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再走长征路|黎平少寨“红军桥”诞生的故事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采访人员再走长征路|黎平少寨“红军桥”诞生的故事
桥面斑斑点点 , 青苔悄悄爬上碗口粗的圆木桩 。 河水湍急 , 任凭浪花拍打 , 这座坐落在贵州黎平县高屯村少寨的老木桥(见图 。 人民日报采访人员程焕摄) , 历经85年风雨 , 依旧保持着当年的模样 。
1934年12月14日上午 , 一支红军先遣部队抵达少寨 , 发现河上的小木桥破旧不堪 , 而且桥板已被敌军抽走 , 无法承载大部队通行 。 正准备向当地群众求援时 , 发现整个寨子只剩下几位老人 。 原来 , 在红军抵达前 , 国民党反动派放出“赤匪”风声 , 吓得老百姓纷纷躲进山洞 。
“不要怕 , 我们是工农红军 , 专门为穷人打天下的 。 ”尽管衣衫褴褛 , 却说话和气、举止文明 , 丝毫不像打家劫舍的匪徒 , 老人们断定 , 来的不是坏人 。 午饭后 , 村民们陆续回到寨子 , 卸掉家里的门板 , 砍倒山上的大树 , 他们要为红军搭起一座新桥 。
河水冰冷刺骨 , 场面热火朝天 。 年轻力壮的老乡和战士们泡在水里打桩 , 老人们则在河滩上生起几堆篝火 , 招呼大家上岸取暖……军民齐心 , 其利断金 。 短短半天时间 , 一座高3米、宽1.3米的木桥建了起来 。 傍晚时分 , 大部队顺利过河 。
“把身上的棉衣泡进水里 , 捞起来就往火上扑 , 就这样保住了我们的砖瓦房 。 ”从小听父辈讲故事的吴锡焰已听得耳熟能详 。 当晚 , 一位年轻战士不慎引发火灾 , 尽管全体将士奋力扑救 , 大火还是把寨子里的茅草屋烧得所剩无几 。
第二天一大早 , 红军挨家挨户上门道歉 , 并从微薄的军饷中挤出银元 , 照价赔偿给受灾群众 , “如果革命取得了胜利 , 我们要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 。 ”
就在同一天 , 中央红军胜利夺取黎平城 。 3天后 , 中共中央政治局在城里召开会议 , 讨论红军的进军路线问题 。 会议采纳了毛泽东的意见 , 决定放弃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的原定计划 。 这次会议扭转了红军自长征以来的被动局面 , 为遵义会议召开作了重要准备 。
部队离开后 , 少寨群众为木桥取名“红军桥” , 并定下寨规好好保护它 。 “16岁开始过来打下手 , 我也记不清自己修过多少次桥 , 所有工序都干过 。 ”前些年 , 吴锡焰自掏腰包 , 特意请人在桥头立下一块石碑 , 刻上了木桥的名字 。 他说:“要让后辈记住它的来历 , 让这笔宝贵的红色遗产永远流传下去 。 ”
如今 , 在木桥下游200米处 , 建起了一座能跑汽车的公路桥 。 而老木桥的使命没有结束 , 在它的见证下 , 红军当年留下的承诺 , 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
- 纪念湘江战役胜利85周年 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 贵阳解放那一天|记者重读峥嵘岁月之周辉忠
- 第20个中国记者节 成都数十名新闻工作者重走长征小道
- 第二十个中国记者节,听新华社原副社长冯健忆往事
- 记者手记:一个险些被人遗忘的数字 被我记住了
- VR带你重“走”长征路,广东唯一红军长征主题纪念馆在韶关开馆
- 当年比全聚德还要火的饭店,开业当天迎来了众多老外记者
- 红色基因在传承(记者手记)
- 硒遊纪再走长征路,见证信念的力量!
-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记者再走长征路】红军传单,用生命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