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经济社会

顺治首创 , 康熙再进 , 雍正承上 , 大清帝国的皇冠传到乾隆头上时 , 已经是大清最辉煌的时刻 , 焕发出了一种欣欣向荣的景象 。 康乾盛世 , 这个封建王朝最后一个盛世顶峰 , 于此出现 。


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经济社会

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经济社会// //

封建社会时期 , 土地是国家的根本 , 农业也是国家经济中的重中之重 , 直至在当今 , 农业的发展也是国家稳定的重中之重 。 乾隆坚持延用康熙以来的以农立国的政策 , 推行了多项有利于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的措施 。 首先 , 乾隆大力鼓励对荒地的开垦 , 对新开田地征收低税或免税;其次 , 为了保护开荒者的利益 , 发布一系列法令 , 严禁夺田换佃;最后 , 乾隆加大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 , 通过“驻兵垦荒”和“流人开荒”的方式 , 大大开发、减少了边疆的荒地 。


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经济社会

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经济社会// //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 江浙地区渐渐成为国家的税收大户 , 必须维护这一地区的安全与社会稳定 , 于是乾隆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返修江浙海塘工程 , 修建新的鱼鳞石塘 。 所谓鱼鳞石塘 , 就是以条石修筑的堤坝 。 在修建过程中 , 先将条石纵横交错 , 自下而上垒叠整齐 , 再用铁锔和铁榫勾搭连环锁死 , 之后用油灰、糯米浆浇灌合缝处 , 最后还要在塘底打桩 。 由于条石层次分明如同鱼鳞 , 所以称为“鱼鳞石塘” 。 这种堤坝浑然一体 , 可以有效防止潮水对于地势低洼地区的冲害 。 乾隆初期和乾隆末期 , 在浙江、江苏地区先后修建了大量的鱼鳞石塘 , 最终鱼鳞石塘绵延数百里 , 与长城、大运河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土木工程 。


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经济社会

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经济社会// //

浙江海宁鱼鳞石塘

乾隆年间在传统农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 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 间接促进了经济作物的种植 。 华北平原普遍种植棉花 , 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广泛种植桑树 , 南部广大山区则大量种植茶树 , 台湾地区的蔗糖产量更是达到亿斤之多 。 全国各地因地制宜 , 就地发展手工业 , 商品种类不断增多 , 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 社会经济向前进步 。


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经济社会

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经济社会// //

女子织布图

乾隆在想办法为黎民创收的同时 , 还多次减免钱粮的征收 , 曾于乾隆21、35、42、43、55年数次普免全国钱粮 。 此外 , 为防备灾荒歉收 , 乾隆还通过官储、民储、商储的途径 , 储粮达到一亿石 。 在灾荒之年这些储粮有效保证了民生 , 也使国库充盈 , 国力强盛 , 为乾隆六下江南提供了有利保证 。


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经济社会

乾隆时期的“康乾盛世”经济社会// //

乾隆下江南

不过 , 乾隆时期繁荣的社会经济也造成了人口的激增 , 乾隆六年全国人口约1.5亿 , 但仅50年后 , 人口数量翻倍至3亿 , 导致了自然与社会压力的激增 , 各种矛盾逐渐显现 。 由于人口的激增 , 最后形成了“人口增加——土地减少——物价上涨——工业破产”这样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 。 在康乾盛世美好阳光的背后 , 即将来临的嘉道衰世的乌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