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说到青楼 , 很多人一听 , 不以为然:不就是妓院嘛 。 一提这个地方 , 就觉得很低贱很下流 , 其实青楼既不龌龊 , 也不庸俗 , 更不下流 。 这绝对有一种非凡脱俗的文化在里面 。 有人做过统计 , 全唐诗就有小一半是和青楼内容相关的诗 , 有像薛涛鱼玄机这类青楼从业女子写的 , 也有文人才子描写青楼雅趣的 。 像风流浪漫的诗仙李白就不用多说了 , 就连一直以忧国忧民为己任、苦大仇深的杜甫老先生也有“越女红裙湿 , 燕姬翠黛愁”之类名句 。 白居易的《琵琶行》就更不必说了 , 里面的女主人公本身就是教坊官妓 。 这些青楼内容的诗作 , 为唐诗宋词增添了不少明艳清雅的色彩 。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 , 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

今天书生要给大家讲的这位 , 就出身于青楼 , 是当时名震北宋京城的一名歌舞乐伎 。 可民间对她的赞美 , 更多的是来自于她的医术医德 , 尤其是在北宋神宗年间的岭南一带有口皆碑 , 被老百姓誉为“神医” , 她就是宇文柔奴 , 又称柔娘、点酥娘 。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 , 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

宇文柔奴的父亲本是一位御医 , 被人构陷入狱 , 冤死囹圄 。 母亲忍受不了这天降的横祸 , 病卧在床而逝去 。 这还不算 , 可怜幼小的柔娘竟被狠心的叔叔将卖入京城的“行院” 。 古代的行院与妓院是有区别的 , 行院是以艺娱人 , 而妓院多以色娱人 。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 , 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

柔娘娇艳可人 , 聪慧伶俐 , 老鸨不惜花血本着意培养打造 , 期冀她将来能成为行院的头牌 。 经历过家庭磨难的孩子 , 都比较懂事 。 柔娘不负期望 , 在十几岁的时候就艳名远播了 , 许多达官贵人不惜抛却重金 , 只为一睹芳颜 。 但柔娘总觉得行院不是长久栖身之所 , 一直在寻觅机会脱离苦海 。 一次 , 有个姐妹生病了 , 柔娘陪着到陈太医那里去诊视 。 柔娘的父亲生前和陈太医交好 , 两家礼尚往来 , 走动频繁 。 陈太医也曾打听过柔娘的下落 , 没想到柔娘会突然出现在自己眼前 。 乐善好施的陈太医立即托人找了一个有权势的官员 , 花了不少银子 , 将柔娘多行院赎出 。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 , 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

就这样 , 从此柔娘跟着陈太医 , 给他打下手 。 勤快的柔娘很快得到病人们的喜爱和点赞 。 一有闲时间 , 柔娘就把父亲留下来的药方仔细研究 , 结合临床实践 , 再加上陈太医循循善诱的耐心指导 , 对一些常见疾病已能独自诊治了 。 后来 , 还在这条街上创出了名气 , 慕名前来看病的人络绎不绝 , 有些人根本没甚大的病 , 捱捱就挺过去了 , 但也装着前来让柔娘号脉诊视 , 就是为了多看一眼温柔体贴的小柔娘 。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 , 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

柔娘 , 人俏 , 心善 , 医德好 。 这不 , 就连苏轼的好朋友王巩也慕名而来 , 一见钟情 , 后托人向柔娘求婚 。 这王巩不仅是当时名重一时的著名诗人 , 而且在丹青书法上 , 亦占有一席之地 。 王巩的诗为苏轼所激赏 , 有一年秋王巩到徐州访苏轼 , 过了十几天饮酒赋诗的日子 。 “与客游泗水 , 登魋山 , 吹笛饮酒 , 乘月而归 。 轼待之于黄楼上 , 谓巩曰:‘李太白死 , 世无此乐三百年矣 。 ’”这件事被宋人广为流传 , 成为文人雅集的典范 。 虽说王巩被称为“文采风流为一时所宗” , 但在仕途上却始终磕磕绊绊 。 关键的一点 , 就是他喜欢给皇帝上书 , 议论朝政 , 在当时很有名 , 虽曾为此屡次吃大亏 , 却秉性不改 。 但就是王巩正直无私的品格 , 洒脱不羁的名士豪气和宽广的胸襟气度 , 深深地吸引了柔娘 。 怎奈王巩家中已有妻室 , 只能过去做侧室当小妾 。 可柔娘是真心相爱了 , 她不在乎名分 , 她说:就是做王巩府的歌女 , 我亦愿意 。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 , 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

宋神宗元丰二年(1079年) , 苏东坡因“乌台诗案”被捕下狱 , 与苏东坡交情颇深的王巩也被贬到岭南宾州(今广西宾阳)去监督盐酒税务 。 树倒猢狲散 , 王巩定案后 , 仆人歌女纷纷散去 , 唯有柔娘一人愿意陪伴王巩共赴患难 。 宾州的僻远、路途的艰辛 , 柔奴并非不知 , 但忠诚的她毅然与王巩一同踏上了漫漫征程 。 在经往岭南的途中 , 柔娘纤纤素手 , 悬壶济世 。 在宾州的五年时间里 , 王巩泼墨吟诗 , 访古问道;柔奴则歌声相伴 , 温柔慰藉 。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 , 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

当时的岭南 , 是个极其荒凉潮湿的地方 , 所谓“瘴疠之地” , 恶性疟疾流行 , 很多被贬岭南的人都病死无回 。 看到当地老百姓被瘴疠疾病所扰 , 生活困顿 , 柔娘决心为老百姓施以妙手仁术 , 救苦救难 。 于是 , 柔娘亲自上山采药 , 开始了为老百姓治病的生涯 。 五年时间 , 柔娘从死神手里挽救回了许多普通百姓的生命 , 就连外地的许多病人也慕名前来求治 。 柔娘每天忙得脚不沾地 , 她和颜悦色 , 嘘寒问暖 , 体贴入微 , 如对儿女 , 总是尽最大的耐心和努力 , 为百姓解除病痛 。 对困难人家 , 不仅不收一分药费钱 , 走时还舍散给钱物和干粮 。 一时间 , 柔娘被誉为“神医” , 颇受当地百姓爱戴 。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 , 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

五年之后 , 王巩奉旨得以北还 , 带着柔奴去黄州与老友苏轼相聚 。 苏轼见了他们 , 几乎没有认出 , 王巩居然比五年前还年轻 , “黑发如漆”“面如红玉” , 且性情更为豁达 , 没有一丝落魄的沧桑之感 。 再看柔奴 , 不仅没有因为岁月而憔悴 , 反而更显清丽 , 笑颜里好像还带着岭南梅花的清香 。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 , 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问柔奴:岭南的生活一定很艰苦吧?柔奴淡然地笑答:“此心安处是吾乡 。 ”苏轼大为叹赏 , 立即挥毫抒怀 , 写下了《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 “常羡人间琢玉郎 , 天教乞与点酥娘 。 自作清歌传皓齿 , 风起 , 雪飞炎海变清凉 。 万里归来颜愈少 , 微笑 , 笑时犹带岭梅香 。 试问岭南应不好 。 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 ”王巩蛮荒归来反而“面如红玉” , 多亏了柔娘的全心照料和鼓励 。 此事并非虚言 , 在当时文人的书中如《古今情海》也有同样记载 。 从此 , 点酥娘的名字由此而传开了 , 人们对王巩与柔娘的坚贞爱情 , 也广为颂扬和流传 。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神医竟出身青楼?史上唯一一例 , 苏东坡为她作词:此心安处是吾乡// //

在古代 , 女人从医本身就是件很稀罕的事 。 作为妓女出身的“神医” , 就更是一枝独秀了 。 有的人活着 , 但他已经死了 。 有的人死了 , 但是却长存人们的心间 。 其实“神医”并不神秘 , 柔娘只是一名普通的歌伎 , 但她视岭南百姓如亲生子女 , 无私奉献 , 就如同她坚贞的爱情一样 , 纯粹无暇 , 冰清玉洁 , 没有一丝杂质在里面 。 (创原/司马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