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曹操的领袖气质:行事果断,豁达自信,知人善任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谈谈曹操的领袖气质:行事果断 , 豁达自信 , 知人善任


谈谈曹操的领袖气质:行事果断,豁达自信,知人善任

谈谈曹操的领袖气质:行事果断 , 豁达自信 , 知人善任// //

《三国演义》第一回写到:汝南许邵 , 有知人之名 。 操往见之 , 问曰:“我何如人?”邵不答 。 又问 , 邵曰:“子治世之能臣 , 乱世之奸雄 。 ”操闻大喜 。

许邵的内心是矛盾的 , 虽然鄙薄操之为人 , 却又不敢得罪对方 , 一句“子治世之能臣 , 乱世之奸雄”真是高明得体 , 这也是全书描写曹操的一个纲 。 作者的意图是把曹操放在汉室正统的对立面 , 令其扮演奸相的角色 , 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承认他平定北方之功绩 , 所以 , 《三国演义》中写得最复杂是曹操 , 最难理解的人物也是曹操 。 无论怎样 , 曹操特有的人格魅力是无法掩盖的 , 演义如此 , 历史亦如此 , 这里仅就其具备的领袖气质做一些探讨 。

笔者认为 , 曹操的领袖气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行事果断 , 豁达自信 , 知人善任 。

一 。 曹操遇事能够当机立断 , 是由其性格直接决定的 , 这一点是领袖必备素质 。 操初入仕途时 , 完全没有纨绔子弟的享乐习气 , 一心革除弊政 , 厉行法治 。 当时宦官弄权 , 朝政混乱 , 而他能不畏权贵 , 表现出了大政治家的魄力:

曹瞒传曰:太祖初入尉廨 , 缮治四门 。 造五色棒 , 县门左右各十余枚 , 有犯禁 , 不避豪强 , 皆棒杀之 。 后数月 , 灵帝爱幸小黄门蹇硕叔父夜行 , 即杀之 。 京师敛夡 , 莫敢犯者 。 (《三国志·武帝纪注》)

换了别人 , 考虑到蹇硕的权势 , 恐怕也就算了 , 曹操则不然 , 其果决性格由此可见一斑 。 再来看看官渡之战中曹操是怎么扭转局面的:

冬十月 , 绍遣车运谷 , 使淳于琼等五人将兵万余人送之 , 宿绍营北四十里 。 绍谋臣许攸贪财 , 绍不能足 , 来奔 , 因说公击琼等 。 左右疑之 , 荀攸、贾诩劝公 。 公乃留曹洪守 , 自将步骑五千人夜往 , 会明至 。 琼等望见公兵少 , 出陈门外 。 公急击之 , 琼退保营 , 遂攻之 。 绍遣骑救琼 。 左右或言“贼骑稍近 , 请分兵拒之” 。 公怒曰:“贼在背后 , 乃白!”士卒皆殊死战 , 大破琼等 , 皆斩之 。 绍初闻公之击琼 , 谓长子谭曰:“就彼攻琼等 , 吾攻拔其营 , 彼固无所归矣!”乃使张合、高览攻曹洪 。 合等闻琼破 , 遂来降 。 绍觽大溃 , 绍及谭弃军走 , 渡河 。 (《三国志·武帝纪》)

许攸献劫粮之计 , 这时“左右疑之” , 曹操却敢于一博 , 亲自前往 。 乍看去 , 曹操把全军成败系于来投的敌将 , 实为孤注一掷 , 与赌徒无异 , 但如果考虑到当时的情况 , 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了:“公与绍相拒连月 , 虽比战斩将 , 然觽少粮尽 , 士卒疲乏 。 ”(《三国志·武帝纪》)可见若不用许攸之计 , 等于坐而待毙 , 与其这样 , 倒不如赌上一把 , 尚有取胜的机会 。 从这件事情中 , 足见曹操当机立断决策之明 , 比之优柔寡断的袁绍 , 高下立分 。

二 。 所谓文如其人 , 从“日月之行 , 若出其中;星汉灿烂 , 若出其里”到“老骥伏枥 , 志在千里 。 烈士暮年 , 壮心不已” , 一个豁达自信的曹操仿佛就站在我们面前 , 雄姿英发 。 曹操的这一性格本身并无特别之处 , 难得的是往往在逆境中凸现出来:

曹瞒传曰:公将过河 , 前队适渡 , 超等奄至 , 公犹坐胡黙不起 。 张合等见事急 , 共引公入船 。 河水急 , 比渡 , 流四五里 , 超等骑追射之 , 矢下如雨 。 诸将见军败 , 不知公所在 , 皆惶惧 , 至见 , 乃悲喜 , 或流涕 。 公大笑曰:“今日几为小贼所困乎!”(《三国志·武帝纪注》)

兵败之际 , 毫无颓态 , 反而大笑 , 不愧为一代枭雄!可以想象 , 当时军心低落 , 主帅的态度直接决定了士兵能否振作起来 。 一声大笑 , 一番狂语 , 有如冰天雪地里的一堆篝火 , 不仅会给将士们带来温暖 , 还能够鼓舞士气 , 这才是优秀主帅的风范 。 再有 , 官渡之战结束后 , “公收绍书中 , 得许下及军中人书 , 皆焚之 。 ”(《三国志·武帝纪》)此事堪称中国权术史上的经典一幕 , 仔细想想 , 这一招实在是高明:若追究下去 , 难免造成人心惶惶 , 对于大战方息的曹操军团来说 , 内耗无异于自取灭亡;若既往不咎 , 小可收买人心 , 大可稳定局面 , 一举两得 。 可见曹操的头脑是很冷静的 , 狭隘之辈绝对做不到这一点 , 那么如此魄力从哪里来?还是要归功于他的豁达自信 。


谈谈曹操的领袖气质:行事果断,豁达自信,知人善任

谈谈曹操的领袖气质:行事果断 , 豁达自信 , 知人善任// //

三 。 三国时期的军阀用人问题非常复杂 , 足够写一篇论文来探讨了 , 单就曹操而言 , 他充分做到了知人善任 。 史言曹操:“知人善察 , 难眩以伪 , 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 , 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 , 皆佐命立功 , 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 , 登为牧守者 , 不可胜数 。 ”(《魏书》)孙权谓操:“御将 , 自古少有 。 ”(《三国志·诸葛谨传》)下面举例说明之:

太祖既征孙权还 , 使辽与乐进、李典等将七千余人屯合肥 。 太祖征张鲁 , 教与护军薛悌 , 署函边曰“贼至乃发” 。 俄而权率十万众围合肥 , 乃共发教 , 教曰:“若孙权至者 , 张、李将军出战;乐将军守 , 护军匆得与战 。 ”诸将皆疑 。 辽曰:“公远征在外 , 比救至 , 彼破我必矣 。 是以教指及其未合逆击之 , 折其盛势 , 以安众心 , 然后可守也 。 成败之机 , 在此一战 , 诸君何疑?”李典亦与辽同 。 于是辽夜募敢从之士 , 得八百人 , 椎牛飨将士 , 明日大战 。 平旦 , 辽被甲持朝 , 先登陷陈 , 杀数十人 , 斩二将 , 大呼自名 , 冲垒入 , 至权麾下 。 权大惊 , 众不知所为 , 走登高冢 , 以长戟自守 。 辽叱权下战 , 权不敢动 , 望见辽所将众少 , 乃聚围辽数重 。 辽左右麾围 , 直前急击 , 围开 , 辽将麾下数十人得出 , 余众号呼曰:“将军弃我乎!”辽复还突围 , 拔出余众 。 权人马皆披靡 , 无敢当者 。 自旦战至日中 , 吴人夺气 , 还修守备 , 众心乃安 , 诸将咸服 。 权守合肥十余日 , 城不可拔 , 乃引退 。 辽率诸军追击 , 几复获权 。 太祖大壮辽 , 拜征东将军 。 (《三国志·张辽传》)

史家对曹操的教令颇为赞赏 , 胡三省认为操以“辽、典勇锐 , 使之战;乐进持重 , 使之守” 。 由上可知 , 操是善于用将的 。 此外 , 曹操还能够因才授职 。 建安元年 , 为解决军粮供应问题 , 操用枣祗、韩浩等议 , 兴办屯田 , 后命任峻为典农中郎将 , 据《三国志·任峻传》记载:“军国之饶 , 起于枣祗而成于峻 。 ”至于象郭嘉、荀彧等这样的卓越文臣 , 曹操更是招用有术 , 不复赘言 。


谈谈曹操的领袖气质:行事果断,豁达自信,知人善任

谈谈曹操的领袖气质:行事果断 , 豁达自信 , 知人善任// //

?

三分局面形成以后 , 曹操多有剪除异己、兔死狗烹之举 , 这是为子孙代汉做准备 。 封建统治者大都如此 , 对操也就不必苛求了 。

曹魏人才云集 , 为三国时期之最 , 这与曹操的个人魅力有一定关系 , 包括领袖气质 。 以上我们探讨了曹操领袖气质体现的三个方面 , 最后以一首词来结束本文:

大雨落幽燕 , 白浪滔天 , 秦皇岛外打鱼船 。 一片汪洋都不见 , 知向谁边?往事越千年 , 魏武挥鞭 , 东临碣石有遗篇 。 萧瑟秋风今又是 , 换了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