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共和国习俗(礼仪漫谈)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中非共和国习俗(礼仪漫谈)


中非共和国习俗(礼仪漫谈)

中非共和国习俗(礼仪漫谈)// //

弹奏民族乐器的中非青年 。

搜狗图片

交 往

对外交往中 , 中非人的常见礼节是握手 。 熟人之间或者见到女士 , 则是拥抱、相互贴脸 , 贴脸时先右后左 。 有些部族的男子与客人握手时 , 会将左手搭在自己的右臂上 , 以表尊敬之意 。 中非人有尊重长者的传统 , 凡见到长者、酋长等 , 要低头、屈膝 。

在农村 , 有些人握手时略微屈膝、低头 , 以示谦卑 。 农村妇女除了与客人拥抱、贴脸 , 有时还会亲嘴 。 日常生活中 , 人们不愿见到穿黑色丧服的妇女 , 躲避不及时 , 与之打招呼只是点头致意 , 不会握手 。

餐 饮

中非普通百姓的主食是木薯、玉米、小米、芭蕉等 。 木薯根茎不仅可蒸煮食之 , 也可切块炒、炸或磨面 , 木薯的枝叶可做配菜 。 百姓获取肉食 , 一般是靠打猎 。 他们喜欢烤肉 , 即把牛肉的里脊、肋条、腿根肉切成块状 , 放在铁丝网上烧烤 , 烤熟后撒上洋葱丝、盐、胡椒粉等作料 , 配熟木薯、啤酒一起食用 。 他们还在森林里采集蝴蝶卵 , 煮熟加盐等调味后食用 。

中非的热带水果 , 如香蕉、菠萝、木瓜等丰富 , 不少人以水果代餐 。 他们用棕榈叶汁与一种不知名的树皮酿制土酒 , 酒精度数不高 , 呈淡乳色 , 味道纯正甘甜 , 受到各阶层人士喜爱 。

中非人就餐时 , 一般不用桌椅 , 大家围坐在一起 , 习惯以手抓取食物 。 男女不同席 , 特别忌讳女婿和丈母娘、儿媳和公公一起就餐 。 即使是直系亲属的男女 , 也必须分开就餐 , 儿子孩提时可和母亲一起就餐 , 长大后便要和父亲一起就餐 。

服 饰

对外场合 , 男子多为西装革履 , 女子打扮也很讲究 , 服饰颜色艳丽 , 喜欢佩戴耳环、项链等首饰 。 中非妇女喜欢把头发梳成各种形状 , 常见的有凤头型、钉子型等 。

由于天气炎热 , 平民百姓的穿着都很简单 , 一般是以布裹身 。 四五月间 , 雨季开始 , 气温降至30°C以下 , 住在当地的外国人略感爽快惬意时 , 当地人却觉得“寒冬”来临了 , 不少人即穿上“御寒”的厚衣 , 戴上厚帽 , 围上围巾 。

富拉尼族人特别爱好文身 。 少男少女时 , 需接受面部针刺、刀划 , 留下疤痕 , 以此作为区分不同部落的特殊标记 。

婚 俗

中非一般是一夫一妻制 。 也有一些部落 , 如巴吉尔米、富拉尼族中存在一夫多妻现象 。 信教群众的婚礼在教堂举行 , 世俗婚礼则由当地官员主持 。

结婚送彩礼不可缺少 , 彩礼形式主要是现金、首饰、衣料、牛、羊等 。 富拉尼族人认为 , 牛是财富的象征 , 送牛越多 , 表明男方家庭越富有 。 彩礼越贵重 , 表明新娘模样越俊美 , 新娘在未来的家庭中地位越高 。 当地人有个习惯 , 即孩子成年以后 , 不可进入父母房间 。

丧 葬

男性死亡 , 家里人及亲友为其守灵3天;女性死亡 , 需守灵4天 。 当地习惯 , 不管是父母 , 还是其他亲属死亡 , 家属或亲友不嚎哭 , 而是遵照习俗 , 为死者唱葬歌、跳葬舞 。 下葬前夜 , 死者生前亲朋好友、左邻右舍轮流守灵 , 通宵达旦 。 下葬满41天时 , 还要为死者举行一夜的祭拜活动 。

禁 忌

在中非 , 每个家庭都崇拜一种动物 , 视其为力量的象征 , 不能捕杀 , 更不能食用 。 妇女不能吃蛇肉和豹子肉 , 孩子也不能吃豹子肉 。 中非人喜欢偶数 , 不喜欢奇数 。 一些人会随身携带一种头顶罐子的木偶人 , 作为镇治病魔之用 。

阿卡人

中非的阿卡族人身材矮小 , 平均身高约1.40米 。 他们居住在中非共和国西南部洛巴伊等省份的原始森林中 , 处在原始社会阶段 , 平均寿命不到40岁 。 他们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 , 女孩长到8至9岁时 , 就已经发育成熟 , 开始组建家庭、生儿育女 。

阿卡人用芭蕉、棕榈的枝叶搭建椭圆形茅屋 , 把兽皮和杂草铺在地上当床 。 男人狩猎 , 女人采集野果、哺育孩子 。 除了食用猎物、野果外 , 还爱吃白蚁 。

他们的财产归集体所有 , 没有私有观念 , 没有数字和时间概念 。 他们没有文字 , 传统依赖口头传授 。 他们用芭蕉叶、棕榈叶当衣料 , 用象骨、甲虫、羚羊角、龟背壳等做项链、手镯等 。 他们穿的衣服都是游客所赠 , 自己并不会制造 。

(作者为外交部礼宾司原参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