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与史实有哪些不符之处?


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与史实有哪些不符之处?

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 与史实有哪些不符之处?// //

作者:我方专栏作家南门太守

知道“斩颜良、诛文丑”是三国名将关羽大放异彩的时刻 , 说的是官渡之战期间 , 临时效力于曹操的关羽大发神威 , 连斩袁绍手下两员名将 , 还曹操一个大人情 , 为后面“过五关、斩六将”预留了铺垫 。

但是 , “斩颜良、诛文丑”这6个字里却有2项与史实不符的地方 。

先说“诛文丑” 。

文丑与颜良齐名 , 都是汉末名将 , 有人将他们同列为“河北四庭柱”之一 , 意指袁绍集团这座大厦的4根柱子 。 在官渡之战绪战阶段 , 袁绍由于轻敌 , 让颜良轻军突进 , 被曹操抓住机会 , 将这支人马聚歼于白马 。

关羽本是刘备部下 , 曾随刘备寄寓于许县 , 后来刘备、关羽逃离许县 , 于官渡之战前夕在徐州起兵 , 又被曹操打败 , 刘备北上投袁绍 , 关羽被曹操俘虏 , 曹操厚待关羽 , 关羽临时为曹操效力 。 白马之战中关羽也在前线 , 《三国志》记载:“羽望见良麾盖 , 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 , 斩其首还 , 绍诸将莫能当者 , 遂解白马围 。 ”事后 , 曹操因关羽之功 , 以汉献帝的名义封其为汉寿亭侯 。


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与史实有哪些不符之处?

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 与史实有哪些不符之处?// //

袁绍在白马吃了大亏 , 他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 , 一向视曹操为“小弟” , 所以不能接受 , 马上命文丑率兵寻仇 , 目标就是还未及转移的曹操本人 。 按袁绍的想法 , 干脆一举把曹操结果了 , 此战就可以省事不打 , 但曹操岂是坐以待毙之人?

曹操利用袁绍求战的心理 , 将文丑所部诱至延津 。 这一仗打得十分诡秘 , 仅从史书记载来看 , 曹操以区区不足千人的劣势兵力将数千人的袁军几乎全歼 , 创造了令人吃惊的神话 。 关于此战中曹军取胜的原因有各种推测 , 但有一定是确定的 , 那主是袁军主将文丑也死在了阵前 , 不过史书没有关羽也参加延津之战的记载 , 更没有“诛文丑”一事 , 文丑应该是曹操手下其他将士杀的 。

再说“斩颜良” 。

尽管三国时代的作战模式不是主将间的一对一“单挑” , 但“单挑”也曾出现过几次 , 如孙策斗太史慈、吕布战郭汜 , 都记载在史书里 , 另一次有记载的“单挑”就是关羽战颜良 , 上面已经说了 , 这件事也是确定无疑的 。 问题在“斩”上 , 《三国志》说得很明白 , 关羽“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 , 不是“斩”而是“刺” 。


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与史实有哪些不符之处?

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 与史实有哪些不符之处?// //

在人们印象中关羽的常用兵器是“青龙偃月刀” , 《三国演义》给它起了个霸气的名字——冷艳锯 , 说它有82斤重 。 汉代1斤相当于现在250克左右 , 明代1斤为16两 , 相当于现在590克左右 , 罗贯中这里强调它的重量 , 估计说的是明代的斤吧 。 至于造型 , “青龙刀”指的是刀身或刀柄刻着或画着青龙图案 , “偃月刀”其实是“掩月刀” , 云彩出来了 , 将月亮掩盖住了一多半 , 说的是刀身的形状 。 “青龙偃月刀” , 就是装饰有青龙图案、刀身像残月的长刀 。

一般来说 , 强调装饰的兵器多是仪仗或演练用的 , 如同作训服与礼服的区别 , 传说中吕布手中的那杆方天画戟 , 如果真有的话 , 那就是仪仗用的 , 实用兵器通常没那么花哨 。 所以 , 关羽常用的兵器不太可能是这种造型讲究、装饰精美的“青龙偃月刀” , 史书说“刺” , 也印证了这样的推断 。

成书于北宋初年的《武经总要》载有“刀八色”一章 , 记录的是当时军队中使用的8有种战刀 , 其中就有“掩月刀” , 还配有图样 , 其刀头阔长 , 形似半弦之月 , 背有歧刃 , 刀身穿孔垂旄 , 刀头与柄连接处有龙形吐口 , 长杆末有鐏 。 这种刀属重兵器 , 劈砍威力大 , 但刀头重、刀杆长 , 属费力杠杆 , 需力大者才能从容使用 , 所以多用在演武、阵列和操练时显示军威时 , 到清代早期 , 这种刀成为武举考试时验证膂力的工具 。


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与史实有哪些不符之处?

演义中关羽“斩颜良诛文丑” , 与史实有哪些不符之处?// //

关羽没有“青龙偃月刀” , 那么他作战时使用的兵器是什么呢?按“刺”来理解 , 似乎应该是矛或戟 , 其中矛的可能性更大 , 因为戟也属费力杠杆 。 在汉末三国的长兵器中 , 矛更加普及 , 许多名将都使用矛作为常用兵器 , 关羽大概也如此 。

参考资料:《三国志》

袁绍有六次机会挽回官渡败局?却都被他完美避开了

《水浒传》里被严重低估的王伦 , 其实是个合格的管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