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圆为方直

图二 五代越窑秘色刻牡丹文注子

图三 五代前后定窑印鱼文折沿花棱碗

图四 宋代饶州窑瓜棱瓶

王奇

图/作者提供

断定古物所属朝代 , 是将其形式、色彩、花文、釉色、笔法等 , 与各个朝代的器物特征作比照 , 视其相符与否 , 而得出结论 。 然而断代之难 , 因中国历史之悠长 , 古物质地、门类、品种之繁多 , 要鉴定者一一通晓是为难事!汉以来学者 , 经由考证古籍 , 赏鉴器物 , 将其经验与知识著述出来 , 后人因而大受裨益 。 不过 , 这类考定几乎不可穷尽 , 至今依然在点点滴滴地积累中 。 在此笔者亦献上一条陶瓷器断代的窍门 , 仅供参考 。

古陶瓷器的成型 , 得益于陶钧(陶车)的广泛运用 。 陶工置泥坯于陶钧上 , 快速转动陶钧 , 即就势拉坯 , 是故盘碟、碗盆、唾壶、注子、瓶壶、罐缸等陶瓷器皿多为圆形 。 若使这些器皿由圆弧变为折角或棱边 , 陶工则需另下工夫了 。 笔者发现 , 唐宋瓷器多见折角与起棱这类形制 , 甚以为特殊 , 盖当时之风尚使然 , 否则陶工何必自讨麻烦?

唐宋瓷器的“折角”形式 , 指瓷器本该为圆弧形者 , 一变而作成折角 。 盘、碗、杯类 , 表现为折沿 , 或折腰 , 或折底(见图一) 。 折沿式盘、碗较常见 , 其盛行于唐宋 , 延续至明朝前期 。 折腰式与折底式流行时间较短 , 南宋后基本消失 。 需指出的是 , 学者往往将折腰碗与折底盘混为一谈 , 因为唐宋时碗底较浅(深底者称为“盏”) , 碗折腰后 , 看起来像是盘 , 其实碗底依然是下沉的;相比之下 , 折底盘的底则是平的 。

折角工艺的关键 , 是在制模与过模时 。 先制作一个相应形式的土模 , 器坯在陶钧上拉成后 , 待其半干 , 置于土模上压印并拍打 , 便成折角之式 。 近年出土过一件宋代折底式盘模 , 模上刻有鸳鸯莲文 , 底部与盘壁为折角(非弧形) , 说明折角是在过模时形成的 。

由于注子、瓶、壶、花插等的器身亦由拉坯成型 , 再拼接口颈、手柄等 , 故其腹体当为圆形 。 唐宋时 , 陶工们却特地将圆腹的上部压变为平面 , 形成平肩或斜肩 , 使之与腹部形成罄角(见图二) 。

起棱 , 指在瓷器的内外壁加棱边或凸棱 , 改变器物原本形状 。 起棱是一种便捷而效用佳的装饰手法 , 我们祖先精于此道 , 三代青铜器用凸棱者多 。 唐宋时常见的花棱、瓜棱花样 , 便是通过起棱完成的 。

为碗盘起棱的常见方法 , 也是经由制模、过模 。 器坯拉成后 , 待泥半干 , 即过模压印出凸棱 , 一般圆碗便变成花棱碗(见图三) 。 陶工也可以直接用刀 , 在器壁内外剔出凸棱或削成菊花棱等 。 为瓷瓶、注子类起棱 , 则在土坯尚湿时 , 在器壁上压出棱边 , 一般圆瓶便变成瓜棱瓶(见图四) 。

唐宋瓷器的“方直”特征 , 又因年代之先后 , 出现“软硬”之别 。 唐至北宋早期 , 器物的折角较直 , 甚而加棱边或皱褶强调 , 显得刚而硬 , 北宋中期至南宋 , 器物的折角带有一定弧度 , 显得偏柔而软 。 据此用于进一步鉴定年代早晚 , 颇见效用 。

唐宋时“折角”与“起棱”之用 , 打破了部分瓷器的浑圆格局 , 带来一些刚硬与方直的气韵 。 这种特殊的时代气质 , 还反映在器壁偏于斜直 , 而非圜圆 , 如诸多斗笠碗的出现 。 器物的形式特质易于表述 , 而时代气韵只可意会 , 我能说之?

作者:王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