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卢明

郓城唐塔所在的观音寺 , 是一座古老的寺院 。 该寺有一口大铜钟 , 是迄今为止 , 郓城发现的最早的宗教器物遗存 。

关于此钟 , 清光绪十九年编纂的《郓城县志》中有记载 。 直到现在 , 八十岁以上的老者中 , 还有亲眼见过这口大钟的 。 在郓城人的记忆中 , 上世纪五十年代 , 钟还存放在县城里的侯家祠堂 , 当时县文化馆就在该处办公 。 只不过在大炼钢铁时 , 此钟被当作废金属上交 , 拉到省内某地 。 此后就沓无踪影 。 多少年了 , 大家都认为此钟在当年就被熔化了 , 再也不可能存于世上 , 深感惋惜 。

谁会想到 , 六十多年后 , 在2019年的上半年 , 这口钟传出了好消息:它还存世 , 并且在北京大钟寺博物馆常年陈列展出 。 这一消息 , 给郓城人以极大欣喜 。

最早告诉我这一消息的 , 是陕西建筑科技大学的崔凯 。 他是郓城人 , 对家乡历史文化十分关心 。 他去了北京大钟寺博物馆 , 就近看到了郓城观音寺铜钟 , 并拍了一些照片 , 用微信发给我 , 这使我几乎和他同步观赏到这口古钟之美 。

稍后 , 我找到了大钟寺博物馆工作人员发表的题为《郓城北宋仁王院铜钟新考》的文章 。 从这篇文章中得知 , 钟是北京市文物局鉴定专家程长新、张先得 , 从山东运京的废铜中拣选出来的 。 之后拨交给大钟寺保管所 , 作为迄今大钟寺古钟博物馆藏品中年代最早的一件佛教铭文钟真品 。 只是 , 一直以来 , 各种记录和档案 , 只认定此钟为北宋时代的宗教用钟 , 并不知此钟与郓城县的关系 。 2005年 , 大钟寺古钟博物馆在对馆藏三级品以上古钟进行墨拓后 , 此钟得到重视 。 2009年 , 又对钟体的有害锈蚀部位进行了化学处理 。 2010年底 , 经批准由国家博物馆技术部对钟体的裂缝进行了氧焊修复 , 在工作过程中 , 《郓城北宋仁王院铜钟新考》一文的作者无意中发现了钟上的铭文和验讫题记 , 才彻底揭开了藏在钟体的一些秘密 , 得知此钟便是人们认为已经消失了的郓城观音寺古钟 。

能认定钟是郓城的 , 关键是金代核验的铭文 。 有两条 , 一条是“郓城县验讫” , 另一条是“大定六年(1166年-卢注)九月郓城县验讫” 。 金代的验记制度开始于正隆二年(1157年) , 是在金海陵王迁都燕京之后 , 其目的是为防止民间大量熔钱私铸铜器 , 而致使金政权的流通货币匮乏 。 郓城县对大钟核验 , 是在金大定六年 。 钟的建造年代 , 比这个还要早得多 , 那是在北宋熙宁年间 。 在钟的大段铭文尾部 , 赫然刻着这样的文字:“大宋熙宁十年丁巳岁三月七日丁巳朔” , 这是对其年代最确凿的证据 。 熙宁十年 , 即公元1077年 , 正是王安石变法那个时代 。 由于钟是先造的 , 铭文是后刻的 。 这个年款可以证明 , 至少在北宋熙宁年间 , 此钟就存在 。 至于是熙宁十年铸造 , 还是在这之前就有 , 应当说 , 两种可能都有 。 此钟最迟铸造于熙宁十年 , 不排除建造年代更早的可能性 。 金大定六年可以加刻文字 , 北宋熙宁年间的文字也是加刻上去的可能性 , 不能被排除 。

在铭文的年款之后 , 紧接着刻有:“仁王院铸钟功德主僧守道建 , 住持赐紫守宪”文字 。 《增一阿舍经》 , 佛教的经文 。 仁王院 , 一般为佛寺中的一部分 , 不少佛寺都有仁王院 。 所谓的“仁王” , 最初是古印度佛教中的护法神 , 归属于由毗沙门天统领的夜叉一族 , 后来在我国汉传佛教中又称作“金刚力士” 。 由此可知 , 此钟是郓城观音寺仁王院之物 。 寺院住持守宪享受“赐紫”的待遇 , 说明郓城观音寺是个大寺 , 级别很高 。 唐宋时期三品以上官员服紫色 , 五品以上服绯色(大红色) , 有时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赐 , 准许服紫或服绯 , 以示尊宠 , 称“赐紫”或“赐绯” 。 赐紫同时赐金鱼袋 , 故亦称“赐金紫” , 除官员外 , 僧人亦有时受赐紫袈裟 。 守宪作为寺院住持而受如此厚遇 , 足见此院的地位之重及北宋帝王对佛教的尊崇 。

在这段铭文的年代和僧名上面的凿刻文字还有:“《增一阿含经》云:若打钟 , 愿一切恶道並皆停止 , 得除五亿劫生死重罪 , 兼说偈赞 。 所在闻钟声 , 卧者必须起 , 合掌发善心 , 圣贤皆欢喜 。 又偈曰:洪钟震响觉群生 , 声遍十方无量土 , 含识群生普闻知 , 拔诸众生长夜苦 。 ”这就更进一步说明 , 钟之所在正是佛寺 。

回过头来 , 对照郓城当地的古文献 , 便知其与大铜钟上的信息一一对应 。 钟是郓城的 , 十分肯定 。 光绪十九年《郓城县志》专门对此钟记载如下:“邑东门内旧有观音寺 , 寺内铜钟约重数千斤 。 钟上字迹犹可辨 , 系宋熙宁年制 。 钟声清远 , 尝闻数十里 , 此古器也 , 亦名器也 。 同治年间 , 黄水入城 , 钟楼倾圮 , 半入土中 。 光绪九年 , 重修大关帝庙 , 添建钟亭 , 移此钟悬亭内” 。 县志所载 , “重约数千斤” , 与大钟寺博物馆提供的钟重此钟1394公斤吻合;“宋熙宁年间制” , 与钟的年款一致 。 至于钟的迁移过程 , 光绪《郓城县志》只能记载到光绪九年移到关帝庙 。 此后的迁移 , 就得由我们记述了 , 那就是建国后移到侯家祠堂 , 大炼钢铁时送到县外 , 被文物部门拣出 , 后被交到大钟寺博物馆 。

此钟通高156厘米 , 钮高38厘米 , 口径113.5厘米 , 钟身造型浑厚端庄 , 锈色淡绿 , 在钟腰及钟裙部位分别装饰有花卉及云气纹饰 , 钮为双龙蒲牢造型 , 龙身相背而为一体 , 弓背低首 , 龙爪直立 。

知道郓城古钟在北京大钟寺博物馆的情况 , 卢明十分欣喜 , 及时向县文化旅游局、县文管所反映 , 建议进行考察、复制 , 在新修的郓城博物馆中展示 。 县有关领导、县文化旅游局、县文管所对此非常重视 。 2019年6月底 , 县文化旅游局局长周国栋亲自带领县文管所长杨涛、文管所资深工作人员郭怀川和我一起 , 专程到北京大钟寺博物馆考察、联系 。 我们一行四人 , 在大钟寺博物馆馆长、业务负责人等同志的陪同下 , 对郓城古铜钟进行了近距离的观察拍照 , 并听取了博物馆方的资料介绍 。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说 , 此钟本应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 , 只是由于有一道较大的裂缝 , 自下而上渐渐隐入上部钟体 , 尽管经过修复裂缝已不明显 , 但还算是残缺 , 也就定为国家二级文物了 。 在博物馆 , 周国栋局长和博物馆方 , 就如何复制或仿制此钟进行了研究探讨 , 并约定通过山东、北京两地省级文物部门对接 , 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

观音寺古铜钟的存在 , 是郓城历史文化的重要看点 。 对坐落在县城里的观音寺 , 世人都知道其历史悠久 。 但其创建年代和寺院级别 , 一直缺乏有力的资料证明 。 对于巍巍屹立的观音寺塔 , 人们称之为唐塔 , 但关于它的记载 , 最早见于明崇祯年间的《郓城县志》 。 在此之前 , 并无可以让人信服的物证 , 以致上级文物部门对唐塔的建造年代存疑 , 影响唐塔提高到应有的文保级别 。 而此钟的存在 , 有力地证明了观音寺及观音寺塔 , 在北宋熙宁年间便已经存在 。 北宋熙宁年间距明代《郓城县志》指称的“建于五代”只差一百多年 , 说寺和塔建于五代时期 , 应当符合常理 。 古人不我欺 , 明朝郓城人在县志中说建于五代而不是别的年代 , 应当有所依据 。 只不过 , 由于年代的变迁 , 古人看到过的资料 , 我们现在看不到了 。

有这口钟见证郓城悠久的历史 , 郓城人的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 。 在大钟寺博物馆 , 众人皆知的永乐大钟为最大 , 而郓城的这口铜钟却最古老 。 如今 , 虽然这口钟远嫁名门 , 但它身上 , 全是郓城历史文化的基因 。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郓城观音寺古钟发现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