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商朝开国贤相伊尹在历史上一直享有盛名 , 又因为他和汉代的霍光都曾为了国家的前途 , 分别放逐过帝太甲和废掉昌邑王刘贺 , 因此将二人并称为“伊霍” 。 “伊霍”之称既说明二人对国家的功劳之大 , 也被后世拿来泛指能够影响朝政的国家重臣 。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 , 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

影响朝政的两位重臣伊尹和霍光

按说权力如此之大的伊尹 , 又能不惧君王和周围人的猜疑 , 以一种较为激进的做法规劝帝太甲 , 使得商朝避免了同夏太康般三代而失国的结局 。 这样一位不为个人名誉考虑 , 一心为国尽心的贤相 , 是值得后人传颂和尊奉的 。 然而 , 很多看似已成定论的结果总会出点小意外 , 这不 , 随着一本古代奇书的出现 , 打破了人们对伊尹看法 , 甚至把他从高高的圣坛一拉到底 , 成为篡权夺位的罪人 。

这本奇书相信很多爱好历史的朋友都知道 , 这就是晋代咸宁年间在汲郡出土的一批竹简 , 史称《汲冢书》 。 经过对《汲冢书》的整理 , 编辑成《竹书纪年》12篇 , 正是这部奇书 , 为人们讲述了许多与固有认知不同的历史 , 为学者们研究秦朝之前的历史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 , 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

《汲冢书》遗址

在《竹书》中就曾记载着 , 所谓的伊尹放逐帝太甲并不是为了对君王进行规劝 , 而是伊尹要自立为王 , 从而对当时在位的天子进行的关押 。 并且在帝太甲被关押三年以后 , 也就是纪元太甲第七年 , 帝太甲从桐宫潜逃出来并杀死了伊尹 , 才结束了这场王位旁落 。

这一历史记载出现之后 , 立刻引起了不小的风波 , 针对该观点与传统认知孰是孰非的争论就一直没有停歇过 。 今天 , 笔者在这里也跟一次风 , 对此发表一下自己个人的观点 , 不求能得出最终的结论结束这场纷争 , 只求能留下一些线索 , 为各位大家抛砖引玉 。

在笔者说出自己看法前 , 要先说明一下 , 因为 , 《汲冢书》和《竹书》是否为伪作 , 或者是否在传抄过程中有笔误的情况 , 至今没有确凿的证据 。 笔者不才 , 无法对其真伪进行考证 , 所以敝人在本文中所提出的观点 , 只针对《竹书》中“伊尹放逐帝太甲”这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讨论 , 并不对《竹书》和《汲冢书》的真伪进行辩驳 。 好了 , 接下来笔者要跟大家叙一叙 , 在下是如何看待“伊尹放逐太甲”这段历史的两种版本的 。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 , 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

放太甲的贤相伊尹

首先 , 笔者要告诉各位 , 在两种版本中 , 在下更加倾向于传统历史的记述 。 之所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 是因为笔者在《竹书》的记述中发现了几个疑点 。 接下来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 在下发现的一点都有哪些:

1、伊尹如果想自立为王 , 在帝外丙、帝中壬两代短命君王之后就可以借机行事 , 何以再立一个帝太甲来给自己制造障碍呢?

2、就算伊尹立帝太甲为君王是迫于无奈 , 或者是因为他没有做好自立的准备 。 可当他准备自立后 , 完全可以历数帝太甲的种种无道之行 , 从而废掉现任君王后自立 。 甚至以伊尹的谋略和谨慎 , 更应该除掉帝太甲免除后患 。 何以伊尹既没废掉帝太甲 , 也没有除掉他 , 反而只是将其放逐 , 还令他有机会潜逃回来杀掉自己呢?

3、帝太甲在历史上是被尊为商太宗这个庙号的 , 要知道能被称为“太宗”的君王 , 都是在文治武功上做出极大贡献 , 并且有很高的品德才行 , 仅仅因为他们不是开国创立之君才被称宗而不能称祖 。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 , 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

商太宗帝太甲

帝太甲既然是商太宗 , 以他的能力自然不会被旁人轻易篡夺了王位 。 更何况伊尹辅佐商汤建立商朝功不可没 , 又是辅佐了四朝君王的老臣 , 作为如此有才德的君王 , 帝太甲怎么会乱杀功臣、老臣呢?

4、就算伊尹辅佐商汤开国有功 , 如果他日后真做出了篡夺王位的恶行 , 必定会被世人 , 至少会被商朝王室所唾骂 。 但从目前考古所得到的商代甲骨文卜辞来看 , 商朝后人一直都在祭祀供奉着这位贤相 , 就连伊尹葬礼的规格都等同于君王 , 甚至《竹书》本身也有:“沃丁八年 , 祠保衡”的记述 , 可见说伊尹篡位后被杀并不十分准确 。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 , 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

伊尹甲骨文写法 , 右为伊 , 左为尹

5、《竹书》中记述了帝太甲潜逃回来杀掉了伊尹后 , 不仅没有斩草除根 , 反而把伊尹的财产平分给他的两个儿子伊陟和伊奋 。 伊尹的两个儿子不仅没有替父报仇 , 还在后来尽心辅佐着杀父仇人的后人(伊陟在帝太戊时任卿士) 。 难道早在所谓的伊尹篡位时 , 两个儿子就已经跟他划清了界限 , 从而得到了帝太甲的谅解和重用么?

正是有了这么多的疑问 , 所以在下更倾向于传统历史的记述 。 当然 , 这些也只是笔者对“伊尹放逐帝太甲”这一历史事件两种版本的一点浅见 , 希望各位朋友能集思广益提出各自的想法 , 来让我们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 。

【关键词云图简史】

为了方便广大史学爱好者能快速回忆起相关的历史内容 , 笔者“闲叙春秋”将在每篇文章结尾奉上“关键词云图简史” , 通过8-12个关键词 , 帮助大家回忆文章内容 , 希望各位读者喜欢 。

本文关键词:论伊尹、本为贤相、汲冢书、拉下圣坛、竹书疑问、为何立太甲、为何不废不杀、怎会乱杀功臣、商朝世代供奉、何以留伊尹子 。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汲冢书》揭示伊尹的另一面 , 我们是否该相信走下圣坛的那个他// //

关键词云图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