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的故事永难忘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红军的故事永难忘

“红军战士是我见过最勇敢的人 。 ”在广西桂林兴安县华江瑶族乡 , 105岁的老人支义青坐在堂屋前 , 讲述着红军的故事 。

1934年11月 , 国民党反动派布下严密的第四道封锁线 , 妄图把中央红军消灭在湘江以东 。 当时湘江宽百余米 , 没有一座桥 。 红军部队为加快行军速度 , 只好架设浮桥 。 支义青和乡亲们卸下了自家门板 , 划着平时运米的商船 , 冒着生命危险加入到架桥的队伍中 。

“开始我们都害怕 , 但看到红军战士遍体鳞伤依然拼命往前冲 , 我们被感动了 。 ” 支义青说起来仍很激动 , “红军不让老百姓吃亏 , 每干一天 , 就给1块光洋 。 ”

说起架浮桥的细节 , 支义青现场演示起来 。 “首先将船排成一排固定在江中 , 然后将木头搭在船上 , 把木板和门板铺在木头上 , 浮桥就架好了 。 ”

距支义青家不远处 , 有一座二层小楼 , 外墙虽已斑驳 , “红军是工农自己的军队!”等字迹仍清晰可见 , 落款是“红军宣” 。

华江瑶族乡副乡长黄磊介绍 , 这里曾是千祥村的寺庙 , 也是中央红军突破湘江封锁线的临时休整地 , 标语就是红军路过时留下的 。 红军走后 , 桂军下令毁掉这些标语 , 当地百姓舍不得 , 就用纸浆和泥灰覆盖在上面 。 直到1988年冬 , 一场火灾使得主楼外墙壁部分脱落 , 标语才重见天日 。

“全楼23处红军标语 , 保存下来很不容易 。 ”时任兴安县博物馆副馆长陈兴华说 , “这是永不磨灭的精神财富 。 ”

华江瑶族乡中心小学是人民解放军援建的八一学校 , 目前有400多名学生 , 红军故事和长征精神在这里延续传承 。 “《红军过华江》等书籍是学生的必读书 , 学校经常组织学生到刘华连和邓炳彪两位老红军家打扫卫生 , 听他们讲红色故事 。 ”副校长曹高凤说 。

“长征精神给了孩子们巨大鼓舞 , 培养了他们吃苦耐劳的品格 。 ”华江瑶族乡人大主席、华江瑶族乡中心小学原校长李萍说 。 离别之际 , 六年级学生梁彤吟唱了一首歌:“你的鲜血告诉我 , 过去的牺牲正是为了今天的时代……”梁彤说 , 唱起这首歌时 , 总会想起革命先烈 。 “虽然他们已经不在了 , 但精神依然守护着这片土地!”

作者:薛贵峰 刘书文 夏康健 邝西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