时 。 要借纪晓岚这支生花之笔 , 舍我其谁!一种想法袭上他的心头:创建纪晓岚研究会 。

独赴新疆 , 考究纪公


【沧州骄子】学者型退役军人李忠智

【沧州骄子】学者型退役军人李忠智// //

纪晓岚像是盘旋在李忠智心头上的一个梦想:有时 , 他感觉纪晓岚就在自己身边 , 诙谐地朝他挤一挤眼 , 蹙一蹙眉 , 然后丢给他一个信息 , 飘然而去 。

年轻时的纪晓岚才气飞扬 , 凡事‘不欲后人’ , 为文作诗总喜欢占上风头 。 就在他仕途顺畅之际 , 因瞻顾亲情 , 受累于亲家卢见曾贪渎案件 , 充军乌鲁木齐 。 遭受人生颠踬的他没有被击倒 , 反而变得更加成熟和老练 。 其诗风 , 性格也都为之一变 。 新疆有何魔力 , 改造了纪晓岚?李忠智想揭开的这块幕布 。

去新疆!循着这位老乡的足迹 , 亲身感受一下那个遥远的地方 。

2001年9月 , “有目的 , 没目标”的李忠智独自踏上新疆之旅 。 当他一个人站在乌鲁木齐火车站出口的那一刻 , 举目无亲的茫然占据了他整个心灵 , 第一步该迈向哪个方向他都不知道 。 他想 , 这就是他要寻找的现场感吧 。 古人说 , 读万卷书 , 行万里路 。 行走的过程得来的感触是在书斋里永远得不到的 , 就像他追逐的纪晓岚 , 如果没有这次远行 , 其思想永远不会达到后来的高度 。

他手拿一沓打印的纪氏诗稿 , 遍访自治区、市、县、区各级民政地名办、政协文史办等部门 , 根据一条条线索 , 寻访当地学者 。 20多天的新疆之行让他收获颇丰 , 装了满脑子见闻 , 带回一囊好书 , 为后来的纪晓岚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2002年4月 , 在沧县民政局工作的李忠智退居二线 。 在那一天的日记里 , 他写道:对于我来说 , 人生又一次大的转折开始了 。

“一人荣望 , 天下重沧”

2002年8月 , 李忠智组建纪晓岚研究会设想付诸实施 。 按他的说法叫做“占领一方阵地 , 搭建一个平台 , 竖起一面旗帜” 。 2003年1月召开的纪晓岚研究会成立大会气氛热烈 , 与会者兴致高昂 , 激情满怀 。 特邀嘉宾南开大学来新夏教授被现场气氛感染 , 作了近一个小时的即席演讲 。 文化的冲击力和感染力在那一刻大放光芒 。

研究会成立了 , 李忠智要制造“霹雳一声”的动响 。 2005年纪晓岚逝世200周年就是一个百年一遇的契机 。

2004年春节期间 , 李忠智在央视节目里无意中看到中国楹联学会会长讲述年度工作计划 。 他灵机一动 , 纪晓岚是楹联专家 , 纪晓岚研究会正可和中国楹联学会联合搞一次征联活动 。

巧合的是 , 不久 , 时任中国楹联学会秘书长的刘育新因事来沧 。 李忠智向刘育新郑重提出自己的想法 。 刘很赞赏 , 答应回去向学会汇报 , 同时提出需要研究会一方筹集至少20万元活动费用 。 这又给李忠智出了一个难题 。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 , 他一边和北京协商活动的具体事宜 , 一边寻找企业赞助 。 他怕错过这一年 , 对不起纪晓岚逝世200周年这个大好机会 。 中鼎文化传播公司老总张思鹏感其用心良苦 , 慷慨出手 , 答应承担举办活动的费用 。

由此入手 , 李忠智起草了一个《纪念纪晓岚逝世200周年系列活动策划书》 , 《策划书》引起沧县政府、政协、宣传部等部门的重视 , 引来一批有文化意识的企业家援手襄助 。 张思鹏答应再次出资承揽“纪念纪晓岚海内外诗词大赛”;沧县政协副主席、远东电路板公司老总王树柏承揽了“全国书画名家邀请展”的费用 。 还有一些企业家资助纪晓岚墓地公祭活动 。

公祭活动引来纪晓岚家乡附近3000多群众自发参加 。 诗词楹联和书画征集活动也盛况空前 , 一大批高质量的诗联书画作品如群鸟翔集 , 从四面八方汇聚沧县 。 通过民众的广泛参与和高层专家学者的莅临 , 大大提高了沧州的知名度 。 正如“海内外诗词大赛”一等奖作品、辽宁张振华五律诗中所言:“一人荣郡望 , 天下重沧州!”

创办会刊 , 好评如潮

造势能起到一时的轰动 , 但是要想长足发展 , 还得靠严谨的学术研究 。 创办会刊是学术研究不可或缺的平台 。 会刊也是联系外地学者的鲜明名片 。 研究会会刊《纪晓岚研究》一面世 , 好评如潮;发寄给高层学者 , 得到了积极反馈 。 曾领编《纪晓岚文集》孙致中编审给李忠智来信写道:“贵刊从内容到形式又是那么好 , 那么有品位 , 那么有吸引力 , 我对您和您的同事们的勇气、信心、学识、能力、事业心与奉献精神 , 深表钦佩 。 ……我平生不喜欢说奉承话 , 我真觉得贵刊置于省级以上的刊物之中 , 也毫不逊色 。 ”孙先生随后接连给《纪晓岚研究》写来数篇纪晓岚研究论稿 。 《纪昀评传》作者、湖北大学副校长周积明先生邀请李忠智先生合著了《正说你纪晓岚》 。 中国社科院历史所研究员冯佐哲邀请李忠智合著了《真实的纪晓岚》 。 新疆大大学出版社社长周轩先生与李忠智多次相互交流研究成果 。 研究会还先后邀请了吴波、纪连海等纪晓岚研究学者来纪晓岚故里采风 。

与外地学者交流的同时 , 李忠智和研究会同仁一道 , 入国图查资料 , 进民间搜谱牒 , “上够着天 , 下摸到地” 。 不辞辛苦 , 精耕细作 。 2004年冬天 , 听说东光发现了纪晓岚岳父马永图墓志 , 李忠智立即和副会长周林华、孙建前去寻访 。 结果在阜城县后路庄找到那方墓志 。 同时还发现一通马永图墓碑 。 他们说服了墓志藏主 , 三人赤膊上阵 , 寒冬腊月没能阻止他们的热情 。 腰酸了 , 脚疼了 , 手冻红了 。 从早晨干到晚上 , 把墓志铭和碑文都做了拓片 。

研究会几位骨干努力著书立说 。 2010年9月 , 现代教育出版社出版了他们的“纪晓岚文化丛书”十种 。 研究会运行10年间 , 出版了纪晓岚文化专著18部 。

李忠智新疆追踪纪晓岚 , 自己也受到感染 。 多年来 , 他认真研读有关新疆的书籍 , 对新疆的历史、地理、风物、人文进行了全面深入地研究 。 博大壮阔的新疆也成就了李忠智 , 他编著的《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详注》得到业界的认可 。 北京大学中文系民间文学考研室教授陈泳超直接把它引用到自己的著作中 , 并作引注:“……故改用李忠智编著的《纪晓岚乌鲁木齐杂诗详注》 , 该本做了较多的注释工作……目前来说最为详明 。 ”

寻找赞助 , 共襄盛举

研究会活动经费是会长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 。 当兵出身的李忠智总喜欢拿长征做例证——在粮草和武器装备都没有保证的情况下 , 红军不是也走出草地和雪山了吗?只要自己从事的工作有价值 , 办法总比困难多 。

他多方寻求同盟者 , 力争达到双赢或多赢 。 他们的努力得到许多企业的认可和帮助 , 中鼎文化公司张思鹏、大斤石材穆远方、黄骅同力滑轮有限公司纪清等企业家 , 不仅出资赞助 , 还大都亲身加入到研究会的工作中 。

研究会也把支持企业搞好文化产业开发作为一项义务和责任 。 李忠智带领几位核心骨干 , 为晓岚村美食城、阅微食府 , 中鼎文化公司以及纪晓岚文化园等企业的文化设计倾注了心血 。

纪晓岚文化园在开业之前引来一位远方的取经者 。 新疆乌鲁木齐市政府立项在市人民公园原阅微草堂处扩建纪晓岚纪念园 , 起名“岚园” 。 设计者王小江去北京纪晓岚故居救助 。 在那里有人指点他:你应该去沧州找李忠智 。

李忠智为客人提供了大量的史实资料 。 王小江和他父亲顺利完成了设计工作 。 “岚园”落成之后 , 主事者邀请李忠智到场观摩 。 2010年9月 , 他带着两位副会长二赴新疆 。

9月18日 , 他又一次来到乌鲁木齐市人民公园 , 十年前的这一天 , 他一个人在这里为了追寻纪晓岚的足迹一筹莫展;十年后 , 他又一次来到这里 , 却似灵魂归乡 , 一时间百感交集 , 不觉感慨天地处处有情 , 万物当惜缘 。

这一次新疆之行 , 他们在神交已久的新疆学者周轩先生及相关部门的协助下 , 重点对吉木萨尔、巴里坤进行了深度考察 。 当年 , 纪晓岚在吉木萨意外发现了唐代北庭都护府故城 。 这一次李忠智等人不仅领略了那座千年古城的风貌 , 还参观了新发掘尚未对外开放的西大寺 。 一件件精美文物显示着盛唐气象 。 在巴里坤 , 他们登上唐代的荒城 , 走进清朝的粮仓 。 巴里坤战略地位险要 , 清朝重臣刘统勋曾在这里为大军统筹过粮草 。 纪晓岚也在这里留下了名菜“闷饼子” 。 一张面饼 , 覆盖住下面肥嫩的羊肉 。 表面看是一张面饼 , 饼子下面却是款待的情意 。

退职未休 , 芳华不老

虽然成果显著、著作颇丰 , 但李忠智从不把自己定义为学者 。 他服膺文化界那些学有所长、技有所专的各行精英 , 遇见他们都会谦逊地低下头 , 尊称对方一声老师 。 他笑谈自己一个当兵的 , 写上几笔 , 不过是不肯轻易饶过岁月而已 。

2014年10月 , 李忠智卸任纪晓岚研究会会长之职 。 谁知他退下来了 , 却没闲下来 。 刘桂茂先生要他担任沧州市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 鲁志田主席请他参编《沧县文史资料》 , 二炮某团的老战友们请他出任《建团五十周年纪念文集》主编 , 六七十年代出国援老的老兵们要编辑《援老抗美回忆录》 , 也想到了他 。 当下他正在为编辑《沧县革命老区发展史》而日夜忙碌……

人生经历是财富 。 重要的是 , 你如何将经历的艰难转化为精神的力量 。 在李忠智身上 , 我便看到了那一代人永远年轻奋进的模样!这样的人生 , 永远芳华不老!


【沧州骄子】学者型退役军人李忠智

【沧州骄子】学者型退役军人李忠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