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自从隋朝创立科举取士制度 , 从此便代替了以往门阀制度 。 古人当官耀祖 , 必须走科举考试之路 。 古人讲“十年寒窗无人问 , 一朝题名天下知” , 当一个普通人经过苦读 , 考上进士 , 成为朝廷命官后 , 那就得到众人尊 。 , 因此科举考试成为古人终身之梦 。 当然这也是古代选拔人才的措施 , 难怪外国人都认为中国古代科举是一大创造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科举考试虽然很严格 , 他考场也经常发生舞弊案件 。 古代舞弊案主要是贿赂考官、打通关节、挟带资料等 。 科考的结果太诱人了 , 既能成朝廷命官 , 还能发财 , 因此无论考生还是考官 , 都不惜在考场里作弊 。
清朝入关后 , 也按照明朝的科举制度实施 。 顺治十四年顺天乡试 , 出现了清朝第一场科举考试舞弊案 , 让很参加考试的士子很不满 。 这就是清朝历史上有名“丁酉北闱大狱”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竞争激烈
顺治到北京后 , 面对新的统治形势 , 清朝急需巩固统治 。 此是汉臣范文程建议朝廷抓紧科举考试 , 以此笼络汉人士子 。 他给顺治奏折写道:“治天下在得民心 。 士为秀民 , 士心得 , 则民心得矣 。 请再行乡、会试 , 广其登进 。 ”顺治当即采纳 , 顺治二年就进行乡试 。 而且一切科考制沿续明朝:“嗣后 , 以子、卯、午、酉年乡试 , 丑、辰、未、戌年会试 。 ”但到顺治十四年(1657年)顺天(现在北京)乡试时却发生一桩舞弊大案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1657年 , 当时参加顺天乡试士子达5700人 。 光直隶各府县就有四千人 。 国子监的考生有1700人 。 但录取率却很低 , 正副两榜只录取206人 , 录取率连四分之一都不到 。 这是一次最为激烈的考试 。
按照新定的《钦定科场条例》 , 主副考官由皇帝指派并负责阅卷 , 因此主副考官就决定谁能录取 。 而阅卷完后 , 还要把考卷让皇帝看 , 皇帝再找几十个有才人一起阅卷 。 不过这里有一个程序 , 是考官们分头阅完后把优秀的推荐给主考官 。
当时主考官是曹本荣 , 副主考官是宋之绳 。 其他考官有14人 。 而这次乡试之所以酿成大案 , 问题就是出在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身上 。
那么这些考官如何在这次乡试中受贿呢?
古代考试舞弊主要考官与考生之间的背后交易 。 而作弊时 , 需要考生在试卷上做暗号 , 这也是古代最常见的作弊方式 。
宋朝时发生防作弊的手段 , 一是糊名 , 二是誊录 。 就是把名字等信息盖住 , 然后让人再将考卷重新抄一遍 , 防止被考官认出来 。 但这种防作弊方式并非万全之策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考生也有了新作弊的方法 , 那就是“递条子” 。 就是考生与考官约定好 , 共同订一个符号或者密通的字眼 。 由于八股文很短 , 找到一两个字不难 。 古代做记号的字大部分用一些虚词 , 比如夫、也、矣等 。 一般在文头或者文尾 , 便于查找 。
但如果同时都定这样的字眼 , 也容易出现误判 , 因此为了确保无误 , 秘密字眼会增加到四五处之多 。 然后把写好的字条考试前给考官 。 当考试时 , 考官就可以凭借手里的字条进行录取 。 这需要花费大量银子 , 即使考卷写不好 , 也会被选中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肮脏交易
当时同考官李振邺、张我朴等人 , 都是年轻人 , “虽名进士 , 然皆少年轻狂 , 浮薄寡虑 。 ”他们把考试作弊看成处好官场关系的机会 , 并没有想到其中危机 。 认为可通过受贿 , 与权贵结交成死党 。 李振邺靠科考卖条子挣的少 , 找来了一个考生张汉帮忙 。 而张汉与李振邺是好友 , 由于张汉一直没考上 , 就在李振邺手下干事 。
顺治十四年夏 , 李振邺忽然接到家书 , 说是妻子要来京 , 他慌乱了 。 因为他养了一个小妾 , 担心被妻子发现 , 就想把小妾转出去 。
后来李振邺就想到张汉 , 并把小妾和一切家当都转给他 。 张汉一时得了女人和财物当然高兴 。 不过李振邺却暗中与小妾偷情 , 小妾就怪李振邺没给她找个富人家 , 李振邺答应让小妾有钱花 。 并暗中让小妾对张生从里面卖“字条” 。 每个条子卖六千两 , 若进入下一阶段 , 再增加两千两 , 李振邺要五千两 。
张汉知道这事后 , 他更狠 , 他决定再增加关节 , 自己高价卖出去 , 从中抽取更多的钱 。 后来小妾央求李振邺再给些字条 , 李振邺只好答应了 。 他与张汉秘密制定了规则 , 李振邺一下找到了几十个关系字条 , 再让张汉去找其他考生 。
张汉有李振邺在里面担保 , 更加为所欲为了 。 那些考生都知道 , 考试意味着什么?当官发财 。 因此谁都想当官 , 但苦于没门子没关系 。 对于张汉所卖的条子当然想要 , 即使没钱借钱也买 。
李振邺收了很多考生的钱 , 另外一些考官也在卖字条 。 特别是张我朴也挣了很多钱 。 但由于参与卖的考官太多 , 消息很快传了出来 , 当时李振邺就听到了消息 , 他认为是张汉嘴不紧 。 而且知道了张汉从中高卖挣了很多钱 , 两人就成了仇人 , 李振邺决定收拾张汉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考试阅卷后 , 各同考官分头阅郑 , 李振邺等人则在查找字眼的卷子 。 由于录取率太低 , 录取谁不录取谁 , 让一些考官很难定夺 , 这比文采高低更难判断 。
李振邺等考官私下定下一个原则:“爵高者必录 , 爵高而党羽少者摈之;财丰者必录 , 财丰而名非夙著者又摈之 。 ”官二代、富裕的都成录取的人 。
考官们互相传阅着卷子 , 近六千人的考卷 , 当时场面很乱 。 李振邺也很头疼 , 因为他手里有25个人 , 但要从几千份试卷中找 , 工作量很大 , 他甚至把仆人也叫来帮忙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但最后他只找到5人 , 其中20人都没上榜 。 当然他还要找到张汉的卷子 , 找到后大笔一挥在卷上乱涂 , 成为废卷 。 可怜的张汉没想到 。
还有一位叫郭浚的老考官 , 也在里面卖了一个字条 , 他找到后 , 被张我朴发现 , 张我朴就吓他:收谁的钱?郭浚很害怕 , 就说是江浙的蒋姓考生 。 张我朴想到了与自己有矛盾的考生蒋文卓 , 就对郭浚说:“此人通不过!”郭浚也没敢向上推荐这份卷子 , 实际这个蒋姓士子与蒋文卓没有任何关系 。 可见当初科举考试有多黑暗 , 考官可根据自己的喜欢于否决定一个人的命运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事情败露
此事如何被朝廷发现的呢?还是从李振邺说起 , 当时他的仆人灵秀刚刚出闱 , 就把李振邺给的25个字条向好友冯元炫耀 , 冯元本来就和灵秀有矛盾 , 就把这张字条要了过去 。
李振邺并不知道 , 他依然不收手 , 还认为自己做的事滴水不漏 , 甚至自己也对外炫耀 。 逢人便说:某人卷子如果不是他从中运作 , 可能就落榜 。 李振邺自己说出有10多个考生 。
而对于那些没帮上忙的考生 , 李振邺还会与其他考官一起向他们解释其中难办之处 。 但李振邺却不知道 , 他说出去后 , 被人一加工 , 就在民间传开了 。 一些同考官本来拿了钱 , 却没有自己的考生录取 , 都怨恨李振邺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最恨李振邺当属张汉 , 因为他当官的梦想没了 , 他决定告发李振邺 。 张汉剪了辫子 , 装疯卖傻写了一堆上告信 , 把李振邺舞弊的事全部写出来 。
而老考官郭浚这边向蒋姓考生解释 , 他的卷是张我朴从中作梗才没录取 。 另一个真正的蒋文卓与蒋姓考生都恨张我朴 , 两人也写了匿名的上告信告张我朴 。
此时蒋姓考生、张汉等人告发考场舞弊的事传到大臣陆贻吉那里 , 因为他也受牵连 , 他的侄子陆其贤也向李振邺、张我朴行贿了 。 陆贻吉害怕了 。 陆贻吉找好友给事中任中溥说 , 今年考试舞弊的事 , 却把他牵进去了 , 太冤枉了 。 他对任克溥说要上书皇帝检举 。
陆贻吉本想让任克溥给捂着 , 到时替自己说句话 。 但没想到 , 此事真就捅到了顺治皇帝那里 , 顺治大怒 。 而揭开这桩舞弊大案的就是任克溥 。
彻查重罚
当时京城里都在传言这桩舞弊案 , 顺治皇帝就在南苑召见大臣 , 他严厉批评了汉人大臣:“庇护为奸 , 竟成积习” , “国法俱在 , 决不少宥”等气愤的话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于是刑科给事中任克溥就把舞弊大案内幕报告了顺治皇帝 。 他在奏折写道:“北闱榜放后 , 途谣巷议 , 啧有烦言 。 闻中式举人陆其贤用银三千两 , 同科臣陆贻吉送考官李振邺、张我朴 , 贿买得中 。 北闱之弊 , 不止一事……乞皇上集郡臣公同会讯 。 ”
顺治看到后彻底大怒 。 立即让吏部、都察院等部门彻查 , 立即捉拿任克溥提到的官员 。 不久奏折中提到的官员和考生全部捉拿 。 顺治帝让满汉两族大臣联合会审 。 这些审理的官员不知道考试内情 , 特别是满人不知道什么是“字条” 。 在汉人官员介绍后也非常气愤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李振邺被抓后不敢说 , 张我朴拒不承认 。 后来找到李振邺的作案的证据 。 又找到李振邺照顾的考生陆庆曾 。
但汉人会审官王永吉再往下看时 , 还有自己的亲侄子王树德 , 于是他提出回避 , 并请求处分 。 顺治很大度饶了王永吉 。
后来又查了李振邺字条子中所有考生 。 当查完后报给顺治时 , 顺治下令:“贪赃坏法 , 屡有严谕禁饬 。 科场为取士大典 , 关系最重 。 况辇毂重地 , 系各省观瞻 , 岂可恣意贪墨行私!所审受贿、用贿、过付种种情实 , 目无三尺 , 若不重加惩处 , 何以警戒来兹?李振邺、张我朴、蔡元曦、陆贻吉、项绍芳 , 举人田耜、邬作霖 , 俱著立斩 , 家产籍没 , 父母、兄弟、妻子俱流徙尚阳堡 。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李振邺等七人被当即处斩 。 而且犯案的家人也遭殃 , 被逮捕关押 , 家产没收 , 这是株连的刑罚 。 这在清朝科考案中最严重的一次 。
但杀了7名考官后 , 刑部又进一步追查 , 查到了郭浚 , 但郭浚死不承认 。 后来再用刑又查出一些商人参与科考舞弊的事 。 郭浚在受审时突然发病死了 。
后来又查了40个官员和考生 , 但这些人最后也定个罪名受到处罚 , 但结局并不惨 。 有大臣给顺治出主意 , 再进行一次复试重新选拔 。 当时录取的190个举人都回老家 , 顺治下令 , 迅速逮捕这些人 , 押到京城来复试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此时北京已经进入严冬季节 , 一些复试的考生生活条件极差 , 根本无心准备 。 1658年正月十五 , 顺治亲自主持复试 , 规定:“每人以满兵一人夹之” , 不过顺治也鼓励举子们:“顷因考试不公 , 特亲加复阅 。 尔等皆朕赤子 , 其安心毋畏 , 各抒实学 。 朕非好为此举 , 实欲拔取真才不获已尔 。 ”为他们提供保障 。 顺治亲自出题 , 并临时挑选大臣阅卷 。 考试结果后 , 只有182人合格 , 其他全部取消举人头衔 。
清朝入关后录取最低的科举考试 , 顺治帝因何大怒?其中内幕太肮脏// //
结束语:
顺治年间这次舞弊大案 , 顺治处罚了200多人 , 如果不处罚 , 那整个清朝舞弊还会增加 。 顺治年间发生这样的事 , 也不足为怪 , 因此很多汉族官员都认为乾隆年轻 , 并不知道汉人科举考试内幕 , 因此敢于作弊 。
但顺治严厉处罚这桩科举考试舞弊案后 , 对清朝以后发展有促进作用 , 虽然后期也有舞弊案 , 但总体来说并不严重 , 清朝的科举考试还算公平 。 只有公平才能选拔能人为朝廷效力 , 反过来能人也能促进清朝的发展 。
欢迎各位看官批评指正 , 图片来源网络 , 版权归原作者 。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成了贪官为害一方
- 评职称课题最后一名有用吗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他是四野三纵的政委,曾因升迁速度太快不得不请示,后授衔中将
- 浅谈后诸葛亮时代的蜀汉政权:挣扎还是静待结局?
- 一支五万大军突然消失,2500多年后,在一处洞穴被发现
- 秦朝那个信奉“老鼠哲学”的人,后来怎么样了?—鼠年说鼠(8)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中国最“富”两大隐形家族,后代沉寂多年,如今改变了大半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