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蹛林大聚会”入手,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匈奴每岁春正月 , 各部落之长小会单于庭 , 举行春祭;五月 , 大会茏城 , 祭祀祖先、天地、鬼神;秋 , 马肥 , 大会蹛林 , 课校人畜计 。 ”

这是《史记·匈奴列传》中的一段 , 描述了蒙元时期北方游牧民族举办“蹛林大聚会”时的盛景 。

在说元朝“忽里勒台”之前 , 笔者先带大家了解下什么是“蹛林大聚会” , 这可不仅仅只是一次单纯吃喝玩乐的聚会哦!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 , 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

众所周知 , 蒙元时期的漠北是一片出了名的苦寒之地 , 土地贫瘠 , 物产资源匮乏 , 加上当时农业生产条件的限制 , 如果单靠农作物种植的话 , 很难满足游牧民族的日常生活需求 , 所以游牧民族就还得依靠另外一种办法来突破“土地产能不足”的限制 , 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 , 以此来解决日常生活所需不足的问题 。

可是要发展畜牧业 , 就必须有水肥草美的草场 , 但漠北虽大 , 却大都是贫瘠之地 , 适合牛羊生长的草场资源并没有多少 , 如果恰逢两个部落都同时都看中了同一个草场的话 , 那势必就会发生一些冲突和掠夺事件 , 严重的话甚至能造成整个部落的消亡 。

于是“蒙古部落联盟”应运而生 , 旨在能妥善合理的分配这些有限的草场资源 , 避免蒙古诸部产生内乱 。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 , 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

这才有了笔者在开头提到的那一幕 , 游牧民族各个部落的首领以及贵族 , 每年都相约汇聚于匈奴单于的部落举办几场聚会 , 一同商议今年收成怎么样、哪里又发现新草场啦 , 该怎么分、归谁管之类的话题 。

等到所有的重要事情都商议完了 , 每年祭拜天地鬼神的项目也结束了 , 接下来才是蒙古诸部落交流娱乐的时间 , 上好的“马奶酒”一桶接一桶的上 , 香喷喷的“烤全羊”一只接一只的烤 , 蒙古诸部群众更是载歌载舞 , 欢声笑语不停 , 以此来象征蒙古诸部落之间的友好和平 。

同时这场聚会也能在蒙古部落联盟的首领单于去世后起到选举“新单于”的作用 , 说白了其实跟现在的“议会”制度还是蛮像的 , 所有部落的首领以及蒙古贵族共同投票 , 然后根据票数多少来决定草场的归属权以及首领单于的更替 , 这也就是所谓的“蹛林大聚会” 。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 , 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

忽里勒台的诞生

回到正题 , 1206年 , 成吉思汗铁木真与蒙古诸部落的蒙古贵族在斡难河就召开了一场“蹛林大聚会” , 在这场大聚会上 , 成吉思汗铁木真建立“蒙古帝国政权”的提议获得了一致认同 , 同时诸部落的蒙古贵族也一致推举成吉思汗铁木真为蒙古帝国的“可汗” 。 他的尊号“成吉思汗”也正是由此而来 。

蹛林大聚会也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 , 完成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升级 , 由民间的一个“部落集会”摇身一变 , 升级成了受蒙元国家律法承认的“选汗制度” , 形成了一种很独特的“军政议会”体系 。

包括元朝时期的元世祖忽必烈 , 以及元朝后世的所有皇帝 , 只要你想称帝 , 那就必须要经过这个已经更名为“忽里勒台”的选汗制度 , 并且还需要获得诸多蒙古贵族一致承认推举之后 , 才可以昭告天下登基称帝 。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 , 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

忽里勒台选汗制度的崛起

姑且不论这个“忽里勒台”选汗制度是不是一个“形式主义” , 因为元朝的皇帝之位从成吉思汗铁木真开始 , 一直持续到元末元惠宗脱欢帖木儿 , 都是由成吉思汗铁木真的亲戚在继承 , 产生这样的置疑确实无可厚非 。

但是如果仔细看的话 , “忽里勒台”还真不是一个“形式主义” , 与封建时期其他朝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不同 , 元朝的皇帝之位从来就没有什么由嫡长子继承的传统 , 反而要更加贴近于“民主选举 , 能者居之”这样一个概念 。

这才造成了元朝继位的皇帝虽然看起来都是铁木真一家的人 , 可是在关系上却十分复杂的结果 。

好比如元裕宗“真金” , 是元世祖忽必烈的二儿子 。

再比如元宪宗“蒙哥” , 是元世祖忽必烈的亲哥哥 。

并且还都是正统 , 与其他封建朝代只承认嫡长子继承才是正统的做法截然不同 , 单凭这一点 , 元朝的“忽里勒台”选汗制度的崛起就足以称得上是封建历史长河中的一股清流了 , 毕竟怎么着也算是打破“家天下”世袭制的先河不是吗?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 , 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

忽里勒台选汗制度的衰落

遗憾的是 , 自明太祖朱元璋率农民起义军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 建立大明政权之后 , 就再次恢复了封建时期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 。

当然 , 只是在明朝管辖的范围之内恢复了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 , 在明朝疆域之外的漠北苦寒之地 , “忽里勒台”选汗制度还是依旧存在的 , 唯一的区别就是影响范围小了一点 。

公元1640年 , 漠北地区的蒙古喀尔喀诸部 , 为了防止明朝各个击破 , 彻底消灭蒙元余党 , 便联合西北蒙古卫拉特诸部 , 共同举办了一次“忽里勒台”大会 , 而后通过这次聚会 , 颁布了《蒙古卫拉特法典》 , 宣告建立“卫拉特蒙古联盟” 。

但是此时的世界局势早已经变了 , 纵然卫拉特蒙古联盟有着重新统一全蒙古 , 恢复大蒙古帝国河山的野心 , 可是却并没有成吉思汗铁木真那样傲人的战力 , 也没有打下如元朝那样庞大的疆域 。

公元1690年 , 已经将卫拉特蒙古联盟更名为“准噶尔汗国”的葛尔丹 , 率领着仅有的三万兵马 , 就那么大大咧咧的向清朝冲了过去 。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从“蹛林大聚会”入手 , 来看看元朝“忽里勒台”的兴衰// //

结果自然不用想 , 正值康熙年间的清朝国富民强 , 实力充盈 , 两方仅在乌兰布通交火一天 , 葛尔丹就扛不住被清军冲破了防线 , 伤亡惨重 , 葛尔丹率领着仅剩的几千兵马狼狈逃窜而回 , 而后更是冲突不断 , 只不过葛尔丹逢战必败 , 可以说是输的一塌糊涂 。

到了公元1709年 , 更是在康熙的授意下 , 由车臣汗部以及扎萨克图汗部的封建主联合颁布了《喀尔喀律令》 , 也正是这个法令的颁布 , 让“忽里勒台”选汗制度变了味 , 失去了原本“民主选举”的味道 , 沦为了满清政府控制蒙古诸部的一个工具 。

也就是说 , 从这个时候开始 , 如果蒙古诸部想要召开“忽里勒台”大会 , 就必须获得满清政府的允许 , 选举“可汗”的话更是不用说 , 也必须由满清政府来操控选举结果的走向 , “忽里勒台”选汗制度于此时开始名存实亡 , 彻底的走向了衰落

参考资料:

《史记·匈奴列传》

《蒙古源流》

《黄金史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