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朝代的养老制度,放在今天也能用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 , 养老问题受到大家越来越多的关注 。

中华民族素有尊老孝亲的文化传统 , 历代政府在养老政策方面均有所建树 。

明代 , 对于60岁以上年龄较高的老人 , 制定了较为完备的养老政策 。

这与社会发展程度有关 , 也与明太祖朱元璋出身贫寒 , 亲身经历了民间疾苦有关 。

因此 , 朱元璋亲自制定了一系列颇具代表性的养老政策 , 推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宗族、民间社会包括政府官员个人发挥各自作用 。


这个朝代的养老制度,放在今天也能用

这个朝代的养老制度 , 放在今天也能用// //

官员可以就近任职以便奉养父母

政府官员的言行具有社会风向标的意义 。 官员如何对待自 己的父母 , 以及政府如何为那些孝敬父母的官员创造条件 , 直接影响到社会上养老的风气 。

在朱元璋的重视和推动下 , 朝廷设计了一系列政策 , 督促和激励官员奉养老人 。

比如 , 为了便于官员就近奉养父母 , 朝廷允许官员调到离双亲较近的地方任职 。

还有的官员因为种种原因 , 无法把父母接到身边侍奉 , 也无法调到离家近的地方 , 朝廷允许他们把自己的工资分作两份 , 一份由自己领取 , 另一份则由父母住地附近官府发给父母 , 供父母养老之用 。


这个朝代的养老制度,放在今天也能用

这个朝代的养老制度 , 放在今天也能用// //

孤老在养济院颐养天年

明代法律规定设养济院 , 尽数收养贫穷老人 。 基层政府在收养孤老方面的工作 , 受到朝廷严格督查 , 地方官的任期考核中 , 恤孤是一项重要内容 。

在这方面考评好的官员 , 记入档案 , 作为升迁的重要依据 。 如果官吏没能全额汇报属地的孤老情况 , 那么从各级负责官吏 , 均会受到惩处 。

养济院收养老人的标准有三条

年龄在60岁以上 , 没有配偶、子女以及兄弟 , 没有不良记录 ,

对于那些品德败坏 , 曾经作奸犯科或者有伤风败俗行为的人 , 则不在其列 。

老人在养济院的生活怎么样呢?

据史料记载 , 养济院里一般都设置了火炕、大通铺、男女分居 。 院中种有槐树和柳树 , 老人可以乘凉和晾晒衣物 , 还备有磨、碾、水井等劳动工具 , 以备日常使用 。 地方政府每年定期对院中房屋和设施进行检修 。

进入养济院的老人每月可以领取米、布和柴薪银 ,

如果老人生病的话 , 由官府调拨医生调理 。

老人去世 , 由政府负责买棺安葬 , 夫妇可合葬一穴 , 体现出较好的人文关怀 。

朝廷也鼓励身体较好的老人在养济院中开展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 , 比如烧饭、看孩子、看门以及纺纱、捻线等手工活 。

有关部门负责借给老人工本 , 工作出色的老人还能获得奖赏 。

除了国家设立机构奉养孤老外 , 朝廷还责成亲属、邻里赡养这些无依无靠的老人 。

那些愿意侍奉孤老的家庭 , 国家给予免税等奖励 , 拒绝收养的则会受到相应处罚 。


这个朝代的养老制度,放在今天也能用

这个朝代的养老制度 , 放在今天也能用// //

给八旬贫困老人每月发福利

在明代之前 , 每逢节日或庆典 , 国家也会给老年人“发福利” 。 到了明代 , 则做出了日常性的规定 。

明太祖朱元璋下诏:80岁以上的贫穷老人 , 每个月都能拿到五斗米、五斤肉 , 还有酒 , 90岁以上的老人待遇更加优厚些 。

朱元璋是从最底层发家的 , 对基层官吏的执行力有清晰的认识 。

因此 , 他怕有关部门执行不力 , 就又叮嘱礼部尚书 , 要以皇帝的名义再次重申一下这项政策 。

为了让居家养老者有人服侍 , 明太祖朱元璋规定:为了更好地让70岁以上的老人安度晚年 , 国家允许老人的一个儿子免于服役 。

?对于那些孝敬老人的人 , 朝廷不但给予精神表扬 , 还给予物质奖励 , 赏赐衣物 , 发放奖金 。

而且 , 这些孝子孝女年老时可以享受特殊待遇 , 当他们年届60岁就可以享受普通老人80岁时才能享受的福利待遇 。

如果孝亲模范不幸成为孤老 , 那么他们在家就可以享受到在养济院的同等待遇 , 当地养济院会每月按标准把钱粮送到他们家中;去世后 , 政府还会发放银子作为丧葬费 。


这个朝代的养老制度,放在今天也能用

这个朝代的养老制度 , 放在今天也能用// //

在朝廷的要求和带动下 , 各地形成了尊老养老的风气 , 明代的各种养老政策十分值得我们今天来借鉴学习的 , 毕竟:以铜为镜 , 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 , 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 , 可以明得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