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历史档案:伊尹之谜——贤相还是叛臣?

在古代 , 伊尹是一位圣人级的人物 , 他是商朝的开国勋臣 , 一直被认为是名臣的典范 。 可是对伊尹这个人 , 真实的面目仍然扑朔迷离 。 在《孙子兵法》的《用间篇》 , 把伊尹列为间谍战的大师;在《说苑》的《权谋篇》 , 伊尹则是权谋术的大师 。 一个深谙谍战与权谋的人 , 其内心世界势必难以被外人所窥 。 简单地给他贴上“圣人”的标签 , 未免把复杂的历史人物道德化了 。

伊尹的身份 , 既是商汤的首席大臣 , 也是帝王之师 , 远非其他臣僚所能相比 。 正因为如此 , 伊尹被指任为辅佐下任帝王的顾命大臣 。 商汤死后 , 其子外丙继承王位 , 但仅仅三年后便去世了 。 帝国的第三任帝王是外丙的弟弟中壬 , 中壬在位时间同样很短 , 四年后也去世了 。 七年之内死了三任帝王 , 这对一个新兴的帝国来说 , 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 觊觎王位的大有人在 。 以伊尹的才干及深谋远虑 , 其他人自然难以窥视帝王的宝座 , 可是他自己有没有这个野心呢?

第四任帝王太甲是前太子太丁的儿子 , 据说刚登基时 , 他并不是一个称职的帝王 。 孟子是这样说的:“太甲颠覆汤之典刑” , 司马迁在《史记》中则写道:“(太甲)不明 , 暴虐 , 不遵汤法 , 乱德 。 ”这时伊尹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他把商王太甲给流放了 。

这绝对是一起政变 。

伊尹是如何政变成功呢?有没有军队的支持呢?诸侯们的态度又是怎么样呢?这些史书上只字不提 。 但我们可以料想 , 伊尹在商王的地盘内 , 势力是无人可及的 。 他历经商汤、外丙、中壬、太甲四朝 , 既是第一重臣同时也是帝王之师 , 他地位的得来并非靠资历 , 而是靠真才实学 , 这就决定了他对朝廷有极强的控制力 。

伊尹的做法 , 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夏代的后羿 。 据史书所述 , 夏代第二位帝王太康到洛水狩猎时 , 后羿发动政变 , 控制政府 , 太康遂失去权柄 。


解读历史档案:伊尹之谜——贤相还是叛臣?

解读历史档案:伊尹之谜——贤相还是叛臣?// //

那么伊尹流放太甲 , 究竟要干什么呢?他有什么目的呢?

《史记》的说法是 , 他要对太甲进行思想改造 , 让他反思 , 改恶从善 。 他把太甲流放到桐地 , 在这段时间里 , 朝廷政事 , 自然由伊尹自己打点了 。 这个流放期长达三年 , 太甲狠狠地反思过错 , “悔过自责” , 最后洗心革面 , 重新做人 。 伊尹十分欣慰 , 便亲自到桐地迎回太甲 , 又恭恭敬敬地把他抬上帝王宝座 。

太甲见到伊尹后 , 叩头谢罪道:“我小子不懂得道德 , 品行不够端正 , 因贪欲而败坏法度 , 因放纵而败坏礼节 , 结果给自己招来了罪过 。 天作孽 , 犹可违 , 自作孽 , 不可逭 。 以前我没听老师您的教导 , 没有做到克己复礼 。 今后还要仰赖老师您匡扶救助 , 虽然我没能善始 , 希望能做到善终 。 ”

伊尹跪拜还礼道:“修身克己 , 以诚信之心同臣下齐心协力 , 这才是明智的帝王 。 先王成汤施惠于穷苦百姓 , 因而民众都愿意听从他 , 没有不乐意的 。 征伐不义之国时 , 邻国的人都这样说:‘我们都愿意成汤来啊 , 他来了我们就不会受罪了 。 ’所以大王您应该要劝勉德行 , 向祖先们看齐 , 切忌安逸懈怠 。 遵守先王之道 , 对臣下有恭谦之心 。 能看到远处才叫目明 , 能听从善言才叫耳聪 。 要是做到这些 , 老臣将永远追随你的美德 。 ”

就这样 , 太甲从一位昏君变成一位明君 , “帝太甲修德 , 诸侯咸归殷 , 百姓以宁 。 ”这桩政变 , 最后以皆大欢喜的结局而收场 。

这桩故事 , 流传了千百年 。


解读历史档案:伊尹之谜——贤相还是叛臣?

解读历史档案:伊尹之谜——贤相还是叛臣?// //

可是随着一堆古墓书卷的出土 , 原本清晰的故事陡然间变得模糊了 。 这卷史书 , 颠覆儒家历史观的《竹书纪年》 。 《竹书纪年》自从出土后 , 就给史学界带来前所未有的震动与冲击 。 我们来看看《纪年》中是如何写伊尹与太甲的故事 。

“仲壬崩 , 伊尹放大甲(即太甲)于桐 , 乃自立也 。 伊尹即位 , 放大甲七年 , 大甲潜出自桐 , 杀伊尹 , 乃立其子伊陟、伊奋 , 命复其父之田宅而中分之 。 ”

这与孟子、司马迁的说法是截然不同 。 《纪年》明确写道 , 伊尹流放太甲 , 乃是自立 , 乃是篡位夺权 。 更令人惊骇的是 , 太甲不仅不是伊尹迎回的 , 而是自己潜逃出来 , 返回帝都复辟 , 杀死伊尹 。 这段历史突然间变得扑朔迷离 , 让人莫辨真假 。

在这两种迥然不同的说法背后 , 我们隐约可以看到伊尹两张不同的面孔:一张面孔是圣人、道德家 , 另一张面孔是权谋家、谍战专家 。 本来这是一体两面 , 但后来的儒家学者们显然不愿意让圣人的形象与权谋沾边 , 于是一个伊尹被剖成两个人 。 但是种种史料显示 , 伊尹确实是精于权谋 , 而恰恰是这一点 , 让《竹书纪年》中的说法有了合理的依据 。

尽管《竹书纪年》的说法曾经轰动一时 , 由于只是孤证 , 在其他史料中找不到类似的观点 , 故而相信这种说法的人是非常少的 。 即便如此 , 仍然对《纪年》的说法要重视 , 因为它的资料较其他为古老 , 也更可靠 。

现在所见伊尹之史料 , 多为春秋战国以后 , 这个年代距离伊尹已经有一千多年 , 如同我们今天看唐、宋史事 , 不一定十分清晰可靠 , 以讹传讹的可能性是存在 。 值得注意的是 , 《竹书纪年》中所保存的商代史料 , 可靠性要超过《史记》 , 这一点从出土的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 如果该书商代绝大多数史料的准确性得到确证 , 却独独在这一重大事件(应该是商代最重要的事件之一)不可信 , 这未免显得奇怪 。 当然 , 我并非说《竹书纪年》一定是对的 , 只是分析一下 , 伊尹篡权这种说法 , 究竟可不可能 , 有没有证据呢?


解读历史档案:伊尹之谜——贤相还是叛臣?

解读历史档案:伊尹之谜——贤相还是叛臣?// //

伊尹流放太甲的做法 , 有一点确实令人不解 。

按照传统史学的观点 , 伊尹是贤相 , 他流放太甲是为了让他面壁思过 。 可是我们有一个问题:既然伊尹认为太甲是昏君 , 何不干脆换一个君主呢?

应该说 , 伊尹有足够大的选择空间 。

我们知道 , 商汤的儿子中 , 外丙与中壬都当过帝王 , 也就是说 , 外丙的儿子与中壬的儿子 , 完全有资格成为帝王 。 如果伊尹觉得太甲没有德行 , 完全可以从外丙或中壬的儿子中选取一人 , 立为新帝 。 以伊尹的权力 , 这样做根本没有任何技术难度 , 他为什么不做呢?太甲被流放在外 , 整个国家三年没有君主 , 这在古代是不可思议的一件事 。

既然没有君主 , 此时的伊尹已然是帝国的真正统治者 。

退一步说 , 倘若伊尹真的想要改造太甲 , 太甲要是一直不悔改呢 , 他该怎么办?按照孟子、司马迁的说法 , 太甲是三年后悔过自新的 。 假设太甲十年、二十年都不悔改 , 伊尹岂不是就一直摄政下去么?如果伊尹真的那么相信道德的力量 , 相信可以改造一个人的思想 , 当初他为什么要拥护商汤称王呢?他为什么不在夏桀被流放的时候 , 等待这个帝王悔过自新呢?

按照这个思路分析 , 《竹书纪年》里关于伊尹篡权的说法 , 有其合理之所在 。


解读历史档案:伊尹之谜——贤相还是叛臣?

解读历史档案:伊尹之谜——贤相还是叛臣?// //

后人否定《竹书纪年》的说法 , 大抵有三个理由:

其一 , 与其他史料不符 。

也就是说 , 《竹书纪年》的说法 , 只是孤证 。 然而 , 孤证并不代表错误 。 我们不是有个说法 , 真理常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么?如果仅仅因为是孤证便轻易否认 , 不是科学公正的态度 。 《竹书纪年》是魏国史书 , 由于魏国是从晋国分裂而来 , 故而继承晋国史书 。 而晋国作为春秋霸主 , 其史书的来源 , 很可能是周室官方史书 。 《纪年》对商代历史的记录是完整的 , 而且有不少记载 , 得到考古的印证 。 因此 , 即便是孤证 , 仍然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

其二 , 根据《竹书纪年》的说法 , 伊尹篡权后 , 太甲从流放地逃回来 , 发动政变 , 杀死伊尹后 , 又让他的两个儿子继承其家业 。 这个说法 , 令后世学者觉得很荒唐 。 比如唐朝学者孔颖达说:“必若伊尹放君自立 , 太甲起而杀之 。 则伊尹死有馀罪 , 义当污官灭族 。 太甲何所感德 , 而复立其子 , 还其田宅乎?”倘若伊尹是个篡权者 , 死有余辜 , 怎么太甲在杀了他之后 , 还会让儿子继承其业呢?

我认为孔颖达的这种说法并不严密 。 为什么呢?

杀其父而重用其子 , 这是有先例的 。 我们帝舜杀了鲧 , 却重用其子大禹 , 这便是一例 。 后世的例子也很多 , 比如周武王推翻商纣后 , 仍然把纣王的儿子封为诸侯 。 这种现象在西周、春秋、战国时代是屡见不鲜的 , 一点也不奇怪 。 这是当时的传统 , 与后世斩草除根的观念有很大不同 。

其三 , 一些当代学者从甲骨文的卜辞入手 , 证明伊尹死后还成了祭祀的对象 。 伊尹受到宗庙配享 , 这个是有很多资料可以佐证 。 比如屈原的《天问》里就有:“初汤臣挚 , 后兹承辅 , 何卒官汤 , 尊食宗绪 。 ”既然伊尹死后得到那么高的待遇 , 他能是个篡权者吗?能是叛国者吗?

我认为这种见解只是寻常人的见解罢了 , 非政治家的见解 。 伊尹乃是商汤立国的第一功臣 , 其功绩无人出其右 , 就算晚年真的有篡权之企图甚至有篡权之实 , 都改变不了开国功臣这个角色 。 在伊尹死后隆重祭祀他 , 正可以彰显君主不忘恩负义的美德呢 。 这种伎俩在后世常被使用 。 譬如张苍水一生抗清 , 后来乾隆皇帝给他修墓立碑 , 加谥“忠烈” , 牌位入“忠义祠” , 得享定期供祭 。 郑成功也是满清劲敌 , 死后清政府给他加了个“忠节”的谥号 , “享俎豆于舜日尧天” 。 生前是敌人 , 死后就不一定还是敌人 , 政治家是有自己的目的 , 这一点值得注意 。

我并非认为《竹书纪年》的记录是真实可信 , 对于如此久远年代的史事 , 实在是很难弄清真相了 。 然而 , 古代的历史一直被当作一种政治工具 , 越古老的历史 , 越容易被人随心所欲地改造 。 中国人迷信先人更甚至神祇 , 把古代的贤人拿来一包装 , 于是乎圣人一个个冒出来 , 完美无瑕 。 儒家讲“君君臣臣” , 君得有个君样 , 臣得有个臣样 , 那是什么样子的呢?于是榜样就出来了 , 君就是尧、舜、禹、汤这样 , 臣就是皋陶、伊尹、周公这样 。

古代圣人是儒家政治理论的一块大基石 , 但正如杨衒之所说:“人皆贵远贱近 , 以为当然 。 ”为什么会“贵远贱近”呢?越近的历史 , 细节越多 , 人的不完美就体现出来 。 越远的历史 , 越模糊 , 越朦胧 , 没有历史细节 , 就可以发挥人的想象力 。 想象总比现实完美 , 因而人们宁可相信在很久很久以前 , 人是可以完美无缺的 。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的圣人多生活在上古时代 , 秦以后能称为圣人的 , 就少而又少了 。

除非我们可以穿越时光隧道 , 回到三千多年前去窥探真相 , 否则伊尹之谜 , 可能永远也难以解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