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于奉献的实干精神哪里来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甘于奉献的实干精神哪里来

近年来 , 青海省委组织部贯彻中央关于第三批援青干部人才选派、管理等方面的新精神和新要求 , 在认真总结前两批经验的基础上 , 紧紧围绕组织、思想、学习、实绩、作风、纪律、安全、健康、生活、情感等十个方面 , 健全27项管理服务制度 。 “严格管理+关怀厚爱” , 为援青干部人才发挥作用、干事创业、成长进步提供保障 。 (7月10日 , 中国组织人事报)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 , 当一个人回首往事时 , 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 , 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 ”坚持实干富民、实干兴邦 , 敢于开拓 , 勇于担当 , 能否多干一些让人民满意的好事实事取决于党员干部是否具有甘于奉献的实干精神 。 那么 , 甘于奉献的实干精神哪里来?

敢为人先的担当中来 。 常言道:没有“危”就没有“机” , 没有奉献哪有贡献?事业因担当奉献而精彩 , 发扬实干精神就要勇于担当、甘于奉献 。 不可否认 , 好的作风从实干中来 , 也就是甘于奉献的实干精神 , 始终保持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工作态度和激情 , 对所担负的工作用真心、使真劲 。 虽然 , 有的党员干部没有把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 , 对棘手的热点难点问题或瞻前顾后、犹豫不决 , 热衷于追名逐利 , 做表面文章 , 搞政绩工程 , 但这些都是追求不端、作风不正的表现 , 是求实、务实、落实的障碍 。 所以 , 作为党员干部就应该保持一股闯劲和拼劲 , 避免干得不好还不如不干的思想 , 要有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 , 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的信仰、执着 。

常学常新的学践中来 。 学习是党的优良传统 , 是补钙铸魂固本之基 。 “在常学常新中加强理论修养 , 在真学真信中坚定理想信念 , 在学思践悟中牢记初心使命 , 在细照笃行中不断修炼自我 , 在知行合一中主动担当作为 。 ”因此 , 无论做人还是为官 , 要有那么一股子底气 , 常怀一颗赤子初心 , 就可以处事果断有力 , 就可以不怕艰难险阻 , 尤其是解决群众难题 , 要真真正正做到以百姓心为心 , 与人民心连心 , 并在不断学习实践中 , 把自己锻炼成无坚不摧的战士 , 更好地为人民群众谋福利、做实事 。

滚石上山的较真中来 。 唯有拼尽全力 , 才能问心无愧 。 做“拼命三郎”是敬业的一种态度 , 其实质就是为“攻坚破难画句号”的行动 。 唯有只争朝夕 , 以滚石上山不松劲、爬坡过坎不避难的信念 , 啃最硬的骨头 , 越是艰难越向前 。 主动把想群众之所想、乐群众之所乐、忧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急的各项工作扛在肩上 , 不满足于完成任务 , 不拘泥于老做法、老经验 , 勇于“另辟蹊径” , 一项一项攻坚、一项一项落实 。 所以 , 较真就是抓住一次机遇 , 就能赢得一次跨越;错过一次机遇 , 就落后一个时代 。 (文/李新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