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勋起义:引发唐朝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众所周知 , 导致唐朝走向灭亡是唐僖宗时期持续六年多的“黄巢起义” , 但是 , 鲜为人知的是 , 在著名的黄巢起义之前 , 大唐西南版图内曾爆发过官军组织的大规模起义 , 这次起义发端于广西桂林 , 为乱江淮之地一年多时间 , 揭开了唐末灭亡的序幕 , 成为了大唐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

由于“安史之乱”立有大功 , 北方各路藩镇力量不断坐大 , 各地发生兵变是家常便饭 。 兵变大多发生在河东河南等藩镇控制地区 , 原因往往是将官克扣兵饷 , 或是兵卒骄横跋扈 , 但是 , 在唐懿宗咸通九年(公元869年) , 远在帝国西南边陲的桂林 , 却由于朝廷失信于人 , 爆发了一场导致发生兵变 , 并由此引发出一场大规模的起义 , 史称“庞勋起义” 。 《新唐书》曾经这样评论过“庞勋起义” , “唐亡于黄巢 , 而祸基于桂林” , 意思就是说 , 引发唐朝灭亡的导火索 , 正是来自于爆发于桂林的庞勋起义 。

庞勋起义的前因

曾经强盛无比的大唐帝国 , 自从经历了“安史之乱” , 就开始不可避免地走下坡路 , 尽管在颇有手段的唐宣宗时期有中兴的迹象 , 但在唐宣宗去世后 , 便再也没有英主力挽狂澜 。 大唐的帝位传到了唐懿宗李漼手中 , 已是病入膏肓 , 而唐懿宗在位十四年 , “以昏庸相继” , 亲小人 , 远贤臣 , 断事不明 , 乱象丛生 , 仅宰相一职就一口气换了21位之多 , 这就不可避免地造成内忧外患 。 正在这个时候 , 远在西南地区的南诏国于咸通四年(公元863年) , 连续发兵三次进攻安南 , 并攻陷了交趾郡(今天越南河内) , 消息传到长安 , 唐懿宗虽然昏庸 , 但是也不愿意在自己手上丢掉疆土 , 决意发兵对抗南诏国 。 在调集兵马的时候 , 考虑到当时的徐州一带“土风雄劲 , 甲士精强” , 朝廷便要求徐州节度使孟球招募兵士前往西南地区救援 。 其中 , 由徐泗观察使崔彦曾率八百徐州兵驻守桂林 。 为了安抚徐州兵士们的军心 , 朝廷答应他们 , 在桂林驻守服役三年 , 就可以换防返回家乡 。 没想到 , 六年过去了 , 到了咸通九年 , 朝廷还是没有让他们回家的打算 , 戍卒们多次向领兵将官打报告要求回家 , 徐泗将领尹戡、杜璋、徐行俭要求戍卒再多留守桂林一年 。 继续留守的理由很简单:“军带匾乏 , 难以发兵 。 ”泗观察使崔彦曾也表示同意再留守一年 。

但是 , 戍卒们远离家乡 , 苦苦等了六年 , 希望能够尽早踏上回家的路 , 却被将领们一句“军带匾乏”应付了事 。 这件事终于引爆了戍卒们的愤怒 , 他们终于忍无可忍:“朝廷言而无信 , 两及瓜代 , 不得还家 , 汝等无母妻儿女子乎?!” , 既然皇帝言而无信 , 屡屡食言于徐州戍卒 , 那么 , 徐州戍卒只好用武力解决这一问题 , 自己回家 。 当年七月 , 牙官许佶、赵可立等九人 , 杀掉了都头王仲甫 , 并拥立戍军主管粮草的判官庞勋为主将 , 自行北上回徐州 , 这就是唐史上著名的庞勋兵变 , 这场兵变也揭开了唐朝灭亡的序幕 。


庞勋起义:引发唐朝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庞勋起义:引发唐朝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

唐朝横刀

庞勋起义规模不断壮大 , 控制了江淮地区的经济命脉

庞勋等人发动兵变后 , 并没有公开反抗朝廷 , 只是一路携带军械北上 。 当年八月 , 唐朝朝廷闻讯后 , 派遣中使张敬思等人前来安抚 , 宣布赦免戍兵所犯的罪过 , 并同意他们返回徐州 , 并一度成功地劝说庞勋等人放下武器 。 但是 , 在归途中 , 沿路部分节度使的强硬态度引发了庞勋等人的怀疑 , 他们便悄悄地武装起来 , 并沿途召集流民加入其中 , 以防不测 。

在到达徐州后 , 庞勋等人召集戍卒 , 告诉他们朝廷已经打算剿灭他们 , 现在不如同心协力 , 一同起兵 , 才有可能免除祸难 , 甚至共享富贵 。 这番话得到了戍卒的认可 , 于是 , 庞勋等人在徐州一带举起反旗 , 并在起义初期屡屡获胜 , 势力不断扩充 , 当年十月 , 庞勋大军兵临防守空虚的徐州城下 , 一举攻下徐州 , 杀死崔彦曾、尹勘、杜璋、徐行俭等人 , 庞勋大军声名大振 , 四方响应者众多 , 严重地威胁到朝廷的江淮粮道 。 唐懿宗下令紧急讨伐 , 任命神策大将军康承训为徐州行营招讨使 , 神武大将军王晏权为徐州北面行营招讨使 , 羽林将军戴可师为徐州南面行营招讨使 , 发诸路兵马 , 直进江淮 , 剿灭“乱匪” 。 为了增强军力 , 康承训招募了世居定襄(今山西定襄)的沙陀部大酋长朱邪赤心 , 任命朱邪赤心为太原行营都讨 , 带着万余沙陀精悍骑兵部队随军东进 。 唐军到来之初 , 过于轻敌 , 庞勋部将王弘立率军趁大雾之际 , 偷袭戴可师的军队 , 死伤万余人 , 戴可师本人也死于乱军之中 。


庞勋起义:引发唐朝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庞勋起义:引发唐朝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

庞勋起义示意图

庞勋经此一役志得意满 , 开始沉迷于享乐 , 身边的谋士苦劝他未果 , 与他一起在桂林起兵的将领们也开始有样学样 , 夺人资财 , 掠人妇女 , 庞勋对此也没有加以过问 , 渐渐地失去了民心 , 战场上开始走下坡路 。 咸通十年(公元869年)二月 , 唐军主将康承训领兵准备渡过涣水 , 不料被徐州军发现 , 王弘立部三万余人随即包围唐军 , 因势围杀 。 康承训屡次突围未果 。 朱邪赤心带着十五岁的三儿子带着五百沙陀骑兵前来救援 , 并趁势打败徐州军 。 此战过后 , 唐军扭转了不利战局 , 开始占据上风 , 唐军各部开始对庞勋的大本营徐州形成合围之势 。 咸通十年八月 , 唐军攻克徐州 , 庞勋率残部两万余人南逃 。 唐军派朱邪赤心为前锋追击 , 朱邪赤心在蕲县(今安徽宿州蕲县镇)涣水边追上庞勋 , 徐州军残部被杀万余人 , 庞勋溺水身亡 。


庞勋起义:引发唐朝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庞勋起义:引发唐朝走向灭亡的“导火索”// //

庞勋起义

庞勋起义带来的连锁后果

虽然庞勋起义仅仅持续了一年多时间 , 但起义队伍从最初的八百人不断壮大 , 势力最强大的时候 , 竟有20万人兵马 。 占据了江淮要地徐州 , 并成功地控制了江淮地区 , 切断了江南向唐王朝长安洛阳输入粮食的通道 , 严重地威胁了唐朝的安全 。 由于庞勋眼界短浅 , 在取得了一定的胜利之后 , 没有制定正确的战略方针 , 贪图一时的享乐 , 纵容部下危害百姓 , 逐渐失去了民心 , 因此在短时间内就宣告失败 , 唐王朝的整体国力并没有受到严重损害 。 但是 , 这场起义却深刻地影响了数年后王仙芝、黄巢起义 , 大唐王朝的根基已经开始严重松动了 , 不过短短40年后 , 大唐王朝就灭亡了 。 此外 , 这场起义也促使一股新兴政治军事力量的崛起 , 那就是朱邪赤心家族 , 由于朱邪赤心在镇压庞勋起义中战功显赫 , 唐懿宗为了表彰朱邪赤心 , 任命其为单于大都护 , 振武军节度使 , 赐国姓给他 , 赐名李国昌 , 并赐名李国昌第三子为李克用 , 李克用即五代时期后唐的建立者 , 这支突厥后裔沙陀部开始在大唐版图中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