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宽裕的小康生活,到入不敷出,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在历朝历代中 , 明朝官员的俸禄低 , 是我们大部分人的一种共识 。 就是因为低俸禄导致了明朝贪官横生 , 清廉的官员食不果腹 。 但是我想说的是 , 事情是发展变化的 , 明朝官员是俸禄低 , 但在明朝初期却不存在 。

朱元璋制定的官员俸禄

要说朱元璋抠门 , 给的俸禄少 , 那还真不是 。 元朝出现了百官未给俸 , 多贪暴的情况 。 作为一个爱民的皇帝来说 , 朱元璋充分吸取了其中的教训 。 在官员俸禄的制定上 , 还是充分考虑了实际情况 。 洪武时期一共对官员俸禄进行了三次调整 , 最终形成了永久性制度 。 具体参看图表 。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到入不敷出,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 , 到入不敷出 , 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

明朝官员俸禄变化

由此可见 , 明朝俸禄的标准是从上升到回落的过程 。 洪武十三年时增加了俸钞一项 , 同时增加了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 。 到了洪武二十五年的时候 , 取消了俸钞 , 年俸有所降低 。 最终成为定制 。

除了正儿八经的俸禄收入 , 官员还有优免、皂隶银和赏赐等福利性收入 , 这些也是官员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

从购买力上看明初官俸的优厚

明朝是封建制国家 , 地主与农民则是国家最为庞大与重要的阶层 , 与他们的收入比较 , 可以使我们了解到官员俸禄是多还是少 。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到入不敷出,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 , 到入不敷出 , 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

朱元璋画像

根据《明宣宗实录》记载 , 上农不过百亩 , 中下之农仅有其半 。 《中国史稿》同样认为南方农民耕地较少 , 每户三五十亩 。 由此可知自耕农平均占田五十亩左右 。 从收成上来说 , 明初土地肥沃的苏州府 , 一亩之收不能至三石 , 少者不过一石有于 。 取中间值 , 按照每亩2石计算 , 中等的自耕农一年的收成在100石 。 扣除十税一的田赋和种植成本 , 能剩下70石左右 。

明初时百亩可称为中小地主 , 按照租佃双方对半分 , 一年的收入也就是100石 。 官员中 , 除了九品 , 就没有低于70石收入的 。 而且这还不包括福利性收入 。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到入不敷出,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 , 到入不敷出 , 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

粮食

经济史学家方行先生对明末清初的农民消费有过分析 , 明朝江南5口之家一年的基本生活开销大约在55石 。 不考虑高品级官员 , 低品级官员的俸禄也要强于农户 。 再加上朝廷的福利性待遇 , 只要官员不奢侈浪费 , 生活还是相当宽裕的 , 远非农民阶层可比 。

由此可见 , 明初制定的官员俸禄并不算少 , 还是比较优厚的 。

折色支付 , 官员俸禄的噩耗

这里的折色 , 指的是 , 俸禄的支付由禄米改折为钱、钞、银等货币 , 或者绢布、苏木、胡椒等食物 。 这项制度的实行最早始于洪武九年的朱元璋令 。 到了永乐元年 , 俸禄折钞则成为定制 。 在《明会典》中有最终的官吏折色标准 。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到入不敷出,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 , 到入不敷出 , 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

明会典中的官员俸禄折色标准

由此可以看出 , 各级官员的禄米变成了统一的一年支付12石 , 其他则折色成不同实物或银钞 。 这里重点要说明的是折钞 , 所谓钞就是指的大明宝钞 。 从大明宝钞的兴衰就能了解官员俸禄的实际变化 。

大明宝钞的兴衰

洪武八年(1375), 朱元璋规定每一贯钞能折换铜钱1000文 ,或者可以折换白银一两 ,而每四贯钞则可对兑换黄金一两 。 洪武九年(1376), 朝廷下令 , 禁止民间以金银及实物交易 ,凡是违反者皆被治罪 ,而告发者则以原告交易之物品作为犒赏 。 从此 , 大明宝钞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到入不敷出,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 , 到入不敷出 , 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

中书省宝钞令

从大明宝钞制度的确立就可以看出 , 它的发行与流通 , 完全是建立在国家政治权力的强制执行之上 。 没有准备金制度 , 完全属于一种信用货币 。 但是在经历了元朝时期的滥发纸币之后 , 国家信用并不能让百姓买单 。 在这一上 , 大明宝钞就失去了成功的基础 。

而滥发、超发问题一直是早期纸币失败的罪魁祸首 , 这一点在明朝尤为突出 。 通过《大诰续编》中的一段文字记录 , 我们可以了解到洪武时期宝钞的发行量 。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到入不敷出,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 , 到入不敷出 , 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

大诰续编

由此可知 , 洪武时期的宝钞发行量大约是在一年550万锭左右 , 在整个洪武时期 , 一共发行宝钞19年 , 其总发行量为10450万锭 。 而通过税收等方式进行回收的宝钞为1200多万锭 , 总计超发9200万锭 , 是回收宝钞数量的7倍多 。 这也就意味着通货膨胀和宝钞的严重贬值 。

洪武九年 , 一贯面额的大明宝钞可以兑换1000文铜钱 。 到了洪武十九年 , 下降到了200文铜钱 , 下降了5倍 。 而洪武二十八年的时候 , 则是兑换100文铜钱 , 是刚发行时的十分之一 。 再往后走 , 宝钞已经与废纸无异 , 无人愿意使用 。 从景泰年间开始 , 一贯宝钞只能换几个铜板 。 而这偏偏是薪俸中的重要折色部分 。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到入不敷出,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 , 到入不敷出 , 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

大明宝钞

宝钞的衰落 , 也就意味着官员俸禄在折钞俸的部分等同于没有 , 变相的降低了官员俸禄 。 而在其他的折色部分 , 也都是高于市价进行折色 。 这也是一种变相降低官员俸禄的方式 。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 , 各级官吏的俸禄在折色制之下 , 受到严重影响 。 特别是那些为官清廉的低品级官员 。

海瑞为官清廉 , 节俭度日 。 在为淳安县令的时候 , 为了给自己的母亲庆祝生日 , 在市集上买了两斤肉 。 结果这件事疯传整个江南 , 总督胡宗宪都将此事当成特大新闻讲给众人听 。 “昨闻海令为母寿 , 市肉二斤矣 。 "虽只是一则小故事 , 但也充分反映了这些官员们对生活的无奈 。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到入不敷出,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从宽裕的小康生活 , 到入不敷出 , 明朝官员拿到的薪俸经历了什么?// //

清官海瑞剧照

结束语

明朝官员的俸禄经历了从初期的优厚到中后期的无以为继 , 从宝钞的贬值直接反应了官员俸禄的变化 。 明初时 , 朱元璋一面用重典 , 一面足额发放官员俸禄 , 百官生活无忧 。 出现”一时守令畏法 , 洁以爱民 , 以当上指 , 吏治涣然丕变“的局面 。 而贪腐的风气 , 恰好是从永乐年间到崇祯年间 。 与俸钞制度的施行相吻合 。

虽然说 , 官员的贪腐还存在很多其他的原因 。 但是俸禄的折色制和大明宝钞的贬值 , 在这其中还是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

参考文献:

《明朝文官俸禄探析》

《明史》

《明会典》

《大诰续编》

《明宣宗实录》

《中国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