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悦人生 | 传承践行爱国爱教,报四重恩的优良传统


喜悦人生 | 传承践行爱国爱教,报四重恩的优良传统

喜悦人生 | 传承践行爱国爱教 , 报四重恩的优良传统// //

· 爱国护国 , 知恩报恩是佛门的传承已久的优良传统 。

众所周知 , 沈阳皇寺是一座有着近四百年历史的藏传佛教寺院 , 而爱国爱教一直都是藏传佛教的优良传统 , 上报四重恩也是佛门弟子入世修身的枢要 。 历史上的佛门大德用自己的慈悲之心不断践行着爱国爱教的光荣传统 , 历代藏传佛教高僧的生平事迹 , 更需要今时佛子继承和发扬 。

首先 , 爱国爱教符合佛门义理 , 是佛子修学佛法 , 弘法利生的重要保证 。 大凡佛门弟子一定都热爱自己所信仰的佛教 , 而爱国同爱教是和谐一致的 。 佛教素来主张知恩报恩 , 报答国土之恩 , 这就是佛门的爱国观 , 报答三宝师恩即佛门的爱教观 。


喜悦人生 | 传承践行爱国爱教,报四重恩的优良传统

喜悦人生 | 传承践行爱国爱教 , 报四重恩的优良传统// //

· 历史上著名的六世班禅东行故事

比如佛教史上六世班禅额尔德尼·洛桑班丹益西是班禅世系中第一位觐见清帝、莅临雍和宫讲经传法的著名高僧 。 他的一生都在维护祖国统一 , 在民族关系史上和在宗教发展史上均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 再如当代高僧喜饶嘉措大师 , 也是一位了不起的爱国高僧和社会活动家、爱国主义者 。 他的一生不仅在精研佛法上造诣极深 , 在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 , 加强民族团结 , 继承和弘扬佛教事业上 , 同样功德彪炳 。 在1939年 , 喜饶嘉措前往甘肃、青海一带 , 发动僧俗团结抗日 , 积极宣传抗战救国 , 发表了《为宣传抗战告蒙藏同胞书》《白螺的声音》 , 并举行息灾诵经法会 。 1949年喜饶嘉措多次奔赴青海各藏区 , 宣传政策 , 为稳定青海藏区做出了贡献 。 1950年喜饶嘉措多次写信给西藏的故旧学生 , 并向西藏地区发表广播讲话 , 宣传民族宗教政策 , 促成西藏和平解放 。


喜悦人生 | 传承践行爱国爱教,报四重恩的优良传统

喜悦人生 | 传承践行爱国爱教 , 报四重恩的优良传统// //

· 爱国高僧九世班禅与当时的奉天行政人员 , 在皇寺后楼前合影留念 。

1926年至1931年之间 , 九世班禅额尔德尼·曲吉尼玛亲历险阻 , 跋涉山川 , 前往沈阳皇寺驻锡 。 驻锡期间 , 班禅大师坚持为祖国和人民诵经祈福 , 时逢国运危难之际 , 日本法西斯妄图游说班禅大师 , 班禅大师以民族大义为重 , 痛斥其狡黠行径 , 坚决捍卫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 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在班禅驻锡的日子里 , 对大师礼遇有加 , 成就了一段爱国人士与爱国高僧惺惺相惜的佳话 。 东北沦陷后 , 班禅大师来到南京发表爱国演说 , 又屡赴蒙藏地区号召当地佛子务必团结一心 , 抵御外辱 , 并坚持为在前线英勇抗战的将士祈祷 。 全面抗战爆发后 , 班禅大师在青海玉树设立行辕 , 发表《告西陲同胞书》动员大众为抗战事业踊跃捐款 , 积极慰劳前线将士 , 救济负伤官兵及安顿无家可归的难民 。 九世班禅的爱国足迹 , 遍及祖国的东北、西北、蒙藏、四川等地 , 每到一处必号召寺僧营建坛城 , 虔诵靖国消灾大经 , 为抗日志士祝祷 , 为捐躯英灵超荐 , 自己亦晨昏默诵 , 未曾稍懈 。 九世班禅高尚的爱国情操 , 为皇寺塑铸了爱国护国的不朽宗风 , 今天的皇寺僧伽 , 始终把爱国护国 , 作为新时代僧人的道德修养来屡践 。


喜悦人生 | 传承践行爱国爱教,报四重恩的优良传统

喜悦人生 | 传承践行爱国爱教 , 报四重恩的优良传统// //

· 曾莅临皇寺指导法务工作的十世班禅大师

十世班禅大师的一生 , 也充分表现了一位杰出的爱国高僧的正直品格 。 大师号召寺僧较系努力闻佛典 , 关心国家大事 , 认真学习科学文化 , 提升了藏传佛教僧才的现代化素质 。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 , 皇寺回复宗教活动以来 , 大师也莅临执导过皇寺的相关佛事工作 。 大师曾提出提出一系列改进和加强寺庙民主管理的措施:寺内要建设一个遵循爱国爱教原则、密切联系群众、热心并善于寺庙管理的民主管理委员会 , 以保证寺庙的一切工作和活动在同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轨道上正常发展 , 并维护寺庙和在寺僧众的合法权益;各项制度都应既适合寺庙特点 , 又同社会主义相适应 , 在保证在寺僧闻思经论 , 自净其意的生活前提下 , 提倡寺院要积极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 。


喜悦人生 | 传承践行爱国爱教,报四重恩的优良传统

喜悦人生 | 传承践行爱国爱教 , 报四重恩的优良传统// //

· 爱国爱教是沈阳皇寺的不朽宗风

在中华民族历史上 , 藏传佛教高僧大德不断涌现 , 像萨迦班智达、八思巴、六世班禅、喜饶嘉措、九世班禅、十世班禅等爱国爱教高僧 , 他们弘扬藏传佛教 ,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薪火慧命 。 他们胸有爱国情怀、利益众生 , 在藏传佛教史上留下了名字、留下了著作、做出了成就 , 成为世人敬仰的大师 。 他们的精神确实值得当代藏传佛教广大僧众和信众继承和发扬 。 在佛教教义中富含着丰富的爱国思想 , 挖掘和发扬佛教的爱国主义精神 , 对于佛教徒积极参加祖国建设 , 特别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