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话西夏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李仁孝铸币史
西夏国仁宗铸币
仁宗李仁孝在位54年,使用了大庆、人庆、天盛、乾祐4个年号,是统治西夏最长的一个皇帝 。 在他统治时期,西夏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是西夏的全盛时期 。 仁宗在天盛年间正式设立铸钱的专门管理机构通济监 。
此时北宋灭亡,西夏乘机攻取陕西等地,掌握了北宋部分的铸钱技术,提高了铸钱质量,开始大量鼓铸钱币 。 《宋史?夏国传》载南宋绍兴"二十八年(西夏天盛十年1158年),始立通济监铸钱" 。 通济监的设立,表明西夏王朝开始建立正式的铸币管理机构,推动了货币的铸造发行 。
清代吴广成著述的《西夏书事》也称,天盛十年"夏五月,立通济监铸钱…命监察御史梁惟忠掌之,铸天盛永宝'钱与金正隆元宝"钱并用" 。 目前出土和存世西夏钱只见天盛元宝钱 , 可知"天盛永宝"钱当为天盛元宝钱之误 。 仁宗李仁孝所铸造钱币共计有三种,分别为汉文的天盛元宝和乾祐元宝,以及西夏文的乾祐宝钱 。
天盛元宝钱铸造于天盛年间(1149~1169年),直径2.2~2.4厘米,重2.3~4克 。 钱文楷书,旋读,文字秀丽,光背无文或有星纹、月纹以及"西"字等,材质有铜、铁两种 。 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梁诗正等人奉旨编撰的《钱录》,其中收录了一枚天盛元宝钱,这是西夏铸币首次在史书中有所记载,在以后的钱币学著作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
1940年《泉币》第1期刊登了王荫嘉所藏的一枚天盛元宝背"西"铁钱 。 1949年后,天盛元宝钱在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区屡有出土发现 。 1982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大青山出土的大批铁钱中,就有背"西“钱 。
1984~1986年,宁夏灵武县(今灵武市)磁窑堡瓷窑遗址出土天盛元宝钱4枚 。 西夏一朝铸造有各种钱币版别近百种,而背穿上铸字者,仅此天盛元宝背"西"字一种 。 关于"西"字何意,钱币学界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有学者认为是代表铸钱机构"西兴监"
近年又有学者考证认为"西"字可能是纪铸地"西平府"(今宁夏吴忠地区) 。 仁宗天盛年间是西夏经济、文化鼎盛时期,因此在西夏诸多品钱币中,天盛元宝钱称得上是铸造量最丰富、制作最工整、文字最秀丽的一种,是西夏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实物见证 。 因为西夏境内缺铜多铁,所以天盛元宝铁钱很多 。
史话西夏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李仁孝铸币史// //
仁宗在乾祐年间(1170~1193年)曾铸造汉文的乾祐元宝和西夏文的乾祐宝钱两种钱币 。 历史上以"乾祐"为年号的,有后汉隐帝刘承祐、北汉刘长和西夏仁宗李仁孝 。 后汉铸有汉元通宝钱,北汉没有铸币 。
仁宗所铸乾祐元宝钱直径2.3~2.5厘米,重3~4.5克 。 此钱有铜、铁两种材质,铜钱出土很少铁钱出土很多 。 铜钱书体有楷书、行书二体,旋读,光背 。 铁钱钱文楷书,旋读光背或有星、月纹 。 其钱文文字秀丽,轮廓规整,大都制作精良 。 乾祐宝钱铸量很少,李佐贤的《古泉汇》、方药雨的《言钱别录》、罗福苌的《西夏国书略说》等均有著录 。 直径2.3厘米,重6.2~6.3克,西夏文书体,旋读,边廓规整 。 上述两种乾祐钱币在今内蒙古、宁夏和甘肃等西夏故地时有出土 。 1979年6月,在宁夏石嘴山贺兰山大风沟一西夏钱币窖藏,出士8599枚钱币,其中包括乾祐元宝钱2枚、乾祐宝钱1枚
1949年以后,西夏铁钱出土量极多,主要集中在内蒙古地区 。 例如,1958年,在内蒙古巴彦淖尔盟临河县(今巴彦淖尔市临河区)高油房,出土钱币5000多公斤,已锈结成许多数百公斤的大铁块,从可辨识文字的钱币来看为乾祐元宝铁钱 。
1980年8月,在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盐店乡新民渠村,发现5个大铁釜西夏钱币窖藏,计重1048公斤,272154枚 。 在已清理的183204枚中,乾祐元宝铁钱168131枚、天盛元宝铁钱14058枚,西夏铁钱占9945% 。 1982年4月,在包头市沙尔沁公社阿都赖村,出土窖藏钱币200多斤,合计一万多枚,其中乾祐元宝占三分之二,其次为天盛元宝,还有数十枚宋钱 。
通过考察,我们不难发现西夏铁钱多出土于内蒙古河套地区,这里是夏、金边界接壤地带,很可能是西夏仿照北宋币制,为防止铜钱的流失,将此地也规划为铁钱区或铜钱、铁钱并用区的缘故 。 为了防止钱币外流,西夏曾用法律条文和各项措施来加以限制 。 《天盛改旧新定律令》规定,诸人不许去敌界卖钱,也禁止将铜铁运往他国 。
综上所述,西夏仁宗铸币一般有铜、铁两种,铜钱使用区在西夏故地的西部,铁钱使用区则在东北地区 。 已知的西夏钱币中计有西夏文钱币5个年号5个品种,汉文钱币8个年号9个品种,总计14个品种,出土于今天的宁夏、甘肃、内蒙古等地区 。 这两种货币自成体系,汉文钱称"元宝"、"通宝"或"重宝",西夏文钱则称"宝钱",这一特点在宋乃至宋以前的汉族政权中不曾有过,就是在其他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政权形式中也不多见 。
西夏钱币铸工高超,尤其是汉文钱异常精美,这也说明西夏社会经济水平较高,钱币铸造业工艺水平发达 。 西夏铸币其形制大小、厚薄轻重、钱文名称、文字书写、铸造工艺等均与唐宋钱币相似,在透射出汉文化深远影响的同时,又具有浓郁的民族和区域特色 。 尽管西夏在建国后铸造和发行钱币乃至使用他国货币,揭示了其从原始畜牧农业经济向商品货币经济的转型 。 但我们还应该指出,当时西夏依然存在以物易物的原始交换方式 。
史话西夏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李仁孝铸币史// //
如一份西夏文卖地文契中描述道:黑水域一名妇女将自己拥有的22亩土地出卖"价齿全二骆驼,一双峰,一御体等四",说明当时22亩土地价格为四匹骆驼 。 有的学者通过研究西夏文字典《文海》中存在"比物交换"、"本物交换"等词语,进而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交换市场货币短缺的直接反映 。 西夏铸币的特点
钱币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在它背后折射出大量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信息 。 从考古发现和出土的西夏窖藏钱币来看,西夏王朝铸币有以下特点是出土西夏窖藏钱币中西夏铸币所占量少 。 据杨森的《西夏钱币汇考》一书统计,已发现的西夏窖藏中西夏铸币所占比例不到百分之二三;北宋铸币占到了百分之八十五以上,有的窖藏还高达百分之九十七;其他王朝铸币(汉、唐五代及金、辽、南宋等)占百分之十多一点 。 这一现象的存在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
首先,总体来说西夏商品经济还不十分发达,货币需求量不大 。 在北宋灭亡以前,西夏王朝每年依靠宋朝岁赐、武力掠夺和榷场贸易所得到的钱币,已完全满足了商品经济交换的需要,尤其是西夏天授礼法延祚七年(北宋庆历四年,1044年西夏和北宋议和,北宋岁赐西夏白银七万二千两,茶三万斤,绢十五万三千匹 。 所以大量自铸本朝钱币的需求并不十分迫切 。 其次,因为西夏统治地区铜产量少缺少铸钱原料,虽然北宋因迫切需要购买西夏的马匹等才不得已用铜与西夏交换,但这样仍远远不能满足西夏用铜需要,因此在当时条件下大量铸造铜钱也并不现实 。
因此西夏王朝立国近二百年间,主要使用的是北宋铸币,这是由当时的历史条件和西夏统治区的矿藏资源状况所决定的 。 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西夏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对北宋的依赖 。 大量北宋铸币的出现,真实地反映了宋夏之间贸易繁荣这一史实 。
史话西夏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仁宗”——李仁孝铸币史// //
- 他在位10年,好评如潮,留下一项制度却差点毁了大明
- 为何宋代皇帝画像千篇一律,西夏帝王画像却如此逼真?答案很好笑
- “黄金白银,纤文丽质,王者享之”——史话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金银器
- 明朝第二任皇帝在位四年,为何会突然从大明宫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 被遗忘的传奇王朝:你们还记得《天龙八部》里的西夏公主梦姑吗?
- 皇帝:我能在位多久?老道:三十,皇帝:我果然只能再活十年
- 南宋一雄主,在位27年有25年被束缚,却搞出南宋最繁荣的时代
- 中国唯一锦鲤皇帝, 在位60年无灾难, 一路开挂!
- 西夏人的迁徙路径
- 西班牙史上最厉害的国王,16岁继承王位,在位40年建立日不落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