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春雨:英雄母亲的煎饼鏊子和蜡扦子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林春雨:英雄母亲的煎饼鏊子和蜡扦子

浩浩渺渺14载 , 战火硝烟满中国 。 1937年7月7日 , 卢沟桥事变 , 抗日战争的序幕正式拉开 。 82年后 , 我站在满经风霜的宛平城前 , 望着高大的城墙 , 心中思绪万千 。

从宏伟的城门进到城内 , 仿佛是穿越了近百年的时空 , 步入了一个陌生而古老的领地——古香古色的建筑、充满民国风气的街道、悠闲自在的人们......处处都流露出一幅平和安详的景象 , 有谁能想到这样一处静谧之地竟是中华受列强之辱的开端之所呢?

走到街道的尽头 , 现代风格的广场赫然出现在眼前 。 而在街道的左侧 , 就是庄严辉煌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博物馆 。

在长达1小时的参观中 , 我目睹了无数的文物 , 它们有的日常 , 有的普通 , 有的陈旧 , 但它们却一个个犹如古典有力的乐器 , 为我们演奏了一曲尘封的乐章 , 让我们在安谧之中与交织的历史对话 , 逐渐深入 , 逐渐沉沦......

在这次参观之中 , 最令我感触至深还是那件平凡的展品——一位英雄母亲的煎饼鏊子和蜡扦子 。

在抗战的漫漫烽火中 , 有这样一位平凡的农村妇女 , 她的丈夫与五个儿子因抵抗日军侵略相继牺牲 。 丧夫丧子 , 祸不单行 , 然而如此悲痛却并未能挡住她不屈的脚步 。 她活了下来 , 等到了抗战胜利的那一天 。 从深山里走出来的她 , 被人们称作“英雄母亲”邓玉芬 。 而她,也正是这两件展品的主人.

时光如梭 , 那段峥嵘岁月已渐渐远去 , 邓玉芬也早时光随而去 。 然而后人却并未忘却这段历史 。 。

密云是邓玉芬的家乡 , 1891年 , 她就出生在这里 。 结婚之后 , 她和丈夫任宗武共生育了7个儿子 。 然而好景不长 , 1933年家乡被日军占领 , 邓玉芬举家搬到了临村的猪头岭 。 苦日子总算盼来了福音——1940年4月 , 八路军10团进入丰滦密建立抗日根据地 。

眼见形势渐好 , 不甘心受日本人欺凌的邓玉芬和丈夫商量后 , 决定送老大、老二、老三参加丰滦密抗日游击队 。 “慈母手中线 , 游子身上衣 。 ”三个儿子奋战在前线 , 邓玉芬就在家里缝军鞋 , 一并照顾八路军伤员 。 猪头岭就这样成了八路军伤员的家 , 邓玉芬也成了八路军战士念念不忘的“邓妈妈” 。

1941年 , 抗战进入艰难的相持阶段 。 日军的“人圈”计划推进到猪头岭 。 面对日军的暴行 , 邓玉芬全家再次撤退 , 躲进了深山 , 老四和老五则参加了抗日民兵队伍与鬼子周旋 。 然而 , 噩运在第二年接二连三地降临——丈夫任宗武和四儿、五儿在“无人区”耕种时 , 遭鬼子偷袭而不幸遇害;同年秋 , 在八路军主力部队的大儿子牺牲疆场 , 不久二儿子也因伤重无医药 , 死在了邓玉芬的怀里 。 一年之内失去五位亲人 , 邓玉芬悲恸欲绝 , 但一想到敌人未除 , 抗日未竟 , 她只能选择默默咬牙挺下来 。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 , 必先苦其心志 , 劳其筋骨 。 ”英雄妈妈的苦难并未在一年后消弭 , 反而迎来了最让邓玉芬痛心的小儿子之死 。 1944年春 , 日本鬼子为了肃清“无人区”的抗日力量 , 再次进行疯狂“扫荡” , 一连七天七夜搜山剿岭 。 邓玉芬躲进一个隐蔽的山洞里 , 山洞阴冷又缺少食物 , 儿子小七不久就病了 , 浑身烧得像火炭 , 哭闹不止 。 此时敌人又来搜山 , 邓玉芬情急之下便从破棉袄里撕下一团棉絮 , 狠心塞进小七的嘴里 。 过了许久 , 敌人走远了 , 邓玉芬忙把棉絮扯出来 , 可怜的孩子已被捂得脸色青紫 , 气若游丝 。 “妈妈 , 我饿 , 饿……”连个大名都没有的小七 , 终究没能挺过当晚 , 在饥饿和病痛中死在邓妈妈的怀里 。

被称作英雄的邓妈妈 , 背负着常人难以承受的痛苦 , 顽强地在深山里坚持着 , 终于盼到了日本投降的一天 。 这位普普通通的中国农村妇女 , 为了抗击日本侵略者 , 无私奉献了六位亲人的生命 , 她的故事在密云、丰宁和滦平地区广为流传 。

而这两件展品 , 就是她为红军战士烹饪食物的工具 。

邓玉芬的故事已然结束 , 但我的内心却久久不能平静 , 一位伟大的母亲 , 两件看似平凡的遗物 , 却传承者中华人民历经屈辱却不曾为期折腰受辱的精神 , 这难道不是我此次之行的目的所在吗?

一物一故事,一物一传承,中国历史,中华精神,不正是流淌在这大大小小的一物之中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