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 , 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

贵州安顺地区一带 , 历史上素有“黔之腹 , 滇之喉”的名头 。 由于历史、地理和军事等诸多特殊因素的合和 , 这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老汉人”聚居地 。 人们在相对封闭的小社区形式下 , 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六百年前汉民族的一切 。

习惯上 , 他们又被称为“屯堡人” 。 因此如今屯堡一词 , 其实是泛指这些“老汉人”居住的村寨 。 这些村寨的房屋 , 大多由贵州山区常见的石头构成 , 村寨的名字则无一不冠以屯、堡、哨、关、所等军事意味颇浓的字眼 。

史料记载 , 百户为屯 , 千户为堡 。 所谓屯堡 , 在过去也指六百多年前明王朝实行疆土扩张时的一个基本单位 。 “屯”指的是军屯 , “堡”则指的是碉堡 。 明初全国总兵力为二百万 , 单征南大军就占了三十万 , 这还不包括军户和“填南”的移民 , 以及因其他原由而迁入贵州的汉移民 。

可以想见 , 当年军户加移民与本土人口(少数民族居多)相比 , 颇有“喧宾夺主、取而代之”之势 。 作为征服者 , 那时的汉人无疑是荣耀而优越的 , 其政治、军事、文化和经济上的优势 , 足以让他们对四周的少数民族视而不见 。

这种社会和文化生活的单向性 , 在石头构成的屯堡这一特殊的屏障下 , 发展到了极致 。 随着历史的挺进 , 人事上的更替 , 新王朝的建立 , 屯堡渐渐完成了它的使命 。 时间把这些“老汉人”扔在屯堡 , 听凭他们自生自灭……毫无疑问 , 石头曾经令屯堡无比荣耀 , 同时又为屯堡日后的封闭、贫穷和落后埋下了祸根 。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 , 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

很多年前 , 也就是文旅开发还没有普及的时候 , 屯堡几乎无人问津 。 若有人因其妇女身着大袖子衣(传统服装)而误认为是少数民族时 , “屯堡人”会非常急切向你争辨:“我们不是少数民族 , 我们是汉人 。 ”当你质疑他们既是汉民族 , 这大袖子衣同其它地方汉民族的服装为何差异如此之大时 , 他们又会有几分尴尬、惶惑地告诉你:“我们是老汉人嘛 。 ”

在那些日子里 , “屯堡人”对自己传统的一切开始漫不经心 。 许多村寨的地戏(又称军傩)已经消亡 , 传统的大袖子衣也慢慢淡出日常生活 。 一些古城墙、古建筑也变成了残垣断壁 。 总之传统意义上的一切 , 正在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分崩离析 。

那时在“屯堡人”自己的脑海里 , 也绝没有什么屯堡、屯堡人或屯堡文化之类的字眼 。 外界除了向他们展示日新月异的现代文明以外 , 并未给予过他们这些纯概念式的灌输 。 那会儿他们巴不得粉碎掉“屯堡” , 冲将出来 , 对这个世界撕心裂肺地大喊一声:我们来迟了 , 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 , 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

屯堡古色斑斓 , 旧貌犹存 , 在文化、生活、建筑、服饰、语言和民间信仰等方面 , 仅从形态上看 , 同当代生活在别处的汉民族迥然有别 , 自然要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众多旅游观光者的注目 。 大约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后期 , 屯堡和“屯堡文化”开始逐渐走红 。

毋庸置疑 , 屯堡的生态、自然环境为其文化的化育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 在贵州山区俯拾即是的石头 , 作为一种文化隐喻是不言自明的:调北征(填)南——汉文化——快乐的旅行——在布满崇山峻岭的贵州腹地——面对贵州土著以及它质文化——实行征服、唯我独尊——最后又渴望与外部世界同步 。

外界对屯堡的关注和好奇 , 更多是出于他们认为关于“老汉人”鲜活的历史记忆 , 在屯堡人身上还有些许留存 。 这其实含纳着一个较为具体的问题 , 那就是汉文化在此处是如何传承与流变的呢?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 , 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

上苍在赋予人们自由意志的同时 , 也把选择的重负留给了人们 。 同其他地方的汉民族一样 , “屯堡人”在历史与现状之间 , 又能作出了一些什么样的选择呢?我们从事屯堡问题或屯堡文化研究的专家学者们 , 又作出了一些什么样的选择呢?

在时间的巨幅画卷上 , 我们往往只能瞥见历史的背影或轮廓 , 而迎面走来的屯堡却是一个例外 。

今日的“屯堡人”对屯堡与他方世界、主流社会的各种落差完全一目了然 。 其生存姿态却充满一种后工业意味——尽管这种比喻未必确切 。 屯堡真的很像一只企图快速蜕蛹的蝉 , 还没有彻底跨越农耕社会这道坎 , 便率先搭上了后工业这一新鲜的词儿 。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 , 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

在今天 , 屯堡似乎“盘活”了所有的资源 。 他们自己正在丢向历史回收站的东西 , 不经意引起了外部世界的好奇和打量——这种兴奋点其实是双向的 。 于是“老汉人”又回去了 , 在历史回收站里的一切 , 全都有了新的功用 。

接下来的事顺理成章:地戏、唱佛、跳花灯、大袖子衣等就成为了工业品 , 整个屯堡正在殷勤地赶制它们 。 记得有一年的三月中旬 , 屯堡的一个村寨举行“过河会” , 吸引了不少学者、游客和媒体的光临 , 在其主会场上 , 倒挂着一个用纸和篾条糊成的蛇形的女人 , 谓之“长舌妇” 。 主持人拿着麦克风宣称:“我们以前的‘过河会’从没有吊出过‘长舌妇’ , 今年吊了 , 这是我们不断改革和完善的结果 , 女人们都不要学她……”

基于以上 , 我们在打量屯堡文化时 , 不能流于具象的物质形态 , 更应关注汉民族骨子里固有的“隐性文化” 。 也就是说 , 如今的大袖子衣、地戏和石头古建筑的“自我复制” , 真的就是“屯堡文化”吗?其实在本文的叙述语境里 , 这些仅仅是屯堡的一种处境 , 一种状况 , 一种遭遇 。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 , 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

在推进现代文明进程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对立统一关系中 , 我们该如何摆正自己的心态 , 如何完成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性的思维与操作呢?

当石头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 它或许就变成了屯堡的一种阴影 。 今天的屯堡 , 明天的屯堡 , 都不过只是一个企图走出“石头阴影”的屯堡 , 是渴望走上现代化道路的、中国众多普通农村的一部分 。

谁都不乐意永远呆在“历史的候车室里” 。 当我们以更为实事求是的方式获得一种观察尺度 , 将能更好地面对屯堡文化 , 面对精准脱贫 , 让人类更好地考量自己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认清产生问题的各类本质动因 , 让我们的视野和践悟走得更远 。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老汉人说:我们来晚了 , 可我们还是汉人哪// //

无论是旅游开发 , 还弘扬传统文化 , 我们打量传统的目的 , 绝不是为了怀旧 , 更不是为了获得一种眼花缭乱的视觉效果或怦然心动 , 而是为了尊重文明 , 获得一种文化自主性 。 当文化能自主 , 自然就会获得自信 。 传统的文化实际就是过去的历史 , 是人类对自己部分的自画像 。

屯堡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 原本就是一部中国农村的发展简史 。 而外部世界在同屯堡发生联系时 , 尊重“活命哲学”的同时 , 更应保持一种清醒 , 所谓乡村振兴和产业扶贫 , 生产和生活方式可以不断升级改造 , 而文化首先是信仰 , 因为传承和接续 , 它同样可以成为现代文明的一部分 。

(以上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