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同盟会元老谭人凤歌颂黄花岗起义出险者(一)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解密:同盟会元老谭人凤歌颂黄花岗起义出险者(一)
解密:同盟会元老谭人凤歌颂黄花岗起义出险者(一)// //
谭人凤(1860-1920)1911年夏 , 同盟会发动的黄花岗起义失败后 , 作为这次起义的参与者与见证者 , 谭人凤在悲愤之中作十首七言哀诗 , 对在起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寄托了无限的哀思 。 同时 , 面对陆续脱险归来的幸存者 , 谭人凤感到欣慰和希望 , 又作十首七言颂诗 , 赞扬他们的机智和坚强 , 抒发了继续革命的坚强决心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
一
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 , 同盟会策划的广州起义爆发 。 是日下午,黄兴带领敢死队一百二十余人,足蹬黑胶鞋 , 臂缠白毛巾 , 持枪负弹 , 吹响螺号 , 由小东营五号机关出发 , 猛扑两广总督衙门 , 击毙卫队管带 , 直取两广总督张鸣岐 。 张鸣岐见状 , 慌忙翻墙逃跑 。 黄兴等人搜寻张鸣岐不获 , 就命人放火焚烧总督衙门 , 然后冲出来 , 正碰上了水师提督李准的队伍 , 双方发生激战 。 随后 , 黄兴将所率敢死队分为三路 , 一路攻打小北门 , 一路攻打督练公所 , 并亲率一路接应防营 。 但由于起事仓卒、联络不周、寡不敌众 , 起义发动后不久就归于失败 , 革命党人伤亡惨重 , 黄兴也负伤改装逃出广州 , 回到此次起义的策划地香港 。 起义失败后,广州革命志士潘达微等人收殓牺牲的革命党人遗骸七十二具,葬于广州郊外的红花岗,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 。 所以 , 这次起义也称为“黄花岗起义” 。
解密:同盟会元老谭人凤歌颂黄花岗起义出险者(一)// //
黄兴部署起义(水粉画 , 摄自三二九起义指挥部纪念馆 , 下同)这次起义是中国同盟会集中全党人力、物力、财力而发动的一次大规模起义 , 也是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进行的一次最为悲壮惨烈、同盟会精英牺牲最多的战斗 。 对于这次起义 , 孙中山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是役也 , 碧血横飞 , 浩气四塞 , 草木为之含悲 , 风云因而变色 。 全国久蛰之人心 , 乃大兴奋 。 怨愤所积 , 如怒涛排壑 , 不可遏抑 。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 , 直可惊天地 , 泣鬼神 ,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 ”
这次起义失败 , 虽然牺牲了80多名同盟会的精英 , 但也有不少参加起义的同志 , 如朱执信、何克夫、刘梅卿、熊克武、莫纪彭、王以通、郑坤、周之贞、杨光汉、陈方度、熊樾山、柳大任等数十人虽负轻重伤 , 却凭着机智和勇敢而纷纷脱险 , 陆续安全回到香港 。 对于这些幸存同志们的归来 , 悲痛中的黄兴又感到些许欣慰 , 并在向孙中山及海外同志们报告起义始末的信中 , 对部分脱险的同志有所记述:“朱执信兄攻督署时 , 奋勇争先 , 迥非平日文弱之态 , 在二门 , 为后列误伤肩际 , 仍偕克(按:黄兴 , 号克强)攻出大南门 , 遇敌相失 , 幸遇其门生家 , 入易服走出 。 何克夫负伤力战 , 出大南门后 , 就至戚家易服 , 至初三日出 。 四川熊克武 , 福建王以通、严骥皆负伤而出 。 郑坤负伤走大南门 , 入一小店 , 为所逐 , 且呼贼 , 坤愤杀之 。 刘梅卿辗转战于小北门一带 , 众既散亡 , 闯入人家 , 亦杀人夺衣而出 。 此二人事由自卫 , 情尚可原 。 郑坤甚戆 , 然甚勇敢;刘梅卿则每战必先 , 临机敏捷 , 洵为战将 。 周之贞、杨十两人 , 战后亦幸走免 。 ”
解密:同盟会元老谭人凤歌颂黄花岗起义出险者(一)// //
黄兴率众直扑两广总督衙门谭人凤是此次起义的重要策划者和积极参与者 。 1910年6月 , 谭人凤与孙中山黄兴、赵声、宋教仁等人就起义事宜交换了意见 , 统一了思想 。 起义计划确定后 , 谭人凤又亲往长江流域各省联络响应起义事宜 。 但起义发动前夕 , 黄兴以谭人凤年纪大 , 派人将其送到陈炯明家躲避 。 起义失败后 , 谭人凤只得含泪返回香港 。 后来 , 从陆续返回的幸存战友处 , 谭人凤得知当时惨烈的战况 , 对死难的战友肃然起敬 。 他认为:“是役也 , 死者七十二人 , 无一怯懦士 。 事虽未成 , 而其激扬慷慨之义声 , 惊天动地之壮举 , 固已碎裂官僚之胆 , 震醒国民之魂 。 ”
黄花岗起义失败之后 , 同盟会精英丧失殆尽 , 加之赵声忧愤而死;黄兴闭门谢客 , 专心准备暗杀 , 为同志报仇;宋教仁到上海主笔《民立报》;孙中山再赴南洋 , 待机再起 。 因此 , 同盟会本部更为涣散 。 在这种情况下 , 谭人凤也“心志俱灰” , 对前途感到十分迷惘 , 遂“决志归家 , 不愿再问党事” 。
6月中旬 , 谭人凤由上海途经汉口 , 适遇焦达峰、杨晋康、谢介僧、邹永成等湖南革命志士与孙武等湖北革命党人会商 , 欲乘湖南铁路风潮之机发起暴动 。 尚沉浸在失去众多战友的悲痛之中的谭人凤听说此事后 , “力持不可 , 见告以灰心之故” 。 焦达峰则说:革命“事在人为 , 何可抛弃前功 , 使我辈进退失据?”并力劝谭人凤振作精神 , 主持两湖地区的革命活动 。 谭人凤为焦达峰等人毫不气馁的革命精神深为感动 , 信心倍增 , 决定与他们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 规划后事 。 于是 , 谭人凤又重返上海 , 联络陈其美、宋教仁等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 , 领导开展长江流域的革命工作 。 在沪期间 , 谭人凤对在黄花岗起义中英勇献身的战友们仍难以忘怀 , 决定通过哀诗 , 寄托自己对他们的悼念 。 他说:“诗词一门 , 人凤以小技目之 , 不愿作亦不愿学者也 。 本年夏自广州事败归 , 羁寓沪上 , 凉凉踽踽 , 情极无聊 , 痛念已往将来 , 实有无限情怀郁结 , 而不能宣泄 , 于是老学吹手 , 藉此道以写之 。 ” 于是 , 谭人凤长歌当哭 , 先后写下悼念林时爽、喻培伦、林觉民、方声洞、陈与燊、宋玉琳、李文甫、林尹民、赵声等烈士的一首首哀诗 , 以诗歌的形式记录了黄花岗起义中革命党人惊天地、泣鬼神的壮烈场面 , 歌颂了一个个革命党人感天动地的英勇事迹 , 塑造了一批矢志不渝、英勇奋斗、宁死不屈的革命党人英雄群像 , 后又含泪将以上十首哀诗编为“狂风妒雨吹散国魂 , 伤心惨目地暗天昏”的《十哭》 。
解密:同盟会元老谭人凤歌颂黄花岗起义出险者(一)// //
起义军浴血奋战在哀悼殉难英烈的同时 , 谭人凤对于那些以机智和顽强的毅力脱险归来的同志们感到庆幸和崇敬 , 于是在《十哭》之后 , 又作《十颂》 , 并在其“序”中说:“是役 , 死者固可哀 , 而于九死之中能出其智勇以得生全者 , 则尤可敬 。 况虏吏讳其腐败情形 , 埋灭我党人惊天震地之战绩不表而出之 , 则真相无人知 , 必将谓虏吏有能而虏兵足用 , 是不将长虏朝声势 , 丧党人气焰欤?复作十颂 , 并附以说明 , 然后知虏吏、虏兵皆非党人之敌 , 其所以劣胜优败者 , 盖别有种种复杂原因在 , 非战之罪也 。 然则 , 鄙人对此辈能无倾心颂祷 , 俾人知所观感欤?至举动之文明 , 死事之义烈 , 各报纸已交口称颂 , 吾无贅焉 。 ”
从上引的序言看 , 谭人凤作《十颂》的目的有三:其一 , 揭露起义的真相 , 宣传“我党人惊天震地之战绩”;其二 , 揭示起义军的勇敢、机智 , “不将长虏朝声势 , 丧党人气焰” 。 其三 , 揭示起义的正义性 , “劣胜优败者 , 盖别有种种复杂原因在 , 非战之罪” 。
解密:同盟会元老谭人凤歌颂黄花岗起义出险者(一)// //
谭人凤原题:《谭人凤〈十颂〉述论》;原载:《邵阳学院学报(社科版)》2019年第6期 。 文中谭人凤《十哭》《十颂》见《谭人凤全集》第二卷(待刊) 。
- 文交天下-符斌丨符彦卿——史上五朝元老,天下第一岳父!
- 解密档案:毛泽东电文中三次提到这个小县城,寄希望于当地革命群众
- 服了You!牛人谢新远宣布解密了“祖冲之圆周率3.1416”算术千古悬联
- 解密:蔡锷两次自愿督湘与松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三)
- 解密:蔡锷两次自愿督湘与松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一)
- 解密:蔡锷两次自愿督湘与松坡精神及其当代价值(二)
- 腊八节:解密腊八节从何而来,又为何要吃腊八粥呢
- 解密:同盟会元老谭人凤歌颂黄花岗起义出险者(三)
- 解密:同盟会元老谭人凤歌颂黄花岗起义出险者(二)
- 解密曹操也曾“三顾茅庐”请过诸葛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