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杀了一个人,结果被后世怀疑了两千多年,至今争论不休

关于历史 , 人们总是充满了想象与好奇 , 我想 , 这不仅仅是因为祖先的智慧 , 更多的还是那些历史遗留下来的谜题 。 这些谜题虽大小不一 , 但是 , 都具有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 就像明景帝朱祁钰的死因对明朝的影响一样 , 人们不能轻易将它忽略 。

可以说 , 这些谜题让我们在怀疑历史的时候 , 也对它有了想象 , 而今天 , 我们也将展开我们的想象 , 一同来探究孔子杀害正卯的真相!


这个人杀了一个人,结果被后世怀疑了两千多年,至今争论不休

这个人杀了一个人 , 结果被后世怀疑了两千多年 , 至今争论不休// //

其实 , 这件事最早是记载在《荀子·宥坐》之中的 。 荀子在当中写道:在孔子当上鲁国摄相后的第七天 , 便派人将正卯诛杀了 。 既然杀了人 , 那么 , 一定是有理由的 , 因此 , 针对这件事 , 孔子也给出了自己的观点 。 他认为 , 这世界上的恶人一共分为五种:

第一种是:目的险恶的人;

第二种是:冥顽不化的人;

第三种是:混淆事实的人;

第四种是:不尊重主流的人;

第五种是:私行恩泽的人 。

并且 , 在人的身上只要具备了这五点当中的任何一点 , 都可以被称作是“恶人” , 因此 , 身上同时具备这五点的正卯又怎会不是恶人呢?面对如此一个丑恶至极的人 , 我又有什么理由不将他诛杀以儆效尤呢?


这个人杀了一个人,结果被后世怀疑了两千多年,至今争论不休

这个人杀了一个人 , 结果被后世怀疑了两千多年 , 至今争论不休// //

对于孔子的说法 , 人们虽然选择了相信 , 但是 , 心中还是藏有疑惑的 。 毕竟 , 作为法家学派的代表 , 正卯身上还是有很多的优点的 。 但是 , 为什么孔子要将这些优点当做恶人的特征呢?他为什么将正卯豁达的心性看作是目的险恶;将他的特立独行看作是冥顽不化;将他的意见看作是混淆事实;将他揭露丑恶的性格看作是对主流的不敬;将他帮助他人的品质看作是私行恩惠呢?

对于这些问题 , 就连历史也没有更好的答案可以解释 , 更何况没有参与到当时那种环境之中的我们了 。 甚至 , 按宥坐的记载少正卯使孔门三盈三虚 , 而且可以“乱政”是个很有影响力的人 。 但是 , 史籍里到处都找不到这个人的名字 , 甚至 , 作为一个能跟孔子抢学生的大学者 , 竟没有任何著述、主张 , 也找不到其门徒、活动的记载 , 此人是否真的存在而且还是鲁国的大夫呢?


这个人杀了一个人,结果被后世怀疑了两千多年,至今争论不休

这个人杀了一个人 , 结果被后世怀疑了两千多年 , 至今争论不休// //

关于孔子诛杀正卯的记载 , 荀子说的虽然比较详细 , 但却很容易就让人产生怀疑 。 然而 , 在《史记·孔子世家》的这本书中 , 司马迁不仅提到了这件事 , 还给出了具体的时间 , 这就不得不让人们犹豫起来 。 不过 , 虽然司马迁的说法言之凿凿 , 但是 , 人们还是提出了不少的疑问 ,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首先 , 怀疑者认为 , 孔子的主张一直都离不开“仁” 。 在他看来 , 仁者爱人 , 执政者不仅要爱人 , 要爱百姓 , 而且 , 还不可随意杀人 。 那么 , 问题来了 , 既然孔子提出了这样的主张 , 他为何在当官后不过七天的时间 , 就要忙着将正卯诛杀呢?

其次 , 对于主张爱人这一观点的孔子来说 , 如果 , 他真的杀害了正卯的话 , 那么 , 这就可以算得上是孔子一生当中的大事了 , 可是 , 为什么《论语》里面却没有记载呢?对于这件大事 , 即使《论语》中没有提到 , 那为什么其他关于孔子的书籍也没有提到呢?


这个人杀了一个人,结果被后世怀疑了两千多年,至今争论不休

这个人杀了一个人 , 结果被后世怀疑了两千多年 , 至今争论不休// //

连距离孔子最近的孟子都没有写到这件事 , 那么 , 距离孔子250年的荀子又是如何知晓这件事的呢?他又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呢?

再次 , 据史记记载 , 当时孔子虽身居高官 , 但是 , 他只是一名帮助鲁国和齐国两国交往的礼相 , 表面上看虽风光无限 , 然而却没有任何实权 。 那么 , 这样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 , 最后 , 又是如何利用自己的“权利”将正卯诛杀的呢?

最后 , 人们在翻看司马迁的《史记》的时候 , 无意中发现了这句话:“三十八年 , 孔子来 , 禄如鲁” 。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卫灵公三十八年的时候 , 孔子虽离开了鲁国前往卫国 , 但是 , 他的俸禄却和在鲁国的时候一模一样 。 这句话虽没有什么 , 但是 , 与正卯被诛杀的时间对比起来 , 刚好就是孔子诛杀正卯的时间 。


这个人杀了一个人,结果被后世怀疑了两千多年,至今争论不休

这个人杀了一个人 , 结果被后世怀疑了两千多年 , 至今争论不休// //

那么 , 问题来了 , 此时的孔子已经离开了鲁国 , 他又是如何做到在第二年的时候派人诛杀正卯的呢?

虽然 , 孔子诛杀正卯的这件事确实有历史文献的证明 , 但是 , 面对反对者所提出的质疑 , 人们又怎能不仔细思考呢?不过 , 因为反对者的怀疑没有文献资料的证明 , 因此 , 这些怀疑也仅仅只能成为推理 , 而不能被他人所信服 。 不过 , 不管这些推理有没有文献证明 , 我们都应该知道 , 无论是再简单的问题 , 都是具有历史意义的 , 我们不能放任不管 , 否则 , 他就会像孔子诛杀正卯这件事一样 , 影响人们对孔子的评价 。

参考资料:

『《荀子·宥坐》、《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