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台州蛇蟠岛景区中的“东海枭雄”群像 , 你能认出哪一个是方国珍吗?

导语

方国珍是元末的重要割据势力 , 其地盘雄踞于以庆元(今宁波)为核心的浙东一带 。 尽管作为一个仅维持了20年的短时割据政权 , 但探讨其疆域范围仍有重大意义 。

方国珍是谁?

方国珍(1319~1374) , 又名谷真 , 路桥洋屿人 , 世以贩盐浮海为业 。 至正八年(1348) , 蔡乱头反元 , 冤家告国珍与蔡勾通 , 官府追捕 , 国珍杀冤家 , 与兄国璋、弟国瑛、国珉逃入海中 , 聚众数千人 , 劫夺海运漕粮 。 元廷命江浙行省发兵征讨 , 国珍俘行省参政朵儿只班 , 请降 , 不久复反 , 又俘行省左丞孛罗帖木儿 , 受元招降 。 十二年三月复反 , 于黄岩澄江杀浙东道都元帅泰不华 。 次年 , 使人至京师贿赂权贵 , 元授以徽州路治中 , 仍横行海上 。 十六年 , 元授以海道漕运万户 。 次年 , 升江浙行省参政 , 奉命讨张士诚 , 败张军于昆山 , 士诚降元 。 国珍据庆元(今宁波)、温、台等地 。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位于今日台州蛇蟠岛景区内的“海精”方国珍像

十八年底 , 朱元璋克婺州(今金华) , 遣使招降方国珍 , 授福建行省平章 。 但国珍又接受元朝江浙行省平章封职 , 于至正二十年至二十三年 , 每年派海船运送张士诚所献粮食到大都 。 其后 , 仍一面讨好朱元璋 , 一面接受元朝加封官职 , 官至江浙行省左丞相 , 封衢国公 。 二十七年 , 为抵抗朱元璋 , 北通元将扩廓帖木儿 , 南交福建陈友定 。 九月 , 朱元璋遣朱亮祖、汤和、廖永忠等出兵 , 十一月被迫归顺 。 明洪武二年(1369) , 领广西行省左丞 , 留居京师(今南京) 。 余部收编充船户 , 隶各卫为军 。 方国珍虽阴持两端 , 但有保境安民之功 。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方国珍建立割据政权后 , 便把庆元(今宁波)作为了自己的统治中心 。

《明史》卷一二三《方国珍传》记载:

“国珍既授官 , 据有庆元、温、台之地 , 益强不可制 。 ”

据此人们一般认为 , 方氏政权的范围包括元代江浙行省的庆元路、台州路、温州路 , 也就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宁波市、舟山市、台州市和温州市 。 但是 , 这只是一个大概的认识 , 并不见得精准 。 方氏政权的具体疆界究竟如何呢?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一般认为 , 方国珍割据了庆元、台州、温州三地 , 真的是这样吗?

先来看北部疆界

方氏政权的辖地并不止于庆元路 , 而是向西延伸到了绍兴路东部 。 《明史》卷一二六《汤和传》记载:“寻拜征南将军 , 与副将军吴祯帅常州、长兴、江阴诸军 , 讨方国珍 。 渡曹娥江 , 下余姚、上虞 , 取庆元 。 ”据此可知 , 曹娥江以东的上虞和余姚州原本都是方氏政权的辖地 。 据万历《续修余姚县志》卷一四记载:“至正十三年(1353年)夏旱 , 十八年(1358年) , 方国珍□邑 。 十□(九)年(1359年)夏旱 , 秋九月戊午方國珍城邑 。 二十年(1360年)夏□兵 。 二十三年(1363年)夏旱饥 。 二十四年(1364年) , 大将军汤和□地 , 知州李枢以城降 。 ”光绪《余姚县志》卷三《城池》说方氏所筑之城

“凡一千四百六十五丈 , 延袤九里 , 高一丈八尺 。 ”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余姚舜江楼本建在余姚北城墙之上 , 今天城墙已经被拆 , 仅留下了楼下的这一小段 。

而在上虞 , 方国珍也构筑城池 。 光绪《上虞县志》之《叙》明确记载:“方国珍改邑今所 , 明以来因之 。 ”也就是说 , 方国珍所筑上虞城池为后来明清两代所沿袭 。 光绪《上虞县志》卷三十《建置志》还详细记述道:“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 方国珍据有浙东 , 始建议筑城 。 东南平衍 , 西北因山为隍 , 西南则跨长者山 。 周回十有三里 , 高二丈有奇 , 厚一丈五尺 。 置楼堞 , 通五门 。 东 , 通明;南 , 朝阳;西 , 书锦;北 , 丰宁;西南 , 金罍 。 其水门在通明、书锦、金罍三门之侧 。 ”另据《明史·方国珍传》记载:

“詹鼎者 , 宁海人 , 有才学 。 为国珍府都事 , 判上虞 , 有治声 。 ”

这也说明方国珍对上虞实施了有效管理 。

显然 , 方氏对上虞和余姚州的经营是颇为重视的 。 作为一个沿海割据政权 , 绍兴路东部地区已经算是方氏政权的内陆腹地了 。 这里地处宁绍平原 , 又多水道 , 西有强邻张士诚 。 因此 , 方国珍在此地加强军事建设 , 构筑城池也是不足为奇的 。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2009年 , 上虞考古工作者在旧县城丰惠镇发现了一段元代的旧城墙遗址 。

再来看西边疆界

绍兴路南部的嵊县和新昌也值得探究 。 同治《嵊县志》卷一《地理志》记载:“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 , 方谷(国)珍据台温 , 张士诚据淮 。 县境东属方 , 西属张 。 ”按至正十五年(1355年)时 , 张士诚才刚刚略地浙西 , 怎么会到绍兴呢?疑年份有误 。 但是这个记载应该是有一定道理的 。 同治《嵊县志》卷三记载:

“至正年间 , 方国珍遣兵掠县 。 自十八年至二十一年 , 寇每岁窜嵊 , 县治、学校逐次焚毁 , 掳掠山乡妇女 。 ”

同治《嵊县志》卷一九也记载:“至正戊戌(十八年)(1358年)冬 , 方国珍据县 。 ”又“明年冬 , 胡将军张士诚两军交至 。 ”据《明史·太祖本纪》和《胡大海传》可知 , 至正十八年(1358年) , 朱元璋遣胡大海攻下了婺州路 。 而此时 , 张士诚势力也已南达会稽 。 两军在绍兴境内发生争夺是很正常的事 。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元代绍兴路、庆元路地图

到了至正十九年(1359年) , 胡大海还攻下了诸暨州 , 改为诸全州 。 从此 , 朱、张双方在绍兴路境内开始了长期的对峙 。 所以 , 方氏对嵊县的经略是不牢靠、短暂的 。 同治《嵊县志》载:“(明军)先于戊戌取婺州 。 帅朱文忠守之 , 遐迩归诚 。 嵊民劫尹至婺州 , 推邑人邢雄摄县 。 事后元帅周绍祖镇县 , 仍受元镇朔 。 ”小小的嵊县勉强在夹缝中自保 。

新昌的情况和嵊县类似 。 万历《新昌县志》记载:

“(县衙)至正毁于方国珍”(卷一《建置志》);

“元末 , 方国珍据邑以乱 。 ”(卷一三《杂传志·灾异》)

可以看出 , 对于绍兴路东南部的山地地区 , 方国珍并无心善加经营 , 而是行烧杀掳掠之事 。 而且张士诚和朱元璋势力都试图染指这一带 , 更使方国珍不能插足 。 嵊县东部、新昌一带准确来讲只能算是方氏政权的势力范围 。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嵊县和新昌 , 位于同一个盆地之中 , 一衣带水、唇亡齿寒 。

可以说 , 在朱元璋东图张氏、方氏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 , 绍兴路被各方势力分别占据 。 张士诚据有萧山、会稽、山阴 , 并染指嵊县西部一带 。 方国珍据有上虞、余姚州 , 并染指嵊县东部、新昌一带 。 方国珍大约曾据有过嵊县县治 。 朱元璋据有诸全州(诸暨州) , 也曾获得嵊县百姓的归附 。 嵊县在夹缝中自保 , 守帅周绍祖和县尹邢雄管理着这里 。 他们修复了很多被战乱毁坏的建筑 , 保境安民 。 后来 , 邢雄归附了附近婺州路的朱元璋势力 , 入明后也做了官 。 同治《嵊县志》卷一三《人物志》有传 。

最后来看南部疆界

元代的台州路和温州路西邻婺州路和处州路 。 至正十八年至十九年 , 朱元璋夺取了婺、处两地 , 东与方氏为邻 。 温、台两地地处浙东海滨 , 而婺、处两地位于浙中山区、盆地 。 两边的经界是比较清楚的 。 所以 , 边界应该与元代的地方行政区划边界一致 。 我们只需考察一下交界地带就清楚了 。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元代台州路地图

元代台州路的仙居和天台都位于内陆地区 。 光绪《仙台志》记载方国珍势力曾盘踞当地的五大岩 。 另据《明史纪事本末》卷五记载:

“初 , 台州为国珍弟国瑛窃据 。 己丑 , 亮祖驻师新昌 , 遣部将严德攻关岭山寨 , 平之 。 辛卯 , 至天台 , 守将汤盘以城降 。 进攻台州 , 国瑛以兵拒战 , 击败之 , 严德战死遂至台州国瑛闻亮祖至 , 即欲遁去 。 ”

由此看来 , 方氏政权在天台也是有驻军的 。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元代温州路地图

元代处州路的青田虽然离方氏政权统治下的温州路很近 , 但方国珍并未能染指此地 。 朱元璋的重要谋臣刘基就是青田人 。 不过 , 真正需要注意的是 , 方氏政权并未能统有整个温州路 。 温州路南部的平阳州在州人周嗣德的治下一直自保一方 。 周嗣德字宗道 , 从至正十五年(1355年)开始就摄行州事 , 平定寇乱 , 保境安民 。 方氏政权始终没能吞灭他 。 鳌江以南其实也就在方国珍的势力范围之外了 。

到了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 , 方国珍大举发兵南下 , 俘虏了周嗣德 。 其侄方明善占据平阳州以后 , 大肆烧杀 , 民愤很大 。 周嗣德旧将便向朱元璋求救 。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 , 处州将领胡深来援 。 《明史》卷一三三《胡深传》记载:

“太祖称吴王 , 以深为王府参军 , 仍守处州 。 温州豪周宗道聚众据平阳 。 数为方国珍从子明善所逼 , 以城来归 。 明善怒 , 攻之 。 深遣兵击走明善 , 遂下瑞安 , 进兵温州 。 ”

这样 , 朱元璋便攻取平阳 , 还拿下了瑞安的部分地区 , 方国珍势力进一步局促 。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鞋拔子脸”的朱元璋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 , 朱元璋大举发兵进攻浙东 。 台州、温州、庆元悉数被攻克 。 方国珍残部逃入海中 , 最后战败投降 。 方国珍和周嗣德同赴南京 。 方国珍终老南京 , 周嗣德后来回归平阳故里 。

总的来说

方国珍起势于海上 , 他的主要地盘也是濒海州县 , 主体部分位于浙东沿海的庆元、台州、温州三个路 。 但是温州路最南部的平阳州始终没有被他真正征服 ,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夺取平阳的军事行动换来的是朱元璋的打击 。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红线为方国珍的疆界范围 , 红斜杠为方国珍的势力范围

而在绍兴路 , 方国珍对上虞和余姚州实施了有效管理 , 虞余地处平原 , 北邻杭州湾 , 有曹娥江、浙东运河等水系通达庆元 , 对于水上力量强大的方国珍来说比较容易联系掌控 。 又由于两地西距张士诚所控绍兴路治所很近 , 这里加强守备和管理也很必要 。 嵊县、新昌偏处内陆 , 有山地阻隔 , 西邻朱、张二强 , 对于方国珍这样的“海上王国”来说就缺乏价值 。

方氏政权对于新嵊二县只是有所染指 , 而且烧杀破坏 , 谈不上建树 。 亦可证明方氏政权并无扩张争雄的野心 , 在控制了鄞县、慈溪县、奉化州、定海县、昌国州;余姚州、上虞县;临海县、黄岩州、宁海县、天台县、仙居县;永嘉县、乐清县、瑞安州等十五州县以后就安于自满 , 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扩张事业 。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

今人的方国珍画像

参考文献:

《明史》

《续修余姚县志》

《上虞县志》

《嵊县志》

《新昌县志》

《仙台志》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三千历史」元末方国珍政权的疆域有多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