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谈渡桥杂忆
苏茂伦/文一
旧时 , 南门头上的谈渡桥地区是一个历史悠久的繁华商业街市 , 这里曾经是连通南三乡扬名、开化、新安的交通要道和进城的必经之地 , 同时又是开源乡的河埒口、荣巷、徐巷以及属于富安乡的沿太湖十八湾一带乡民进城的必经之地 , 这两乡山南地区的乡民如果不乘船 , 一般都走架设在梁溪河上的西定桥经夹成里再至谈渡桥进城 。
无锡谈渡桥杂忆// //
(1947年谈渡桥地区地图)
谈渡桥黄泥土夅街名是清末时期才有的 。 明至清中期时亦称谈渡桥北街 , 桥之南称南街 , 店铺林立 , 商市繁荣 , 往来城乡的班船都在这里有码头停靠 , 交通非常方便 。 又因这里是离城最近的一个物资中转站和缓冲之地 , 故进出城的人由于路途遥远或因晚上城门关闭无法进城者 , 一般都选择在谈渡桥的黄泥土夅街上落脚休息 , 待天明后再进城办事 , 老辈人常说谈渡桥的繁华不输城里老观前街 。
清光绪元年之前 , 谈渡桥地区隶属于扬名乡的二十六都二图(一图在城内的水曲巷南市桥巷至西水关到虹桥下) , 元、明时的地名叫“城西里” , 这里原先是无锡城之附廓 。
元初时 , 谈姓系从鸿山分迁到这里 , 至明代经开枝散叶后成为这里的望族 , 著名的木樨厅(木栖厅)即由明代宜德年间任南京监察御史谈泰所建造 , 后来又有谈渡桥的重建并以其姓冠名 。 明代后期 , 由于谈姓外迁较多 , 谈姓名园木樨厅被时任浙江布政使的龚勉买下 , 并终老于此 。 而由几代谈姓人所经营和居住的名园木樨厅从此易主 , 成为龚布政的私家宅园 , 再后来被称为龚家园 。
元末明初 , 马姓亦也迁居这里 , 直到明代终结至清中期时也成了地区上一个望族群体 。 清末民初 , 马姓向外迁移 , 主要是因为在南京、上海等外地工作的人较多 , 还有一些居住在城里 , 到民国末至解放初马姓就不多见了 。
明末万历四十二年 , 苏姓三兄弟从城内的苏家弄分迁于此地 , 主要居住在谈渡桥南堍一个四面环水的菰渚上,此渚亦本马姓福道公所有 , 因福道公与苏姓三兄弟为至交 , 而将此渚作为姻亲之礼赠与苏姓 , 苏姓以澔公娶其女马氏 , 与福道公结为姻亲之好 。 苏姓三兄弟居渚后 , 主要经营的是柴草、木炭行业 , 故选择在四面环水的地方比较安全 , 防止了伤及它人之财产 。 柴乃开门七件事之首 , 当时南门外的烧窑业、治坊业较多 , 加上老百姓的烧茶煮饭之用 , 故苏氏柴业生意享誉南里 , 历经百年的兴盛后毁于清末咸丰年间的战乱 。 苏氏所创办的商号名称叫“苏记德盛号”柴草木炭行 。
清朝雍正初年 , 徽州江姓也来这里开基立业并与苏姓共同居住于“苏渚” , 民国初改称为“癩团渚” 。 苏姓居住在苏渚的西面 , 江姓居于苏渚的东面 , 解放后逐用“癞团渚”统冠全渚名称 。 清中后期 , 江姓也因经商迅速发达 , 至清末时达到鼎盛 , 其间家族也开始分居到谈渡桥、黄泥土夅、耕读桥一带居住 , 形成后来居上的局面 , 江姓中有一房曾开设过家叫“江公正南北货店”的商号 , 该姓的兴旺势头至解放后就逐渐消退 。 谈渡桥地区历代曾流传过“谈半图”“马一角”“苏搭角”“氽来江”的俗传说法 。 二
无锡谈渡桥杂忆// //
谈渡桥旧照
2011年6月12日上年 , 我在崇安寺“拱北楼”面馆楼梯转弯处偶然抬头 , 看见挂在墙上的一张照片 , 马上就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一打量 , 这正是我长期梦寐以求的祖居地“谈渡桥”照片 , 再仔细观察 , 画面上的石拱桥和桥下河两岸的房子都能一一辨认出来 , 这些画面伴随着我的童年 , 一直深深的留在脑海之中 , 至今难以忘怀 。
现将照片上谈渡桥靠河右(北)边的一排临街(黄泥街)房屋 , 自桥堍往东作一介绍 。 1、二间空屋基并有一码头 。 2、祝阿仁的一间平屋 , 此房后来成为公房 , 由许祖麟居住 , 门牌199号 。 3、林赞耀的两间老式楼房 , 后来由其儿子经一卖后再由周锦春、宿凤英夫妇买下 , 门牌197号 , 有自家码头 。 4、二间空屋基 。 此屋基后由房管局造了二间二层的房子 , 门牌195号 , 有河码头 。 5、陆小妹的两间老式楼房 , 后由其后代陈志光居住 , 门牌193号 , 有一自家码头 。 6、章伯琴的二间平房 , 后成公房 , 由胡国安及另一家居住 , 门牌191号 , 有一自家码头 。 7、洋龙间即南八辰安救熄会两间 , 有河码头 , 此为照片中最高的房子 , 为公房 , 由何其昌、黄姓两家居住 , 门牌187号 。 8、王泉生的一间楼房 , 门牌185号 , 王黎明的一间楼房 , 门牌183号 。 此两王姓楼房为一连体结构之房屋 , 有河码头 。 9、陆发林、吴亚芬(即中医院原副院长陆曙之祖屋)、朱阿二(系朱姓买下陆姓之祖屋)三家系连体结构之平房 , 都有河码头 , 门牌为陆发林181号、吴亚珍179号、朱阿二177号 。 10、即照片中的最后镜头 , 此房系小三间 , 原为陆发林的娘舅陈伯源的家 , 后卖给了别人居住 , 临河的一间已倒塌在河中 。
再从桥河的左(南)边一段房屋的情况作一介绍 。 1、靠着谈渡桥的两间老式楼房为王福金的房屋 , 此房早谈渡桥二年自己拆掉后移地重建 , 即1965年、桥系1967年所拆 , 该房与桥堍相连的一间底层为一公用河码头 。 2、凹进去的是三开间的房屋 , 原为苏耀庭所开的柴行 , 后卖给钱国基 , 再后来变为公房 , 门牌癞团渚1号 , 门前也有河码头 。 3、再往东即凸出来的两间为祝小弟的房屋 , 后由其小孙子祝天章所居 , 门牌癞团渚2号 。 4、画面中的最后景头房子 , 为祝(俞)三妹的房子 , 此房原系倪林春所开之柴行 , 后卖给俞姓 。 门牌癞团渚3号 , 在此房的东侧转弯处有一河码头 。 三
谈渡桥河填淤开始于1961年下半年 , 先是从该河的西段即振新纺织厂门前填起 , 后逐段填没 。 而填至谈渡桥西侧已是1963年下半年了 。 桥的东侧 , 也就是照片中看到的那段河道 , 是最后填没的一段 。 此段河道一直到现今的永丰路东段处的新华桥的三角丼交汇的地方 , 也就是现今永丰路东段处逸景苑小区西幢大楼的地方 , 就是当时谈渡桥河的东口河道然后经由黄泥桥直通塘河(运河) 。 而西河口亦与梁溪河相通 , 也就是原先振新纺织厂门口的那条河 。 当时我们都曾亲眼目睹填河的情景 。 因当时的文化宫桥和体育场桥都系木桥 , 承载能力有限 , 难以通过汽车载垃圾来填河 , 当时都用板车和船载的方式来填河 。 速度之快实乃倾全市垃圾之集中而被快速的填没了 。
当时传闻 , 填该河是出于战备之需 , 考虑填没后建一条由荣巷直通火车南站的战备道路 , 后来因中间有缫丝厂无法直通跨塘桥而被停止 。 河道填没后长期空置 , 后有一些企业建造在这填没的河道上 , 如衡器厂、钮扣厂、运输公司(如今的振新菜场地方),冶炼厂、塑料厂、起重机械厂等 。
无锡谈渡桥杂忆// //
(文中图片均由苏茂伦提供)
- 浅谈后诸葛亮时代的蜀汉政权:挣扎还是静待结局?
- 浅谈有关诸葛亮生平的六大疑案
- 谈谈刘备和曹操谈统治类型
- 从经济和军事上,浅谈姜维和诸葛亮的差距
- 浅谈曹操最实在的一句话: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
- 从刘关张的出身谈谈三人的武力特点
- 浅谈姜维的武力究竟有多高?
- 谈谈公文文种辨别的“求同”“存异”法
- 多角度浅谈诸葛亮治蜀的局限与失误
- 再谈蜀汉丞相诸葛亮用人的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