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海拾贝】武松故里说武松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艺海拾贝】武松故里说武松

武松又名武二郎 , 绰号“行者” , 相传为河北清河人 。 他是《水浒传》的主要人物 , 《金瓶梅》的重要配角 , 在梁山上排名第十四位 。 传说他是陕西大侠铁臂膀周侗的弟子 , 抗金英雄岳飞的师弟 。

武松的故事广为流传 , 有景阳冈打虎、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夜走蜈蚣岭、单臂擒方腊等等 。 他从小父母双亡 , 由兄长武植(又名武大郎)抚养长大 。 他武艺高强 , 机智勇猛 , 是《水浒传》英雄好汉中经历最曲折和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 , 最后在杭州六和寺出家 , 封赠清忠祖师 , 八十余岁寿终 。


【艺海拾贝】武松故里说武松

【艺海拾贝】武松故里说武松// //

说起武松 , 人们首先想到的景阳冈打虎 。 其实梁山上打死老虎的不仅是武松一人 , 为什么只有武松才算得上是真正的打虎英雄呢?武松打虎的故事妇孺皆知 。 武松回清河老家路过阳谷县 , 傍晚时分 , 不听店主“三碗不过冈、冈有猛虎”地劝说 , 喝了十八碗酒 。 乘着酒兴 , 独自一人走上景阳冈 , 果然遇到了那只害人的猛虎 。 猛虎又饥又渴 , 扑向又醉又困的武松 , 武松一惊 , 酒也吓醒了 , 他一闪 , 躲过猛虎袭击 , 接着拳脚相加 , 几番打斗 , 最后赤手空拳打死了老虎 。

在梁山上排名第二十二位的黑旋风李逵也杀死过老虎 。 李逵背着老母亲上梁山 , 行至沂岭 。 为给母亲解渴 , 出去找水 , 回来时发现母亲不见了 。 他赶紧四处寻找 , 终于在老虎洞旁发现母亲的残躯 。 李逵大怒 , 手拿朴刀 , 生死不顾 , 一头钻进老虎洞中 , 一连杀了大小四只老虎 。

同是打虎 , 表现的却是不一样的性格 。 李逵杀虎是憨直鲁莽的大胆 , 武松打虎是精细神勇的大胆 。 李逵和老虎有杀母之仇 , 打虎时心情激愤 , 急红了眼 。 对于像李逵这种身手的人 , 手中有朴刀且已经达到为了寻仇而不顾性命的程度 , 自然是勇不可挡!但他有勇无谋 , 若不是当时恰好雄雌老虎都已外出 , 而是都在洞中 , 则李逵纵有天大的本事 , 也恐怕劫数难逃 。

武松和老虎无冤无仇 , 打虎时愤怒值不高 , 心态正常 , 又在似醉非醉时遭遇猛虎偷袭 , 毫无防备 。 他赤手空拳 , 虽有哨棒但一开始就被弄断了 , 并且打的是一只背负几十条人命的恶虎 。 《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更是浓墨重彩地描写了这个刺激场面 , 把猛虎的一扑、一掀、一剪等动作和武松的拳打脚踢写得惟妙惟肖 , 自然比李逵杀虎更胜一筹 。

梁山上还有一位绰号叫“打虎将”的李忠 , 他只是江湖上使枪棒卖药的 , 是教九纹龙史进武艺的启蒙师父 , 但他武艺平平 , 是个典型的江湖小人物 。 小说对他的赞诗中提到“打虎将军心胆大 , 李忠祖是霸陵生” , 说明他胆子很大 , 但书里却没有他打老虎的记载 , 只是绰号叫做“打虎将”而已 。 所以真正的打虎英雄没有别人 , 只有武松一人 。


【艺海拾贝】武松故里说武松

【艺海拾贝】武松故里说武松// //

说起绰号 , 人们就会想到另一个问题 , 武松为什么绰号“行者”呢?行者是当时对游方道人的一种称呼 。 武松因为血溅鸳鸯楼 , 夜走蜈蚣岭 , 在逃亡过程中 , 遇到十字坡结拜兄弟菜园子张青和其妻母夜叉孙二娘 。 为躲避官府追捕 , 他被孙二娘用一位头陀遗物乔装打扮成行者的模样 , 头戴金箍 , 披发遮刺字 , 浑身道人装束 , 手持一双戒刀 , 身带度牒文书 , 继续上路 。 后来一直以此装束形象替天行道 。 自此之后 , 武松便有了“行者”的绰号 。 小说有诗赞曰:“打虎从来有李忠 , 武松绰号尚悬空 。 幸有夜叉能说法 , 顿教行者显神通 。 ”

武松文化在清河社会和民间被广泛传颂和弘扬 。 1990年夏 , 在武松街和太行路交叉中心 , 修建了“武松打虎”雕像 。 1994年 , 对武家那村“武大郎墓”修葺一新 , 并修建了武植祠堂 。 1996年 , 在清河城西森林公园内 , 修建了“快活林”中的几处景点 。 1997年 , 在县城中心地段 , 修建了演绎武松故事的武松公园 , 并把“武松打虎”雕像迁至园内 , 园内设有景阳冈、水泊湖、六合塔(武松塔)、鼓楼、醉仙桥、三碗轩等多处景点 。 除此之外 , 还有武松街、武松宾馆、武松酒等以“武松”命名的街道、宾馆及企业产品等 。 2007年9月 , 清河县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命名为“中国武松文化之乡”;“清河县武松与武大郎的传说”被列入河北省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为了深入挖掘武松文化 , 先后出版了《武松外传》、《武松的传说》、《武大郎传奇》、《武大郎潘金莲画传》、《武松、武大郎、潘金莲的传说》等专著 , 新编、上演了古装京剧《武大郎正传》 。

武松故里清河 , 到处弥漫着武松文化的气息 , 传承武松文化 , 更是历史赋予我们清河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