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从汉末开始 , 在整个三国期间 , 每个国家都出现了权臣 。 这些权臣各使手段 , 在历史上留下他们的足迹 。 在这里 , 我就挑选最典型的四个权臣来看看他们的所作所为 , 和他们的归宿 。

这四个权臣就是曹操、司马懿、诸葛恪和诸葛亮 。 这四个人都是在他所处的国家权倾一时 , 不可一世 。 他们为了走上权臣之路 , 并且要保持他们的权力都使尽了办法 。 他们的归宿也各不相同 。

首先说曹操 。 曹操字孟德 , 在《三国演义》里是作为大奸臣的角色出现的 。 在书里说他“挟天子以令诸侯” , “名为汉相 , 实为汉贼” 。 可从历史上来看 , 曹操是个很有能力的军事家和政治家 。 是“治世之能臣 , 乱世之枭雄” 。 为了最大可能的利用汉朝的资源 , 他把当时人人当成累赘的汉献帝迎到许都 , “奉天子以讨不臣” , 在政治上占有了主动 。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

曹操

但曹操只是利用汉献帝的名声 , 并不是真心的归政于汉献帝 。 他不可能放弃自己拥有的权力 , 只能按照权臣的必然道路走下去了 。 曹操自己不代汉自立 , 让儿子代汉自立 。 他在位时 , 大开杀戒 , 为儿子扫平道路 。 从皇后国舅开始杀起 , 直到到身边的谋士荀彧荀攸 , 对于阻挡他道路的人 , 他毫不留情 。 最终他的儿子曹丕篡夺了汉朝 , 建立了魏国 。

剩下的三个权臣 , 都是托孤大臣 。 先说说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一对相爱相杀的兄弟 。 诸葛亮的事迹大家都很清楚 , 从白帝城托孤起 , 执掌蜀汉的政权 , 内修国政 , 外出北伐 。 最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病死在北伐途中 。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

诸葛亮

而司马懿的人生比诸葛亮要复杂的多 。 司马懿做托孤大臣就做了两回 。 司马懿先开始在曹操手下做事 , 凭着兢兢业业小心谨慎赢得了曹操的信任 。 曹丕即位后 , 他辅佐曹丕 , 曹丕对他十分信任 , 作为萧何一样使用 。 曹丕死时 , 让司马懿辅佐魏明帝曹叡 。 司马懿在魏明帝一朝 , 可谓鞠躬尽瘁 。 擒孟达 , 拒诸葛 , 定辽东 。 为曹家立下了汗马功劳 。 明帝死时 , 亲自把曹芳托孤给他 , 让他和诸葛亮一样辅佐幼帝 。

过了不久 , 位高权重的司马懿遭到了曹家的疑忌 。 让他当了没有实权的太傅 。 于是 , 司马懿装病赚曹爽 , 发动了高平陵之变 。 借此机会 , 诛杀曹爽及其党羽 , 架空曹氏 , 将魏国的大权牢固掌握在自己手里 , 打下了司马氏代魏的基础 。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

司马懿

最后一个权臣是吴国的诸葛恪 , 也就是诸葛瑾的儿子 , 诸葛亮的侄子 。 诸葛瑾凭着对东吴的无比忠诚 , 在政治、外交、军事上给孙权贡献力量 , 赢得了孙权的信任 。 攻打荆州有诸葛瑾 , 劝阻刘备进攻东吴有诸葛瑾 , 夷陵之战亲自带兵进攻追杀刘备的有诸葛瑾 。 我曾经想 , 如果诸葛亮在夷陵 , 是不是诸葛瑾也要砍下他的头去向孙权请功?不管怎么说 , 诸葛瑾忍受着被孙权取笑驴脸的屈辱 , 为儿子创造出头的机会 。

诸葛恪 , 自幼有神童之称 。 他深得孙权信任 , 长大后屡立战功 。 陆逊去世后 , 诸葛恪升为大将军 , 假节 , 代替陆逊领荆州事 。 孙权去世 , 更是受命辅政新主孙亮 , 加封太傅 。 后因东兴大捷 , 被吴主孙亮进封为阳都侯 , 加封丞相 、荆、扬州牧 , 督中外诸军事 , 这时诸葛恪的权力已经达到顶峰 。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

可惜好景不长 , 诸葛恪不听大家的劝阻 , 攻魏在新城失败 。 为了掩盖失败 , 他倒行逆施 , 引起大家的不满 。 最终 , 和他争权的孙峻和吴主孙亮合谋 , 在酒宴上诛杀了他 , 并灭了他的三族 。

我们看看这四个权臣 , 这四人中 , 谋朝篡位的两个 , 被灭族的一个 , 只有一个诸葛亮得到善终 。 从这里 , 我们可以看到 , 权臣之位何等艰难 , 权臣之路何等危险 。

权臣为什么会这么危险 , 因为他所处的环境导致的 。 权臣的权力从何而来?是从君主手中分来的 。 君强则臣弱 , 君弱则臣强 。 这个矛盾是不可调和的 。 而且权臣的权力也是让其他有野心的人觊觎在心 , 时刻想取而代之 。 这就让权臣的环境险恶万分 。

比如曹操就在他写的《让县自白本志令》中实话实说 , 自己虽然没有“不逊之意” , 但是“然欲孤便尔委捐所典兵众 , 以还执事 , 归就武平侯国 , 实不可也 。 何者?诚恐己离兵为人所祸也 。 既为子孙计 , 又己败则国家倾危 , 是以不得慕虚名而处实祸 , 此所不得为也 。 ”因此 , 权臣时刻不敢放松对权力的掌控 , 否则会有杀身之祸 。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

曹操

在三国的这四个权臣的遭遇 , 我们可以看到 , 曹操和司马懿是以替代原来王朝为目的的 , 他们对权力的贪婪和攫取是无止境的 。 而诸葛亮和诸葛恪并没有表现出来替代原来王朝的意愿 , 可是两个人的遭遇截然不同 。

诸葛恪这个人做事粗枝大叶 , 诸葛瑾和诸葛亮都不看好他 。 结果他没有做到对朝廷的完全掌控 , 给竞争对手留下了空间 。 最后被对手设计暗害 , 身死族灭 。

而相应的诸葛亮 , 在整个蜀汉 , 诸葛亮没有可以算得上竞争对手 。 所有的有竞争苗头的对手 , 比如李严、魏延这些 , 都被诸葛亮压制得死死的 。 刘禅方面 , 他内外布置 , 摆布得如同小孩子一般 。 直到自己死去 , 也将蜀汉未来几十年的接班人安排好 , 保证了自己家族的安全延续 。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从三国的四大权臣曹操、司马懿、诸葛亮和诸葛恪谈权臣的必然归宿// //

诸葛亮

因此 , 权臣必须要压制君主 , 掌控权力 , 否则下场是很可怕的 。 但是 , 这也给权臣留下了千古的问题 。 所谓“周公恐惧流言日 , 王莽谦恭未篡时 。 ”事情发展到象司马懿那样 , 关系家族存续的关头 , 是选择篡位还是束手待毙 , 这个估计很好选择吧 。

在四大权臣中 , 诸葛亮是幸运的 , 他既为权臣 , 又得以善终 。 这是因为 , 一是白帝城托孤 , 刘备当面以言语说明 , 他不得不甘居臣位 。 二是刘备枭雄 , 不可能不预做准备 。 三是他持法公平 , 不敢独循私情 , 力图得到上下的支持 。 四是他好《梁父吟》 , 政治经验丰富 , 权力掌控严谨 。 五是当他死时 , 他的儿子诸葛瞻才八岁 , 不具备家族权力的延续性 。 否则的话 , 霍光也许就是先例 。

自古以来 , 除了诸葛亮以外 , 权臣们的下场如果不是篡位 , 那等着他们的就是灭族 , 概莫能外 。 这是权力斗争的必然 , 就算是曹叡那样托孤也是无济于事 。 在权臣当权的时代 , 权臣为了抓住手中的权力 , 对人才采取高压政策 。 不为我用 , 忤逆于我的都没有好下场 。 所以每个人只有顺应权臣的指示办事 , 不可能有一点自由 。 这也是中国封建社会人性的悲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