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状元不容易,殿试需要好运气

十年寒窗无人问 , 一举成名天下知 。 中状元 , 着红袍 , 帽插宫花真威风 。

中状元固然风光 , 但是中状元究竟有多难呢?在我国一千三百余年的科举史上 , 包括并存政权举行的科举考试在内 , 有名有姓的状元也只有653人 。 平均每两年产生一名状元 , 真可谓凤毛麟角 。 而且与今天的高考大部分题目为客观题这种形式不同 , 古代考状元的最后一关 , 也就是殿试 , 主要考时务策论 , 由皇帝亲自命题和判卷 , 皇帝的心情很重要 。 历史上 , 很多次殿试选拔状元的过程中充满戏剧性 , 运气很重要!

考前一晚无意间获得标准答案的状元

乾隆二十五年 , 江苏人毕沅参加会试 , 榜上有名 , 然后等待参加殿试 , 争夺进士身份 。 在参加殿试前的一段时间 , 毕沅被分在军机处实习 , 帮着官员们处理一些繁琐的文件 。 殿试前一天晚上 , 轮到他和诸重光、童凤两个考生一起值班 。 诸、童二人想回寓所准备考试 , 就对毕沅说:“毕同学 , 我们俩书法好 , 可望夺魁 。 你书法不行 , 就别作非分之想了 , 替我们值班吧 , 我们先回去了!”由于殿试确有偏重书法的现象 , 毕沅见二位同学如此讲 , 也就答应了 。

当夜 , 陕甘总督黄廷桂关于新疆屯田事宜的奏折下转军机处 , 毕沅闲着无聊 , 就把这份奏折仔细读了好几遍 。 第二天殿试 , 毕沅拿到考题 , 一下子惊呆了 。 原来考题正是关于新疆屯田的 。 这就好比今天让你写篇作文 , 如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如果不提前准备 , 没掌握一些详实的数据 , 不了解当地的实际情况 , 是很难对症下药 , 写出好的文章来 。 毕沅恰恰是前一晚上掌握了第一手的内部资料 , 所以下笔如有神 , 挥笔写完 。

由于毕沅的楷书不太好 , 虽然立论高深 , 但仅被读卷大臣列为第四名 。 这时 , 毕沅的人品再一次爆发了 , 乾隆帝听了听读卷大臣读卷后 , 对毕沅的卷子极为欣赏 , 擢为一甲第一名 。 就这样 , 毕沅同学高中状元 。 诸重光、童凤知道内情后 , 追悔莫及 。


中状元不容易,殿试需要好运气

中状元不容易 , 殿试需要好运气// //

毕沅

因试卷被烧错失状元的状元

明朝大才子杨慎 , 也就是《三国演义》开篇那首著名的《临江仙》的作者 , 21岁时参加会试 , 发挥出色 , 被两名主考官一致推为会试第一名 。 由于文章写得太棒了 , 主考官老先生爱不释手 , 直到晚上还挑灯夜战 , 反复阅读杨慎的试卷 。 不料灯花落下 , 将试卷烧了一个大洞 。 两位主考大人傻眼了 , 将这样的试卷呈给皇帝 , 会被认定他们不尽职守 , 乃至有欺君之罪 。 他们觉得为国家选人才重要 , 但自己的脑袋更重要 。 权衡之后 , 他们只得将这份试卷抛弃 。 于是 , 杨慎的状元被这两个老眼昏花的家伙丢掉了 , 甚至连二甲进士都当不成 。

好在杨慎年轻 , 而且实力超群 。 24岁这年 , 杨慎卷土重来 , 靠实力碾压 , 终于拿到了迟到3年的状元头衔 。


中状元不容易,殿试需要好运气

中状元不容易 , 殿试需要好运气// //

杨慎雕像

因为名字错失状元

比起杨慎的不走运 , 下面的二位更加倒霉 。

明朝嘉庆年间 , 有一书生姓吴名情 , 才高八斗 , 在京会试成绩优异 , 被主考官们拟为一甲第一名 。 只要皇帝钦点 , 吴情就是这科的状元 。 然而 , 嘉庆一看这名字就很反感:“无情之人怎么能当状元呢?”于是这位吴情同学的状元就没了 。

明朝永乐二十二年的会试 , 考官们拟出的第一甲第一名是孙曰恭 , 第三名是邢宽 。 而明成祖朱棣居然将孙曰恭看成孙暴(因为当时是直行书写 , 曰和恭就成了暴)!朱棣知道自己夺了侄儿建文帝的权后 , 他实施的政策实在不大宽松 , 看着“暴”字就疑心别人讽刺自己实施暴政 。 于是下旨说:“孙暴不如邢宽 。 ”就这样 , 邢宽当了状元 , 孙曰恭只能屈居第三 , 当探花了 。


中状元不容易,殿试需要好运气

中状元不容易 , 殿试需要好运气// //

杨慎的词《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正所谓“嗷嗷神童鸿鹄有志 , 翩翩少年万里冲天” 。 光有才华和志向是不行的 , 有时候 , 人生确实需要一点运气 。 然而 , 人品是守恒的 , 祸兮福所倚 , 福兮祸所伏 。 毕沅和杨慎中状元后的仕途 , 都很不平坦 , 又让人不由得扼腕叹息命运无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