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舆论等各种原因 , 自杀一度成为了民国最严重社会问题之一 。

根据民国政府统计的数据 , 仅1934年的上海 , 当年自杀人数就达到了2325人 。 这是什么概念呢 , 以每月30日计算 , 平均每天就有7.6人自杀 , 3小时就有一人自杀身亡 。 上海如此 , 民国时期的其他省市地区也相差无几 。

然而 , 让今时的人诧异的是 , 即使当时的自杀率如此之高 , 但翻便所有民国报纸也未找到一例“自杀还拉无辜人垫背”的报道 。

相比“人之将死 , 其行也恶”的近年几起“厌世自杀拉人垫背”的报道 , 民国的自杀事件还经常能瞥见“临死前人的良善” 。

接下来 , 一起穿越回民国 , 听听那个年代的:关于自杀的一个小故事 。

“自杀胜地” , 这个词指的是被称作"万里长江第一矶"的燕子矶头 , 本文的故事便正是发生在此地 , “自杀胜地燕子矶”七字正是自杀现象严重的民国催生出的一个词 。

这个地方之所以成为备受自杀者青睐的地方 , 与它独特的地理特征有关 。 燕子矶位于南京城北幕府山的余脉 , 这里山崖陡峭 , 三面临江 , 壁立千仞 , 矶下面是一泻千里的长江 。

从此处跳下去的人 , “生还”绝是奇迹 。 正是因此 , 它才成为了无数自杀者的首选地 。

从清末、民初开始 , 就不断有轻生者从上海、苏州等各地相继前往燕子矶投江 。 当时的民国报纸上 , 最不缺的社会新闻便是“某某人在燕子矶跳江自杀”一类 。

因为去燕子矶自杀的人太多 , 至今南京民间还流传着一句俗语:

“燕子矶的肉包子 , 一两(仰)一个” 。

也正是因着这层缘故 , 今天的燕子矶山顶处 , 还立着一块1米多高的石碑 , 这块石碑不是用来记地名、也不是用来附庸风雅 , 而是用来劝轻生者回头的 。 石碑上刻着“想一想 , 死不得”六个大字 , 落款是教育家陶行知 。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 , 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

最初的“劝轻生碑”并非只有这六个字 , 也并非是如今的石碑 , 而是一个木碑 , 木碑上刻的字也远比这六子复杂 。

这个“劝轻生碑”的出现 , 与一个轻生女子有关 。

1927年 , 陶行知在南京北郊创办晓庄师范学校 。 此处离燕子矶很近 , 某日他在和人力车夫闲聊时 , 车夫告诉他说:

“今早很奇怪 , 一个女学生坐了我的车去燕子矶 , 走的时候 , 她不仅给了车钱还给了多的钱 。 ”

陶行知听完后一愣 , 他心想 , 学生多不富裕 , 她却多给钱 , 这事定有蹊跷 。 于是 , 他追问车夫道:“她可曾和你说起什么?”车夫想了想说:

“也没说特别的 , 我就聊天的时候说我们养家糊口不容易来着 , 她听完竟哭起来了 。 ”

陶行知听到这虽觉事出反常却并未往深处想 , 只觉着这学生善良 。 可接下来车夫的话却让陶行知心头一紧 , 车夫说:

“我看这女学生一个人 , 她给我的钱又太多 , 我就过意不去 , 就一直在矶下等 , 可我等了一天 , 也没见她下来 。 ”

陶行知听到这后大呼“不好” , 车夫这才意识到 , 这姑娘很有可能是上燕子矶跳江了 。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 , 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

第二天 , 江边果然出现了一具女尸 , 陶行知喊上车夫一同前往 , 车夫看到女子的装扮后当即落泪道:“这正是当日的女学生啊!”

陶行知看到女学生尸体后感触极深 , 她并不知道女学生是因遭遇了什么而厌世轻生 , 但他觉得 , 这个女学生是个良善之人 , 不应该这样了结一生 。 他觉得 , 若当时有个人稍加开导 , 她便不会是如此结局 。

相比“临死拉个垫背”的某某些轻生者 , 这位女学生自杀前的行为分外让人感动 。 在决心一死的当口 , 她还惦记着拉他的车夫的“难”并将自己所有钱财都给了车夫 , 这样的人性之善 , 怎不让人动容 。

深为女学生触动的陶行知当即找来了两块木牌 , 他在其中一块上写了“想一想”三个大字 , 下边几行小字写着:

“人生为一大事来 , 当做一件大事去 。 你年富力强 , 有国当救 , 有民当爱 , 岂可轻生?”

而在另一块木牌上 , 陶行知则写了“死不得”三个大字 , 下面几行小字是:

“死有重于泰山 , 或有轻于鸿毛 , 与其投江而死 , 何如从事乡村教育为中国三万万四千万同胞努力而死!”

这便是“想一想 , 死不得”石碑的真正来源 , 最初 , 这块木碑被牢牢地插在燕子矶头最高处的石缝中 。 也是从这以后 , 燕子矶轻生的人有了显著的减少 。

这块木碑出现在燕子矶后 , 犹如对自杀者的当头棒喝 , 很快就发挥了作用 , 被百姓称为“救命碑” 。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 , 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

燕子矶

陶行知好友邵仲香回忆说 , 很多本想自杀的青年男女登上矶头后 , 在木牌前徘徊很久 , 最终决定不干傻事 。

这些欲自杀最后因为木碑放弃轻生的人里 , 包括很多后来的名人 。

1980年 , 时为复旦大学名教授的陈子展回忆说:

“我在南京上大学时得了胃溃疡 。 一次我正在读书 , 一阵阵剧痛袭来 , 简直使我要发疯了 , 便无可奈何地来到燕子矶 , 想跳江了却一生 。 我抬头望去 , 只见木牌上写着‘想一想死不得’ , 我猛醒 , 终于打消了轻生的念头 。 ”

想来 , 如果没有这块木碑 , 很可能便没有后世为教授、为文学史家、杂文家的陈子展了 。

因为这块木碑的树立与人力车夫有关的缘故 , 这以后 , 人力车夫们每看到有单独前往燕子矶的人总是格外留意 。

这种满载着温暖的格外留意 , 曾给前往燕子矶的剧作家陈白尘以极深的印象 。

1924年 , 陈白尘因患淋巴腺结核病而心生抑郁 , 在医生的建议下 , 他决定“出外旅行游览 , 以宽胸怀” , “燕子矶”便是他“宽胸怀”的游览地之一 。

当陈白尘乘坐人力车来到此处游览时 , 他发现人力车夫一直跟在他身后 , 陈白尘以为车夫怕他不给钱从小路溜走甚是不悦 。

后来 , 车夫拉陈白尘回城时他才知道了真相:原来 , 车夫是看他一个人 , 并且脸上闷闷的似想不开的样子怕他是来燕子矶寻死 , 所以一路寸步不离地跟着 。

陈白尘这才明白 , 车夫为何在他登上燕子矶顶后一直站在那块“想一想 , 死不得”木碑前拼命咳嗽了 。 原来:他是为了提醒陈白尘仔细看木碑 。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民国高自杀率催生一“自杀胜地” , 陶行知在此留这六字竟救人无数// //

陈白尘了解真相后瞬间红了眼眶 , 多年后 , 他把这次经历写进了《初游燕子矶》一文 。 在文中 , 他说:“每次想到在南京认识的这第一位朋友 , 我身上就感到有些温暖 。 ”

如今依旧伫立在燕子矶的这座木碑 , 大约可以算作是民国时期的“预防自杀碑”了 。 可以肯定 , 让燕子矶预防自杀取得成效的 , 不仅是木碑上的字 , 还在于这座木碑背后的满满的爱和人性的良善 。

尘世间 , 也只有爱和真正的良善 , 方能阻挡死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