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

自汉武帝“独尊儒术”以来 , 儒学就成为了官方的意识形态和施政纲领 , 在西汉到东汉时期 , 以儒治国的确是取得了一些成就 , 不过其中却有两个特殊时期 , 一个是王莽立新朝 , 西汉灭亡 , 一个是刘秀建立东汉 , 光武中兴 。 这两个皇帝都提倡以儒治国 , 走的是同一个路子 , 结果却截然相反 。 王莽以儒学为基础的托古改制 , 失败了 , 身死国灭 。 刘秀在王莽新朝的废墟中同样是以儒治国 , 治出一个光武中兴 。 为什么会出现这么一个结果呢?首先来看看他们政策上的一些措施 , 再者对比下他们同样以儒治国上的不同、相同之处 。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 , 一样的选择 , 不一样的结局// //

王莽、刘秀以儒治国的主要措施

1、思想统治上的措施

封建王朝的统治强调中央集权 , 而儒家的伦理纲常就非常适合帝王的统治 。 作为提倡以儒治国的王莽、刘秀 , 为了获得士大夫的支持 , 都颁布了一些优待学者的措施 。 王莽为鼓励学者、征召奇人异士以及促进文化建设而“为学者筑舍万区” , 广泛征集学者 , 将这些流动的、分散的人集中起来一起管理 , 并且给予经济上的帮助 , 建立新朝后更是对当时有名的学者一系列册封 , 如尊当时的学术代言人刘歆为国师 , 这些政治和经济上的措施就是为了换取广大儒生支持 。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 , 一样的选择 , 不一样的结局// //

刘秀和王莽不同 , 他更讲究策略 , 刘秀先是树立典型 , 嘉奖那些“忠孝”突出地来做政治宣传 。 再举逸民 , 即拜访一些隐居的大德之士 , 请他们出来稳定局势 , 如周党“救身修志 , 州里称其高 。 ”被刘秀接见时“伏而不渴” , 刘秀也不恼 , 反而下诏书说:“自古明王圣主 , 必有不宾之士 。 伯夷、叔齐不食周粟 , 太原周党不受朕禄 , 亦各有志焉 。 ”以体现自己礼贤下士之风 , 为以后招揽到更多的大儒做舆论准备 。

其次他们在儒家典籍的收集上也做了工作 , 王莽是从统一思想的动机上对儒家典籍进行收集整理 , 王莽把散落于民间的各种学说通过政治手段集中到朝廷 , 由中央统一进行整理、编撰 , 以达到统一意识 , 即“皆令记说廷中 , 将令正乖缪 , 壹异说云” 。 刘秀对于典籍的收集则是以复兴儒学、推行教化为目的 , 史记:“及光武中兴 , 爱好经术 , 未及下车 , 而先访儒雅 , 采求闻文 , 补缀漏逸 。 ”迁都洛阳时 , 更是“其经碟秘书载之二千余两辆 , 自此以后 , 三倍于此 。 ”为他推行教化打下了基础 。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 , 一样的选择 , 不一样的结局// //

为了巩固统治 , 加强中央集权 , 王莽、刘秀都是用谶纬之说(谶纬之学也就是对未来的一种政治预言 , 一种把经学神学化的儒家学说)来神化皇权 , 加强思想统治 。 王莽用谶纬来表明他取代西汉的合理性 , 以“明汉刘火德尽 , 而传于新室也 。 ”刘秀用来宣传王莽谋反和支持自己登基称帝提供依据 , 截记曰:“刘秀发兵捕不道 , 卯金修德为天子 。 ”刘秀又“唯慎《河图》、《雏书》正文 , ……登封泰山” , 以谶纬的“受命于天”的思想代替“尧舜禅让”的思想 。

2、制度上的措施

在政治体制上 , 儒家强调中央集权的大一统思想 , 王莽立新朝后以《周礼》等古籍 , 来了个分封诸侯制 , 认为“天无二日 , 土无二王 , 百王不易之道也 。 汉氏诸侯或称王 , ……违于古典 , 缪于一统 , 其定诸侯王之号皆称公 。 ”其后更是恢复古代官职、分裂州郡 , 生生地使政府机构庞大臃肿 。 刘秀则吸取了王莽篡汉的教训 , 极力强化自己的权利 , 一方面实行三公为首的制度 , 一方面又抑制三公的权利 。 为了削减王莽时期臃肿的政治机构 , 下令全国“条奏并省四百余县 , 吏职减损 , 十置其一 。 ”这些措施极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 。

在人才选拔方面 , 儒家提倡“良吏、善政” , 王莽推行的贤人政治 , 采用的是“附顺者拔擢 , 怜恨者诛灭(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儒家选贤与能的原则 , 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注重培养官员的文化素养 , 导致官员素质普遍较低 , 如王莽下书曰“自今以来 , 敢犯此者 , 辄捕系 , 以名闻 。 ”然而 , 吏士“犹放纵自若” 。 在官员的经济条件上 , 西汉以前三公的工资4到6万钱 , 九卿、州牧、太守等1600到2万钱 , 到了王莽继位 , 全部官员改成数千 , 造成官员在经济上没有差别 , 积极性调动不了 , 政策就难以执行 , 导致吏治上的腐败 。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 , 一样的选择 , 不一样的结局// //

刘秀在吏治上的建设 , 充分吸收了王莽的教训 。 在用人上 , 坚持“退功臣而进文吏” , “务进柔良 , 退贪酷” 。 柔良即“循吏” , 循吏重教化 , 注重思想的传播及德治 。 更在循吏的基础上再使用酷吏 , 两者相结合 , 即王道与霸道杂糅 , 如任用“政严猛 , 好申、韩法 , 善恶立断 。 ”的樊哗为天水太守 , 使当地治安出现了道不拾遗 。 在经济方面增加百官的工资 , “诏有司增百官傣 , 其千石已上 , 减于西京旧制六百石以下 , 增于旧秩 。 ”千石以上的官吏 , 低于西汉旧制 , 六百石以下的官吏 , 高于西汉旧制 。 这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底层官员和上层官员的工资差距 , 也就调动了官员们的积极性 。

在法制方面 , 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 治国理念教育为主 , 强调“德主刑辅” 。 而王莽作为儒家信徒 , 在法制建设上却是以严苛律法为主 , 如时“增法五十条 , 犯者徙之西海 。 徙者以千万数 , 民始怨矣 。 ”刑罚固然重要 , 但是基础还是德治 , 以教化为主 , 一味的严罚 , 导致王莽失去了民众基础 。 刘秀在登基之后 , 则先后九次赦免囚犯 , 以减轻刑罚 。 建武十二年 , 更是拒绝了梁统“宜重刑罚”的要求 , 采取杜林“宜如旧制”的轻刑建议 。

经济建设方面 , 可以说在汉武帝独尊儒术之后 , 儒家思想就渗透到了社会的各个层面 , 而儒学对于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重农抑商、土地分配方面 。 汉代中期以来 , 土地兼并日益严重 , 实行土地改革成为必然选择 , 见于《周礼》、《孟子》中的井田制(平均分配和占有土地)则备受儒学之士的推崇 。 王莽代汉之后 , 认识到了土地问题的严重 , 以井田制为基础的土地改革在他手中开始执行 。 更天下田为王田 , 不得私自买卖 , 那问题就来了 , 这是以古法为基础的打土豪、分田地 , 根本不适用当时的社会 , 可以说是大开历史的倒车 , 凭什么积累了几代人的土地就要收回成王田?而且王莽天下初定 , 就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切身的利益 , 注定是失败的 ,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 , 但是在当时没有实现的基础 。 到后来王莽的妥协“诸名食王田 , 皆得卖之 , 勿拘以法 。 ”更是加速了土地变革的失败 。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 , 一样的选择 , 不一样的结局// //

刘秀时期 , 也看到了土地问题的严重性 , 为了加强国家对土地的控制 , 刘秀于建武十五年“诏下州郡检核恳田顷亩及户口年纪 , 实行“度田”(就是丈量土地 , 其中也包括核实户口) 。 但是由于地方保护伞的关系 , 使得地方豪强隐瞒不报居多 , 见于这这种情况 , 刘秀只好采取强硬的措施 , 将这些保护伞铲除 , “考实二千石长吏阿枉不平者 。 ……大司徒欧阳歇下狱死 。 ”“河南尹张极及诸郡守十余人 , 坐度田不实 , 皆下狱死 。 ”这样一来也造成地方大姓纷纷起兵叛乱 , 面对这种情况 , 刘秀一方面派人宣召 , 让叛乱的人相互检举免罪 , 另一方面对地方官员的逗留、回避、故纵等罪进行赦免 , 调动他们平乱的积极性 。 事后 , "徙其魁帅于它郡 , 赋田受禀 , 使安生业" , 使这些大姓、兵长不能借助宗族势力继续为非作歹 , 起兵作乱 , 对叛乱的地主豪强给予了沉重打击 。 各地的叛乱被平息后 , "度田"得到严格执行 。

古代封建时期作为一个农业社会 , 要重农就必须抑商 , 商品经济的发展往往带来严重的土地兼并 , 故而在整个封建社会 , 统治者们都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 王莽时期为了抑制富商剥削 , 实行“五均”、“六莞”制度 , 但因其用人不当 , 最后变成了聚敛财富的搜刮政策 , 非但没有达成目的 , 反而使得矛盾进一步加深 。 刘秀推翻王莽后 , 因其本身是地方豪强起家 , 在抑商方面没有王莽那么强烈 , 受儒家“重义”思想的影响 , 提倡“以义导商” , 如当时桓谭曾经上书说商人“多通侈靡之物” , 而建议刘秀“宜抑其路 , 使之稍自衰焉 。 并提出了“令诸商贾自相纠告”的解决办法 , 但刘秀对此奏疏“不省” , 可见其对抑商的态度 。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 , 一样的选择 , 不一样的结局// //

分析王莽和刘秀以儒治国的手段后 , 我们发现 , 二者还是有许多相同点的:

1、目的相同

无论是在思想、经济、制度上的建设 , 作为封建帝王 , 他们的目的是相同的 , 就是巩固自己的统治 。 选择儒学作为治国之策 , 借助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来神化王权 , 王莽面对着西汉留下的烂摊子 , 急需要寻求儒家思想来托古改制 。 刘秀面对着王莽代汉造成的动荡不安 , 也需要儒家的三纲五常来束缚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

2、都是利用谶纬登上宝座

谶纬之学是一种把经学神话的儒家学说 , 它流行于西汉末年和整个东汉 。 结合了古代河图洛书的神话和董仲舒的“天人感应”一说 , 发展成为了具有统治地位的官方形态 。 《汉书·行志》中所记述的大量灾异内容 , 就是汉代人对谶纬之说笃信不疑的真实写照 。 对于古代的人们来说 , 要做点大事 , 首先要得到上天的首肯 , 授予天命 , 以在舆论导向中占据有利位置 , 王莽以“明汉刘火德尽 , 而传于新室也 。 ”来代汉 , 刘秀以“刘秀发兵捕不道 , 卯金修德为天子” , 来为自己称帝造舆论 , 两者在用谶纬帮助他们登上宝座上并无差别 。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 , 一样的选择 , 不一样的结局// //

对于最后造成的结果不同 , 是他们在方式方法有不同之处:

1、两者思想上的不同

王莽在改制上的思想受到前代影响较严重 , 对于民生等问题没有深入的了解 , 只停留在表面 , 侧重于对《周礼》等儒家学说中的理想制度重建 , 而且一味的机械利用经典去解决遇到的社会问题 , 导致不切合实际 。 正如桓谭所说王莽是“嘉慕前圣之治……欲事事效古” 。 东汉初期凋零 , 社会动荡不安 , 刘秀深知“天下疲耗” , 基于这种情况 , 刘秀提倡与民休息 , 将儒家的伦理教化和政治结合 , 使东汉“不十年而天下晏然 。 ”

2、对儒家思想的应用手段不同

王莽、刘秀在统治国家上都运用了儒家思想 , 但是两者在应用手段上的不同 , 从而导致结果上的差异 。 韩非说“术者 , 藏之于胸中 , 以偶众端而潜御群臣者也 。 ”儒家思想在治理国家上即是儒法结合的儒术 。 汉元帝即位后 , 因好儒 , 提升了一大批儒生当官员 , 一改西汉之前提倡的“王霸杂糅之术” , 朝堂之上净是书生的理想主义 。 重“儒”而舍“术” , 导致吏治极速腐败 , 直到王莽代汉 , 王莽也忽略了“术”的运用 , 只是想利用行政命令和法律来实现古代儒家的理想主义 , 从他不适宜的进行井田制土地改革就可看出 。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 , 一样的选择 , 不一样的结局// //

刘秀在掌权之后就很好的结合了“儒”和“术”这两方面 。 如他注重儒家的教化功能 , 一方面设立太学、国学 , 把君权至上和三纲五常这些思想牢牢扎根在这些儒生的脑海里 , 另一方面任用这些人为官员 , 既可以起到宣传作用 , 又可以影响地方人民 。 这样就等于把民众的思想牢牢的禁锢在一定范围了 , 非常有利于维护他的君主专制 。

3、造成的社会效果不同

在上层社会 , 王莽的改制触动贵族豪强的根本利益 , 在政权方面得不到支持 , 使得社会动荡 。 刘秀就是凭借贵族豪强的支持起兵的 , 刘秀在取得政权之后 , 对上层“恩遇甚厚” , 很好的处理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 对于中下层官员来说 , 王莽的绩效改革没有取得大家的赞同 , 降低了工资就没有积极性 , 政策就得不到很好的执行 。 刘秀在这方面很好的调动了官员的积极性 , “诏有司增百官傣 , 其千石已上 , 减于西京旧制六百石以下 , 增于旧秩” 。 在贫苦百姓方面 , 土地改革、五均、六莞都是很好的民生政策 , 但是因为用人不当的原因 , 利民变成了扰民 。 而刘秀的于民休息、轻徭薄赋政策得到了很好的执行 , 也就取得了百姓的支持 。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一样的选择,不一样的结局

王莽、刘秀都是以儒治国 , 一样的选择 , 不一样的结局// //

总之 , 从以上我们就可以看出王莽、刘秀在儒学治国方面差异 , 也就不会意外为何走的同种道路 , 结局却不一样 。 王莽在治理国家、治理官吏方面缺乏经验 , 造成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 因此 , 王莽只能说是一个合格的儒生 , 不是一个合格的帝王 。 刘秀作为一个合格的帝王和政治家 , 他成功的运用了教化、礼教制度、人治和权术 , 以达到维护自己统治的目的 。 对于他的治国思想正如桓谭所说的是“举网似纲 , 千目皆张振裘持领 , 万毛自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