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学泰:千年科举考试,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王学泰:千年科举考试 , 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撰文|王学泰
1904年7月4日清晨 , 在礼部会试中选拔出来的273名贡士 , 从中左门进入保和殿 , 历经点名、散卷、赞律、行礼等种种仪式礼节 , 参加名义上由皇帝主考的殿试 。 这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科举考试 , 从此 , 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考试制度宣告结束 。 因为正逢西太后七旬万寿 , 为庆贺太后寿诞 , 故将当年本是正科的会试和殿试改称为甲辰恩科 。 甲辰恩科后的第二年
(1905年)
, 科举制度正式被下令废除 。
我们对科举考试并不陌生 。 用以选拔宫吏的科举制度始于隋朝 , 唐朝开始成形 。 唐、宋考诗赋 , 元、明、清考经义 。 清朝的科举考试 , 规定以四书、五经文句为题 , 文章格式一律为八股文 。 科举作为选拔官吏的手段 , 是向所有读书人抛出的橄榄枝 。 我们不难想象对于贫寒子弟来说 , 进士及第的科举之路是他们实现阶层流动的救命稻草 。 可是 , 关于科举禁锢思想、因循守旧、全不实用的批判 , 也一直伴随着科举的发展 。
读书人明知科举是个圈套
“废科举”百年祭时
(2005年)
曾写过几篇文章 , 用以纪念这个曾经有着1300年长寿历史、而且历来对其毁誉不一的制度 。 近日
(本文原载于2013年7月27日《新京报·书评周刊》)
看了韩晶、王旭等女士执导拍摄的5集历史纪录片《科举》又激起我再谈科举兴趣 。
据出版界人士说 , 现在两种书卖得很火 , 一是养生保健 , 一是历史 。 我想影像作品大约也距此不远 。 例如清宫戏就久演而不衰 。 现在打开电视机就有好几个台仍在播放《甄嬛传》 , 用百度搜索 , 一填上“甄” , 一系列的与《甄嬛传》有关的条目出来一大串 。 民众关心历史 , 这很符合传统 , 我们这个缺少宗教信仰的民族 , 历史仿佛成了民族的精神支柱 。
王学泰:千年科举考试 , 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
古时科举应试场景 。
而历史纪录片尚是开拓不多的领域 , 前几年李亚平、尤小刚等搞的《前清秘史》
(似乎是针对“辫子戏”的)
引起人们关注 。 它是讲述清朝建立和巩固这段历史的 , 比较靠近真实 。 我觉得这种有人物有故事的纪录片还好做 , 像《科举》以历史上的一个制度的起废兴衰为题材的纪录片做起来就很难 。 因为它没有一以贯之的故事情节 , 年代又拉得很长 , 科举中的许多规则、制度既复杂、又抽象 , 有关科举的文物又极少 , 这些如果全凭口述不仅枯燥 , 而且难于说清楚 。 于是编导在叙述中穿插了许多小故事 , 以增加趣味 。 如唐代进士王播的“饭后钟”“碧纱笼”的故事 , 不仅生动反映当时世情冷暖 , 而且形象说明了为什么读书人明知科举是个圈套 , 还要心甘情愿地堕其彀中 。
向全体读书人伸出名利的橄榄枝
科举制产生于隋 , 当时“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已经弄得“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士族”的地步 , 做官完全被豪门贵官所垄断 , 为救此弊 , 隋大业间出现了科举 。
科举制产生于隋 , 当时“九品中正”的选官制度已经弄得“上品无寒门 , 下品无士族”的地步 , 做官完全被豪门贵官所垄断 , 为救此弊 , 隋大业间出现了科举 。 科举制度的核心在于考试 , 而且是书面考试 。 唐代的士人参加科举考试还要有名人推荐 , 例如王维就受到过唐玄宗妹妹玉真公主的推荐 , 从而得中进士 。 白居易中进士也因受到著名诗人顾况的推荐 。 因为有了“推荐”这个关口 , 使得寒门出身和没有背景的读书人很难脱颖而出 , 又由于进士出身的官员越来越受到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 , 每科取士的数量又很少
(一般是二三十人)
, 因此竞争极为激烈 , 走门子、请托成风 。
到了宋代 , 宋太祖赵匡胤出身寒微 , 因此 , 宋代的科举从一开始就定下了“裁抑子弟、选拔寒士”进入统治层的基调 , 并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 , 以推进科举的公正性 , 吸引更多读书人积极投入科举考试 。
王学泰:千年科举考试 , 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
宋太祖赵匡胤
从宋代开始流行的《神童诗》中的“朝为田舍郎 , 暮登天子堂”便不是一句空话 , 的确有许多平民出身的读书人通过科举进入统治集团 。 一些历史学家做过这方面的统计 , 例如 , 北宋能入《宋史》的官员46.1%来自寒门 , 从南宋两个年份进士题名录来看 , 非官员家庭出身的进士一个占56.3%;一个占57.9%
(转引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 明清两代平民出身的比例也大体如此 。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明清两代一直坚持以八股取士 , 然而八股取士另一效应是使科举进一步向贫寒人士开放 。 “八股”题目大都来自《四书》 , 学作八股只要熟读《四书》 , 再读一些八股的选本
(所谓制艺范文)
就可以了 。 汉代以“策论”取士
(察举中的笔试)
, 唐代是“诗赋”宋代是“经义” , 这些体裁都对作者文化素质要求很高 , 不仅有才 , 还要饱学 。 应试者非博览群书不可 , 古代没有公共图书馆 , 寒士到哪里去找那么多的书籍?因此 , 八股出身的官员很多知识面狭隘 , 范进中进士后 , 主持地方考试 , 连“苏轼”是谁都不知道 , 古代文学的知识还不如当今的小学生 。
科举之荣令人“酷慕”
通过科举 , 统治者给考中者以极高的荣誉 , 许多人一登龙门 , 身价百倍 , 并确立一条为全社会所尊重的出仕做官的道路 。
科举使得许多人一登龙门 , 身价百倍 。 这一点在《儒林外史》中有着生动描写 。 处在社会底层的范进 , 平时连衣食都解决不了 , 可是随着中举报单的到来 , 银子有了 , 土地有了 , 房子有了 , 奴仆有了 , 真是一步登天 , 这怎么不激起人们艳羡?从宋代开始 , 考中进士的可以直接授官 , 作为官本位的中国 , 做官不仅是个人最佳出路 , 也是光宗耀祖之事 。
通过科举 , 统治者给考中者以极高的荣誉 , 清朝公布殿试名次的“传胪大典”尤为隆重 。 它在皇宫正殿——太和殿举行 , 皇帝亲临 , 满洲亲贵都要参加 , 唱名公布成绩
(传胪)
后 , 状元、榜眼、探花
(一二三名)
, 赐法酒 , 簪花披红 , 赐马由中道正门
(所谓“神门” , 平时只有皇帝能走)
出宫 , 前有鼓乐彩旗执事开路 , 经东长安街、东单、东四到新街口顺天府衙门、参加为他们特设的宴会 , 然后再用鼓乐送他们回府 。 那时参加考试的汉族士子多住在南城宣武门外 , 这个过程等于跨马围绕着皇城走了一圈 , 北京市民都要出来看看状元的风采 。 进士发榜后官方还有一系列款待活动 , 热闹非常 , 很吸引全社会的眼球 。 对科举和状元的崇拜崇拜至今尚未消失 。
王学泰:千年科举考试 , 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
《儒林外史》 , 吴敬梓 著 , 中华书局2009年版 。
科举考试确立一条为全社会所尊重的出仕做官的道路 。 那时唯有考出来的官才被视为正途 , 其他都是歪门邪道 。 《儒林外史》的马二先生把“进了学 , 中了举人、进士”看作人生的“了局” , 做官的“正途” , 因为这是凭个人本事做的官 , 光明磊落 。
科举考试给读书人带来的利益与荣誉吸引全社会 。 有些在中国生活久了的外国人也对科举生艳羡之心 。 《春冰室野乘》中说清末在中国作海关总税务司长的英国人赫德的儿子赫承先“酷慕中国科第之荣” , 也学习写八股 , 练台阁体的书法 , 要求参加癸巳
(1893)
科的乡试 , 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 从中可见科举制影响的深远 。
设计精巧只为皇权
科举是个选官制度 , 统治者却以此来拉动教育 , 这样的教育也成为一元的 , 单向度的 。 同时 , 它不仅保障了皇权的绝对性 , 又使得皇帝有选贤任能的名声 。
然而科举只是设计精巧 , 但纯粹为了加强皇权统治而设计的 。 它通过极小的成本、把极少的出身贫寒的读书人选入官僚队伍 , 让他们发迹变泰 , 从而震撼了整个社会
(当时称为“平地一声雷”)
。
这种教育要求受教育者掌握“孔孟之绪言” , 领悟经典的“精微之奥旨” 。 换句话说 , 也就是把统治者所认可的意识形态作为学习的唯一内容 。 这种教育不是靠单一的灌输完成的 , 更多的还是靠科举考试的导向 , 把读书人甚至全社会不知不觉引导到这个道路上来 。
有的人盛赞科举把出身于底层的人士纳入统治集团 , 这是个事实 。 但要记住 , 这些人并非是作为民间代表进入统治者集团的 , 而是皇帝恩赐结果 。 科举考试整个过程都是突出皇帝深恩厚泽的 , 最后定榜的殿试往往皇帝要亲临的 。 经过这次考试进士们往往自诩为“天子门生” 。 作为最初进入统治集团的进士只是天子脚下的小臣 。
王学泰:千年科举考试 , 谁是最大的受益者?// //
清代科举场景
从理论上说皇权社会中只有皇帝有权 , 连身边的大臣也是皇帝授权 。 可是在现实中授权既久 , 大臣就成为真正的有权者 , 形成所谓的“大权旁落”“太阿倒持”现象 。 因此皇权专制制度下要不断地淘汰大臣、进用小臣 。 小臣从何而来?如果没有科举 , 小臣多是皇帝或君主的佞幸 。 有了科举就能够制度化地不断地把民间出身的小臣选拔到中枢来 , 顶替位高权重的大臣 。
例如清代中了进士后 , 再经过一次选拔 , 把年轻的、素质较好的送入庶常馆 , 做翰林庶吉士 , 再学习三年 。 然后这些人留在翰林院 , 翰林院成为储材之所 , 翰林们被提拔的机会特别多 , 经过六七年就可能在六部九卿中担任重要职务 , 再过几年就可能成为这些部门的最高领导 , 有的成为大学士或进军机处 。 清代中枢里的汉员 , 绝大多数是进士出身 。 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 。 大官不断出局 , 小官不断出头 。 科举制度不仅保障了皇权的绝对性 , 又使得皇帝有选贤任能的名声 。
作者:王学泰
编辑:何安安
- 牡丹故事 | 千年牡丹傲皇权
- 鸣沙山·月牙泉丨对峙千年的温柔
- 千年古刹灵岩寺,引得历代文人墨客驻足游赏
- 康巴藏医,一个拥有四千年历史的传奇
- 李白一声“噫吁嚱”,原来是在喊“哦豁”?千年前古蜀语,和现在的四川话差别竟这么大
- 丛谈 | 跌撞千年,方志学从独立走向成熟
- 泉城水脉的千年过往你了解吗?
- 封神演义中有位金仙,被三霄娘娘打为凡人,千年之后成为观音菩萨
- 古丝绸之路哪一段最可怕?极寒之地藏有千年王国,玄奘曾在讲经
- 千年古刹重泰寺 精美壁画受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