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有时饶了人,反而酿成大错

吕文懿公 , 本名吕原 , 文懿是他的谥号 , 浙江秀水县人 , 生于明英宗正统年间 , 曾在朝为宰相 。 文懿公忠厚正直 , 好人一个 , 其德行“海内仰之 , 如泰山北斗” 。

这一年 , 文懿公辞去相位 , 告老还乡 。 一次 , 他遇到一个乡人 , 喝醉了对他破口大骂 , 文懿公听到之后并不为所动 , 反而告诉随从 , 说他喝醉了 , 不要和他计较 , 不理他 。

一年之后 , 这个醉酒之人因为犯了死刑而被关到监狱里 。 文懿公听说这件事情之后非常后悔 , 他说:如果去年他酒醉骂我的时候我把他送到官府治他的罪 , 这样小的惩罚能使他生起戒心 , 就不至于犯下这样的大错 。 可是当时只是存心于厚道 , 没有想到反而助长了他的过恶 , 以至于此 。

这叫什么?善心做了恶事 。


老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有时饶了人,反而酿成大错

老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 , 可有时饶了人 , 反而酿成大错// //

老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 , 文懿公宅心仁厚 , 不与他人计较 , 可是饶了人反而造成了更大的恶果 。

相反 , 有那么一户大富人家 , 时值荒年 , 穷人大白天就开始抢粮食 。 这个大富人家家中有粮 , 于是穷人都到他家来抢 , 富人向县官告状 , 可是县官没有理会 。

见此状况 , 穷人抢的更加肆无忌惮 。

无奈之下 , 富人在家里私设刑堂 , 把这些抢劫的人抓来审判、惩罚 , 如此把抢劫平定了 。 否则 , 抢劫的穷人会很容易发展成暴民 , 扰乱社会秩序 。

这叫什么?恶心做了一桩好事 。


老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有时饶了人,反而酿成大错

老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 , 可有时饶了人 , 反而酿成大错// //

如果对于这些道理和事实真相了解的不够透彻 , 往往我们自以为善事 , 却未必是行善 。

《易经》曰:善不积 , 不足以成名 。 恶不积 , 不足以灭身 。

善与恶都是因为积累 , 报应才会现前 。 就像器皿中储存物品 , 我们很勤快 , 常常去积累 , 它就满了 。 懈怠 , 则不会满 。

行事同样如此 , 勤而积 , 那么你的善是圆满的 。 如果懈怠 , 偶尔遇到行一点善 , 并不是把心放在利益大众上 , 那么这个善只有半善 , 不能够做到圆满 。

过去 , 一户人家的女子到寺庙里 。 女子家贫 , 身上只有两文钱 , 将两文钱全部拿出来捐献给寺庙 。 寺庙住持和尚亲自出来给她诵经忏悔 。

几年后 , 女子被选入宫廷做了嫔妃 , 享尽人间荣华富贵 。 于是带数千金入寺庙捐赠 , 可是这次住持和尚却不亲自给她回向 , 而是叫他的徒弟代表他进行回向 。

女子不解:过去我只布施两文钱 , 师父亲自为我忏悔 。 今天我带了几千银两 , 师父却不肯露面 , 这是为何?

为什么?因为从前她来庙里烧香拜佛供养的两文钱是出于诚心 , 住持不亲自为她忏悔不足以报德 。 可如今虽然供养丰厚 , 可是心却不似从前那么真切 。

这个善事 , 心诚 , 布施虽少 , 所得善福却圆满 。 心不诚 , 做了嫔妃 , 免不了带些富贵傲慢的习气 , 德就损掉了 。 此时来拜佛 , 前呼后拥 , 不可一世 , 尽管供养千金 , 所修的福也不过半善而已 。


老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可有时饶了人,反而酿成大错

老话说“得饶人处且饶人” , 可有时饶了人 , 反而酿成大错// //

为善而心不着善 , 没有分别 , 没有执着 , 那么随所成就皆得圆满 。 可是 , 如果心着于善 , 虽终身勤励 , 止于半善而已 , 如果着相修善 , 就算一生勤勉积修 , 也不过是半善 。 什么原因?因为你的善心里头有夹杂 , 夹杂着执着 , 夹杂着不善 。 比如说修财布施 , 应当是“内不见己” , 不执着于我 。 我能施 , 我用多少财物来施 , 执着于“我” , 心不纯、不真 。 “外不见人” , 我布施的那个人 , 不要放在心上 。 如果存在“我能布施 , 他接受我的布施” , 你永远不会忘记 , 那么这就是你的妄想分别执着把纯善的心破坏掉了 。 还要“中不见所施之物” , 你布施多少钱才 , 不要去计较 。 常常布施 , 却常常有“我布施 , 某个人接受我布施 , 我布施了多少钱财” , 这样的心布施 , 一辈子也不过是半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