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战国七雄里面 , 如果要评出一个最有故事性、发展过程最跌宕起伏的国家 , 毫无疑问得是赵国 。 从还是晋国的家臣开始 , 赵家就创造了不少流传千年的故事和典故 , 到了自成一国以后 , 更是大起大落:有最风光的成长 , 也有最惨痛的失败 。 强盛时一度被视为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但最终还是毁于不断的内耗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说起来 , 赵国和秦国还是亲戚 , 他们的先祖都是黄帝的五世孙伯益 。 伯益因辅助大禹治水而被舜帝赐为嬴姓 , 其部族为嬴姓部族 。 秦汉之前 , 姓和氏是两个概念 , 其中姓是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的徽章 , 氏是一个姓所分出的小氏族支系的标志 。 所以 , 从姓氏上来说 , 赵国和秦国都是赢姓 。 但是后来 , 赵国国君的先祖造父被分封到赵城(今山西洪洞) , 此后就称为赵氏 。

赵家从晋文侯时代开始出仕于晋国 , 此后连续五代当晋国的大臣 。 不过 , 赵家真正进入晋国的核心阶层还是在晋文公的时候 。 晋文公重耳还只是公子时 , 赵家的家主赵衰就开始侍奉他 , 是重耳近臣中有名的“五贤士”之一 。 晋献公死后 , 重耳因为骊姬之乱流亡各国十九年 , 赵衰一直不离不弃 , 还积极为重耳出谋划策 。 其中 , 他们在流亡翟国的时候 , 翟人和廧咎如打仗抓到了姐妹俩 , 送给重耳一行 , 结果重耳娶了大的、赵衰娶了小的 。 这么算起来 , 赵衰和晋文公还是连襟 , 关系更加亲密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后来重耳回国当上了国君 , 跟随他流亡的亲信们自然受到重用 , 主要谋士赵衰被封为大夫 , 负责处理日常的国政 , 就此进入晋国决策层 。 赵衰死后 , 他在翟国娶的夫人生的儿子赵盾成为家主 , 继续承担晋国的国政 , 赵家的权势更加显赫 , 甚至于可以决定国君的人选 。 晋文公的孙子晋灵公因为对赵盾老管着自己而不满 , 派人刺杀赵盾失败 。 赵盾逃命去了 , 结果他弟弟赵穿大怒 , 直接带人杀了晋灵公 , 迎回自己的哥哥继续执掌国政 , 重新立晋文公的另一个儿子黑臀(不要笑 , 就是这个名字!)成为国君 , 这就是晋成公 。 这也是春秋时期轰动各国的大事件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后来 , 赵盾的儿子赵朔甚至还娶了晋成公的姐姐为妻 , 算是和晋国的国君“亲上加亲” 。 但这并没有改善赵家和国君的关系 , 反倒是赵家如此权势滔天 , 让晋国的国君很不安 。 晋成公的儿子晋景公当政的时候 , 赵盾已死 , 晋灵公的亲信屠岸贾当上了司寇 , 决心为晋灵公报仇 , 正好和担心赵家权势的国君一拍即合 。 于是 , 屠岸贾拉拢一帮将领 , 在晋景公默许下 , 悍然进攻赵家 , 将赵朔、赵同、赵括、赵婴齐等几个赵家的主要成员灭族 。

这个时候 , 赵朔的夫人、晋成公的姐姐、也是晋景公的姑姑怀了孕还没生 , 悄悄躲到赵朔的门客程婴家 。 没过多久生了个儿子 , 这也是赵家嫡系唯一的男丁 。 屠岸贾听到风声 , 要派人来斩草除根 。 程婴和赵家另一个门客公孙杵臼商量 , 把自己刚出生的儿子打扮成赵家孩子的模样 , 由公孙杵臼带着藏到山里 。 随后 , 程婴向屠岸贾告发 , 说公孙杵臼带着赵家孩子躲在山里 , 屠岸贾带人抓到了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孩子 , 杀掉之后 , 他认为已经彻底铲除了赵家 , 便心满意足地回去了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程婴偷偷抚养真正的赵氏孤儿十五年 , 并给他取名叫赵武 。 这个时候 , 屠岸贾又成为新一代权臣 , 晋景公又对他也不满 。 正好有一次 , 晋景公生病 , 占卜的结果说是因为对晋国有大功的人后代都没了而遭的报应 。 一直同情赵家的韩厥趁机说起赵家的事 , 并提到赵家还有一个继承人 。 随后 , 他们找回赵武 , 并让他继承赵家的家业 。 紧接着 , 程婴、赵武又联合众将攻灭屠岸贾家 , 灭其族 , 给赵家报了仇 。

赵武成人(满20岁)以后 , 程婴说:“我当年就该死了 , 没死是为了照顾赵家的后人 。 现在赵家继承人已经长大成人 , 我可以去回报公孙杵臼和赵盾了 。 ”然后自杀 。 这就是流传千古的“赵氏孤儿”的故事 。

赵家起复以后 , 虽然仍然是晋国重臣 , 但已经远不如赵衰、赵盾父子那个时候的权势了 。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 , 赵武的孙子赵鞅(赵简子)在赵家的领地上展开了一系列改革 , 包括革新亩制 , 调整赋税;礼贤下士 , 选贤任能;奖励军功 , 以功释奴等等 。 这些改革措施大大提升了赵家的实力 , 也为后来的“三家分晋”打下了基础 , 甚至还被认为是后世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的先行者 。

到了赵简子的儿子赵无恤(赵襄子)的时候 , 智家一家独大 。 其家主智伯联合韩、魏两家一起攻打赵家 , 围晋阳城一年多 , 眼看要胜利的时候 , 却被赵襄子说动韩、魏两家反戈一击 , 反而灭了智家 。 智家的门客豫让决心报仇 , 说出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名言 。 为报仇 , 他甚至在身上涂漆 , 让皮肤长满疮 , 又吞木炭使自己声音变得沙哑 , 令自己的样子令人无法辨认 , 试图刺杀赵襄子 。 虽然最后刺杀没有成功 , 却也留下了一段刺客的传奇故事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三家分晋”之后 , 赵国的形势其实并不算很好 。 他们分到的地盘在晋国北部 , 多山区、气候较寒冷、还要面对草原游牧民族的威胁 。 这还不算 , 这个时候 , 赵国的腹地还有另外一个诸侯国——中山国 。 虽然中山国不算很强 , 一度还被魏国给灭了 , 但后来又再次复兴 , 甚至修长城来对抗赵国 。 因此 , 立国之初的赵国相当困难 。

不过 , 身处北方倒也不是没有好处 , 起码赵国人的战斗精神特别强 , 几乎年年都在打仗 。 举个例子:赵敬侯在位12年间 , 共打了13仗 , 每年不止一仗 。 其对手包括齐、魏、卫、中山等国;敬侯的儿子成侯在位25年 , 打了23仗 , 也几乎每年一仗 , 对手更是包括内部的公子胜 , 外部的齐、魏、卫、秦、周、中山、郑等国 。 真可谓“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

本来国力有限、形势不利 , 还天天打仗 , 这就让赵国的日子过得并不舒心 , 更是和周边多国关系恶化 , 赵简子改革的效果也逐渐弱化 。 后来大名鼎鼎的赵武灵王即位时 , 面临的就是这么一个不算美妙的局面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图为赵武灵王漫画像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即位时年仅14岁 , 赵武灵王一开始并没有亲政 , 而是在托孤重臣肥义的帮助下学习治理国家 。 不过 , 由于多面受敌 , 赵国在与秦国的对抗中逐渐居于下风 。 赵武灵王九年、十年、十三年 , 秦国连续打败赵国 , 占据多个城池 , 让赵国形势非常被动 。 在此刺激之下 , 赵武灵王决定在其即位的第十九年开展“胡服骑射”改革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图为赵武灵王漫画像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胡服骑射”改革从形式上说 , 是要让赵国人在生活和作战中放弃不适于行动的旧式服装 , 而改穿类似于胡人服装的窄袖短袄;同时还要求军队加强骑兵建设 , 学会在马上射箭 。 从内核上说 , “胡服骑射”一方面是为了提升效率 , 但另一方面 , 也更重要的是为了让传统意义上的“胡人”也融入赵国 , 加强赵国的国力和军力 。 事实上 , “胡服骑射”以后 , 赵国骑兵规模虽然迅速扩大 , 但其主要来源还是从赵国边郡征召的胡人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图片来源于网络)

通过“胡服骑射” , 赵国不但迅速建立起一支庞大的骑兵队伍 , 还改进作战方法 , 强化骑兵作用 , 弱化战车地位 , 大大提升了赵军作战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 此外 , 赵国还改变了此前四面开战的策略 , 派出使者改善和秦、韩、楚、魏、齐等大国之间的关系 , 集中精力攻击中山国 , 首先消灭心腹之患 。 此后十年间 , 赵国先后五次进攻中山国 , 最终灭国成功 , 扫除了制约赵国局势的最大障碍 。

赵武灵王当了27年国君之后 , 也许是为了集中精力带兵打仗 , 消灭大敌秦国 , 传位给小儿子赵何 , 也就是赵惠文王 , 自己自称“主父” , 继续掌握大权 。 但赵武灵王的大儿子、前任太子公子章对此很不满 , 赵惠文王四年 , 公子章发动叛乱失败 , 逃到“主父”的宫殿里避难 。 大臣公子成和李兑带兵围住宫殿 , 没过多久 , 受伤的公子章死了 。 但公子成和李兑一合计 , 把“主父”保卫这么多天 , 显然是已经得罪了“主父” , 等他脱困的时候 , 自己肯定没好果子吃 , 于是 , 二人一不做、二不休 , 干脆就把宫殿围死 , 驱散宫殿内侍者 , 也不往里面送水和食物 。 结果 , 一代豪杰赵武灵王最后竟活活饿死在宫殿里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图为赵惠文王漫画像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赵惠文王时期继续延续了赵武灵王的诸多政策 , 同时重用包括廉颇、蔺相如、赵奢、李牧、乐毅等名臣名将 , 在阏与大破秦军 , 战果辉煌 。 还留下了包括“完璧归赵”、“负荆请罪”、“怒发冲冠”等诸多流传千古的典故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图为赵孝成王漫画像 ,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是赵惠文王的儿子赵孝成王就不如自己的父亲和爷爷了 。 在他任上的第四年 , 发生了著名的长平之战 。 关于这一战的记述已经非常多了 , 不再赘言 。 总的来说 , 在这一场空前的败仗中 , 从开始的贸然接收上党、到后来轻率临阵换将 , 赵孝成王起到了很不正面的作用 。 好在他在紧接着的邯郸之战中顶住了压力 , 率领赵国军民对抗秦军 , 死守邯郸城 , 直到“老冤家”魏国和楚国派兵来救援 , 挽回了灭国的危机 。 期间 , 赵国的平原君赵胜前往楚国寻求救兵的时候 , 还留下了“毛遂自荐”的传说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图为长平之战漫画 , 图片来源于网络)

虽然国家保住了 , 但赵军在长平被秦军活埋40万人 , 又在连续两场大仗中伤亡惨重 , 以至于一时间赵国青壮年严重缺乏 。 旁边的燕国以为有机可趁 , 派兵前来“占便宜” 。 不过这个时候的赵孝成王已经吸取了经验教训 , 重用廉颇、乐乘等名将 , 不但击败来袭的燕军 , 甚至还反攻到燕国首都门下 , 获得大胜 。

遗憾的是 , 虽然赵国还能打胜仗 , 但长平之战和邯郸之战带来的损失毕竟太大了 , 赵国差不多一代人都折在这两仗中 。 要想恢复元气 , 赵国至少需要一二十年的修养生息 , 但在战国这个纷争不断的年代 , 怎么可能有这种休整的机会?于是 , 在连绵不断的战事中 , 无法恢复的赵国国力持续衰弱 , 虽然能打败燕国 , 却再也无力对抗秦国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图为廉颇漫画 , 图片来源于网络)

事实上 , 从赵孝成王开始 , 赵国的国君可以说完美展现了什么叫“一代不如一代” 。 赵孝成王死后 , 赵悼襄王一上任 , 首先干的事情不是稳定局面 , 而是马上派乐乘取代自己看不顺眼的老将相国廉颇 。 廉颇大怒 , 反击乐乘 , 并将其打得大败 , 落荒而逃、不知所踪 。 廉颇自己则负气出走 , 去了魏国 。 也就是说 , 赵悼襄王一即位 , 就首先灭掉了本国的两位首席大将 , 实在让人无语 。

好在赵国真可谓名将辈出 , 走了廉颇、乐乘 , 还有李牧、庞煖 。 此前一直在北方防御游牧民族的李牧在这个时候也被抽调到主战场 , 赵悼襄王二年 , 李牧一出手 , 就拿下了燕国两座城池 。 第二年 , 面对燕国入侵 , 庞煖则连战连捷 , 甚至反攻入燕国境内 , 消灭燕军2万余人 , 俘虏燕军主将剧辛 。 赵悼襄王虽然宠信郭开、春平君等一干幸臣 , 但好在还知道信任和依靠李牧、庞煖这两员大将 。 所以 , 虽然赵国国力日蹙 , 仍然勉强能够支撑 。

可是 , 到了赵悼襄王的儿子赵王迁(赵幽缪王) , 那就纯粹是胡来了 。 赵王迁的母亲是一个妓女 , 深受赵悼襄王宠爱 , 也因此得以取代原来的太子赵嘉成为新太子 。 赵王迁在没即位之前就以品行不端闻名赵国 , 即位之后更加变本加厉 。 这个时候的赵国 , 庞煖年迈去世 , 全靠李牧一人苦苦支撑 。 赵王迁三年、四年 , 李牧在宜安和番吾两次击败秦军 , 其中宜安一战 , 几乎全歼10万秦军 , 可谓战国末年难得的对秦军作战的胜利 。


赵国,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赵国 , 强盛时对抗秦国的唯一希望// //

(图为赵王迁 ,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 , 就这么一根顶梁柱 , 赵王迁都不能好好对待 。 赵王迁七年 , 王翦率领秦军再次攻赵 , 面对李牧率领将军司马尚的防御 , 秦军再次无能为力 。 正面战场打不过 , 秦国就把主意动到了后方 , 他们派人贿赂赵王迁的宠臣郭开 , 让他向赵王迁造谣说李牧和司马尚要造反 。 如此弱智的反间计居然就奏效了!赵王迁派人杀了李牧、免去司马尚职务 , 然后用赵葱和颜聚两个庸才代之为将 。

临阵杀本方大将 , 这种糊涂事情做出来 , 岂有不败之理?得知消息后 , 秦军猛攻 , 赵军迅速崩溃 , 赵王迁也随之被俘 。 第二年10月 , 秦军再临邯郸 。 这一次 , 再没有奇迹发生 。 邯郸城破 , 赵国从此灭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