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的政治文明是什么样子的呢?

七月流火 , 这是天气转凉的信号 。 石守信等人迈入左掖门 , 这个地方他们再熟悉不过了:他们每天在此收发两司文书 , 也曾经在这里截杀韩通 。 建功于斯 , 立名于斯 。

只是今天这趟左掖门之行 , 有些诡异 。 太后去世才一个多月 , 主上怎么就请他们喝酒?也许 , 主上悲伤过度 , 需要找个人聊聊天吧 。

宫中 , 守丧期满的赵匡胤亲自摆好酒宴 , 等待四位兄弟的到来 。 虽然在赵普的劝说下 , 赵匡胤同意罢免四人的军职 , 但具体如何罢免 , 这就得靠他自己花心思了 。 诛杀元勋的事 , 他自然干不出来;对兄弟说罢免就罢免 , 好像也太过无情 。 这可是跟自己一起玩儿过命的兄弟!

想来想去 , 赵匡胤觉得 , 还是应该约四人喝顿酒 。 中国人崇尚酒桌文化 , 棘手问题往往都搬到酒宴上解决 。 春秋末年 , 刺客专诸藏匕鱼肚 , 刺死吴王僚 , 成就公子光(即吴王阖闾)一代霸业;楚汉之际 , 逐鹿中原的刘邦、项羽对饮鸿门 , 项庄舞剑 , 却没能阻止沛公高唱大风;东汉末年 , 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 , 论英雄 , 观韬晦 , 唯余后人叹:天下谁敌手?曹刘!这些著名的江山大宴 , 个个棘手 , 却场场血腥 。 酒性太烈 , 难品其醉 。

当然 , 并非所有的酒宴都是刀光剑影 。 苏逢吉假窦贞固之手 , 邀请史弘肇、郭威赴宴 , 就颇有和气;李重进与张永德在前线的和解宴 , 更是人人称道 。 只可惜 , 虎头酒既乏诚意 , 最后只能吃成蛇尾宴 。 酒香欠醇 , 味同鸡肋 。


赵匡胤的政治文明是什么样子的呢?

赵匡胤的政治文明是什么样子的呢?// //

赵匡胤

有道是“更待菊黄佳酿熟 , 与君一醉一陶然” 。 若要喝得陶然 , 关键要有佳酿 。

赵匡胤这坛佳酿 , 已经开始四溢飘香 。 一张不大的小桌 , 君臣五人围坐畅饮 , 划着醉拳 , 说着酒令 , 仿佛回到了共事两司的年代 。 眼看石守信等人酒已半酣 , 赵匡胤悄悄屏退左右 , 一副酒后吐真言的样子 , 说道:“要不是哥儿几个卖力 , 我赵匡胤绝对没有今天 。 我是一刻也没忘记你们的功德啊 。 ”

赵匡胤在私下场合 , 尤其是与兄弟们喝酒时 , 很少用“朕”字 。 他觉得 , 还是用“我”更亲切 。

“可是当皇帝太难了 , 还不如当节度使快乐 , 我现在连个安稳觉都睡不上 。 ”

石守信等一听 , 糊涂了:“陛下 , 这是为何?”

“这还不懂?谁不想当皇帝?”

此话一出 , 吓得石守信等人酒醒大半 , 连滚带爬地从椅子上翻跪在地 , 一个劲儿地磕头:“陛下为何出此言?现在您就是真命天子 , 谁还敢有二心?”

赵匡胤却回答:“非也非也 。 你们当然没有二心 , 可一旦你们那些贪图富贵的手下 , 把黄袍披在你们身上 , 做不做皇帝 , 还由得了你们自己吗?”


赵匡胤的政治文明是什么样子的呢?

赵匡胤的政治文明是什么样子的呢?// //

石守信

石守信等人的酒这次全醒了 。 难道主上请我们喝的是断头酒?四人一面像捣蒜般磕头 , 一面泣不成声:“臣等太笨了 , 没想到这一点 。 求陛下可怜我们 , 给我们指条活路吧 。 ”

赵匡胤一看 , 兄弟们已经上套儿 , 该收网了 。 于是 , 他开导说:“人生犹如白驹过隙 , 一晃就过去了 。 因此 , 那些想要大富大贵的人 , 不过就是想多攒点钱 , 然后好好享受 , 子孙后代也不至于穷得叮当响 。 你们何不交出兵权 , 出守藩镇 , 买块好地 , 买套好房 , 留给子孙后代 。 然后 , 多置些歌儿舞女 , 每天喝酒唱歌 , 以终天年 。 我跟你们结为亲家 , 从此君臣一体 , 两无猜疑 , 上下相安 , 岂不是很好!”

这是赵匡胤的一招神棋:我劝你们交出兵权 , 但依旧尊重你们的功绩 。 从此以后 , 你们都是皇亲国戚 , 钱随便花 , 房随便盖——只要你们肯交权 。

石守信等人哪还有的选?他们只能跪拜于地 , 叩谢皇恩:“陛下如此顾念臣等 , 真是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啊!”

第二天 , 禁军四大将领集体请辞 , 赵匡胤一概准奏 。 殿前副都点检高怀德出为归德军节度使 , 殿前都指挥使王审琦出为忠正军节度使 , 侍卫都虞候张令铎出为镇宁军节度使 。 只有石守信在迁天平军节度使后 , 仍保留着侍卫都指挥使的头衔 。

一顿饭既收回了兵权 , 又不伤和气 , 谈笑间化解了一大政治难题 , 这是赵匡胤的又一创举 。 柏杨在《中国人史纲》中评价说 , 杯酒释兵权“是一种最高的政治艺术的运用 。 一席酒宴解决了不断兵变和不断改朝换代的祸根” , 可谓得之 。

对待开国元勋 , 刘秀、李世民的“飞鸟尽 , 弓不藏”似乎最佳 。 然而 , 这不仅仅因为他们有气度胸怀 。 他们所处的时代 , 门阀在社会上有着很大的影响 。 豪强或门阀虽不足以颠覆皇权 , 但却能够分庭抗礼 。 因此两位皇帝想深藏良弓也未必藏得住;何况 , 那时依托于豪强或门阀的儒家意识形态 , 并未遭到严重破坏 , 忠诚的信念对人心仍起到约束作用 , 皇帝对将领们的忠诚也相对放心 。


赵匡胤的政治文明是什么样子的呢?

赵匡胤的政治文明是什么样子的呢?// //

刘秀

赵匡胤的时代则不同 , 精神信仰已经崩溃 , 王侯将相兵强者为之 。 在意识形态得以重建前 , 缺乏道德信仰保证的他 , 只能在鸟未尽时 , 深藏良弓 。

当然 , 最著名的处置方法 , 还是刘邦、朱元璋的“狡兔死 , 走狗烹” 。 在他们看来 , 杀人可以立威 , 可以永绝后患 。 相比之下 , 赵匡胤的“兔未死 , 走狗养”就厚道多了 。 不过 , 石守信等人既未分茅列土 , 也没功高震主 。 解除潜在威胁 , 而非剪除已有威胁 , 又何必那么残忍?

杀人 , 这是五代的武夫伎俩;不杀人 , 这是赵匡胤的政治文明 。

赎买军权 , 这一创举对有宋一代的影响巨大 。 因为杯酒释兵权 , 释掉的不仅是悍将对皇位的威胁 , 更是武夫对政治的干预 。 而军队退出政治 , 正是社会秩序回归正轨的必经之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