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英雄——林则徐

林则徐

林则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 , 字元抚 , 又字少穆、石麟 , 晚号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栎社散人等 , 福建侯官县人 , 是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 。 官至一品 , 曾任湖广总督、陕甘总督和云贵总督 , 两次受命钦差大臣;因其主张严禁鸦片 , 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

1839年 , 林则徐于广东禁烟时 , 派人明察暗访 , 强迫外国鸦片商人交出鸦片 , 并将没收鸦片于1839年6月3日在虎门销毁 。 虎门销烟使中英关系陷入极度紧张状态 , 成为第一次鸦片战争 , 英国入侵中国的借口 。

尽管林则徐一生力抗西方入侵 , 但对于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贸易则持开放态度 , 主张学其优而用之 。 根据文献记载 , 他至少略通英、葡两种外语 , 且着力翻译西方报刊和书籍 。 晚清思想家魏源将林则徐及幕僚翻译的文书合编为《海国图志》 , 此书对晚清的洋务运动乃至日本的明治维新都具有启发作用 。

1850年11月22日 , 林则徐在普宁老县城病逝 。


民族英雄——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 //

贫苦童年

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原名林天翰 , 字孟养 , 号旸谷 , 嘉庆侯官岁贡生 , 是当地的教书先生 , 于邻居罗氏的地方开设书塾 。 而林则徐的母亲陈帙 , 为闽县岁贡生陈圣灵之第五女 。 林宾日陈帙夫妇一共生育十一名子女:长子林鸣鹤(早夭)、次子林则徐、三子林霈霖及八名女儿 。

林则徐 , 字元抚 , 又字少穆、石麟 , 1785年生 , 清朝中期户籍福建侯官县 , 祖出莆田九牧林 。 他为其父林宾日所撰的《诰封通奉大夫江宁布政使显考旸谷府君行状》载:“府君讳宾日 , 字孟养 , 号旸谷 , 系出九牧林氏 , 近代民族英雄林则徐 , 祖出莆田九牧林 。

他为其父林宾日所撰的《诰封通奉大夫江宁布政使显考旸谷府君行状》载:“府君讳宾日 , 字孟养 , 号旸谷 , 系出九牧林氏 , 先世由莆田 徙居福清县之杞店乡 , 国初再徙省治(福州) 。 ” 据考 , 迁居福清杞店(今海口镇岭兜村)的莆田九牧林一支为林蔇的裔孙宋进士林高德 , 今 岭兜 尚存林氏祖祠联:“九牧家声远 , 文峰世泽长” 。 正因为林则徐系出九牧 , 所以他对祖籍地莆田深有感情 , 与莆田进士郭尚先、陈池养、林扬祖等都有密切交往 。 少年启蒙

尽管林则徐家境寒苦 , 但是林宾日非常重视教育 。 四岁时 , 父亲林宾日已将他携入塾中 , 教以晓字 。 七岁 , 已经熟练文体 , 在当时来说是非常早的事 。 由于林宾日幼时家贫 , 到十三岁才入书塾 , 常常被同学嘲笑 , 为免儿子和自己一样命运 , 教书时便将他携入塾中 , 抱在膝上 , 一同听学 。

林宾日教学方法不同于一般教书先生 , 教育态度既讲究又开明 。 他不只重追求学问 , 还注重品格修养;不求死背 , 不求体罚 , 循循善诱 , 让学生循序渐进 , 因材施教 。 在他教书的五十年当中 , 中举或考上进士的多达数十人 , 最杰出的还是儿子林则徐 , 他八、九岁时 , 就在学堂上写出了“海到无涯天作岸 , 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诗句 , 震惊四座 , 他在书塾常常以佳作得到奖金 , 眼见家境依然贫穷 , 有人曾叫林则徐改业 , 但林宾日不许 , 他认为儿子日后必飞黄腾达 , 名成利就 。

林则徐十二岁时 , 孔庙召童生任佾生 , 经一轮选拔之后 , 林则徐当选任佾生 , 为祭祀乐舞的人员 。

鳌峰书院是福建当时的最高学府 , 入读书院者皆非泛泛之辈 。 院长是敢于蔑视和珅、刚直不阿的教育家郑光策 。 在郑光策指导之下 , 林则徐专心向学 , 写有读书札记《云左山房杂录》 , 将诸子百家一同采纳 。

入读期间 , 林则徐通过父亲结识汉学家陈寿祺 。 陈寿祺为人愤世嫉俗 , 对现实的社会问题和官场有深刻的思考 。 他经世匡时之思想对林则徐有潜移默化作用 。 与他同时入读的还有郑光策女婿梁章巨 。 两人少时已经交往甚频 , 加上梁章巨早已接受郑光策“经世致用”之学 , 加深林则徐“经世致用”之思想 , 两人同时立下“经国救世”之志 。


民族英雄——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 //

中举成家

河南省永城县知县郑大模有次遇到林则徐 , 对他文思敏捷留上了心 , 认为此子必成大器 。

嘉庆九年(1804年) , 林则徐参加乡试 , 中第二十九名举人 。 就在揭晓成绩排名的那一天 , 他正式迎娶郑淑卿为妻 , 以当时来说 , 进士门第出身的郑家千金嫁给家境寒苦的林家秀才 , 是件罕见的事情 。 自此林则徐在郑淑卿在世时都没有纳过妾侍 , 终其一生情深不渝(据林则徐长房后人林鸿汉表示 , 郑淑卿逝世后林则徐曾续弦再娶) 。 林则徐逝世后 , 同治至光绪年间 , 英国的杜莎夫人蜡像馆特地为林则徐郑淑卿夫妇制作蜡像 , 成为少数可长期展出的名人蜡像 , 以表敬意 。

年底 , 新婚燕尔的林则徐离开家人前往京师参加会试 , 但名落孙山 。 回乡后就在福州北库巷开设“补梅书屋”开班授徒 , 等待下一次的会试 。 初任仕途

嘉庆十一年(1806年) , 林则徐担任厦门海防同知书记 , 专责处理商贩洋船来往、米粮兵饷的文书记录 。 那时厦门的走私鸦片问题严重 , 历任厦门海防同知皆是贪官污吏 , 外商贿赂成风 , 无人打击走私 。 林则徐认识到鸦片问题、烟贩伎俩 , 开扩视野 。 其任内他得到汀漳龙道百龄和福建巡抚张师诚赏识 , 张师诚招他成自己的幕僚 。

张师诚为何选林则徐为幕僚的说法不一 , 依照林氏家族后人传说 , 张师诚翻阅各地呈交给他的贺启 , 发现林则徐的贺启写得最好 。 那时正值除夕 , 依惯例各地官员都要向皇帝呈拜折 。 于是张将林则徐召来代草拜折 , 途中诸多刁难 , 整夜在他居所外连放爆竹 , 又改动拜折 , 要林则徐重抄一遍 。 张师诚观察林则徐的修养和态度 , 只见他认真誊写一遍 , 非常欣赏他人品及才华 , 就请他纳入幕僚 。

张师诚位极人臣 , 对典章大政等政治学问均有所知 , 他将自己公事上的知识、权术一一传授给林则徐 , 甚至他在嘉庆十四年八月(1809年9月) , 镇压海盗蔡牵时亦一同随往 , 令林则徐间接参与镇压 。 张师诚事后称赞林则徐:“是役也 , 僚属睹余督剿之劳 , 佥谓非余先得贼踪 , 飞檄催战 , 未必能如斯神速 。 ”

同年年底 , 张师诚推荐林则徐父亲林宾日为乐正书院主持 , 林家经济得以改观 。 后林则徐又在这年参加燕京会试 , 可惜仍是落第 , 他依然留在张师诚幕府当幕僚 。 直到嘉庆十六年(1811 年) , 26 岁的林则徐赴京会考 , 殿试高居第二甲第四名 , 选为庶吉士 , 授翰林编修 , 从此踏上了官宦之途 。


民族英雄——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 //

任庶吉士

嘉庆十八年五月初九(1813年) , 林则徐入翰林院庶常馆任庶吉士 。 同年九月初七(1813年9月30日) , 天理教起事 , 教徒直攻打至京师 , 林则徐亲睹事态 , 他后来作书《强忠烈公遗墨后》 , 纪念当时被教徒处死的滑县知县强克捷 。

林则徐在翰林院度过七年岁月 , 被派往不同地方工作 , 但仍是微不足道的小京官 。 七年期间 , 他的子女相继出世 。 嘉庆十九年(1814年)正月初四 , 长子林汝舟出生;次子林秋柏出生三日而殇;后来长女林尘谭、次女林金鸾(后夭折)亦出生 , 单较二百两银年俸 , 根本不足以应付家庭开支 。 唯有间中在书塾教书 , 或寄卖自己的书法作品帮补家用 。 在翰林院期间 , 他著经济专书《北直水利书》 。

林则徐虽不善社交 , 但他于嘉庆十九年加入了由地位不高的京官组成的宣南诗社 , 结交黄爵滋、龚自珍、魏源等人 , 林则徐成为他们的领袖 。 愤而罢官

嘉庆二十一年闰六月初十日(1816年8月1日) , 林则徐离开翰林院 , 往江西南昌任考官 , 他父亲林宾日得知此事后 , 因感怀自己过去的经历 , 特地致信儿子 , 要儿子慎选人才 。 林则徐此后多次任考官期间 , 均公正严肃地工作 , 因此在士人之间博得良好的名声 , 甚至落第的考生皆致信向林则徐讨论请教 。 林则徐后来记述自己对考官工作的态度:“则徐典试江西 , 府君自以踲于场屋 , 倍知科名之难 , 屡谕衡文当慎之又慎 。 已荐之卷 , 首场三艺当通阅到底 , 遂篇分评;未荐之卷 , 亦必逐卷有朱笔批点” 。

林则徐如此重视科举 , 但他的好友龚自珍和魏源见识到科举之弊端严重 , 认为科举是对人才的埋没和摧残 , 因此曾为此事争论 。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二月 , 林则徐任江南道监察御史 , 河南南岸河堤缺口 , 河南巡抚琦善办事不力 , 引发大水灾 , 林则徐不惧琦善满洲贵族的背景 , 向嘉庆帝直奏琦善的无能 。 他为官清廉 , 不畏权势 , 行事果敢 , 不假情面 , 导致同僚的猜忌、冷嘲热讽 , 林则徐因此对官场厌倦 。

道光元年(1821年) , 林宾日病危 , 林则徐以照顅父亲为由辞官而去 。 乘船返回家乡期间 , 妻子郑淑卿在船上诞下三女林普晴 , 返回福州时 , 林宾日已病愈 。


民族英雄——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 //

受命禁烟

道光十八年11月15日 , 林则徐受命钦差大臣 , 入广州查处禁烟 。 林则徐先弄清广州受鸦片毒害情况 , 查找各家烟馆 , 掌握大量第一手资料 , 于道光十九年正月(1839年3月)抵广州 , 于二月初四(3月19日) , 林则徐会同邓延桢等传讯十三行洋商 , 责令转交谕帖 , 命外国鸦片贩子限期缴烟 , 并具结保证今后永不夹带鸦片 , 他还严正声明:“若鸦片一日不绝 , 本大人一日不回 , 誓与此事相始终 , 断无中止之理 。 ”但外商拒绝交出 , 经过坚决的斗争 , 挫败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鸦片贩子 , 收缴全部鸦片近2万箱 , 约237万余斤 。 于四月二十二日(6月3日)在虎门海滩上当众销毁 。

道光十九年(1839年)3月18日 , 林则徐发布两个谕贴 。 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国人离开广州 。 3月21日下令包围商馆 。 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国鸦片贩子颠地 。


民族英雄——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 //

横招诬陷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 , 林则徐以虎门销烟、奋力抗英而闻名中外 , 成为一代名臣、民族英雄 , 为后人称颂 。 但也是因为禁烟和抗英 , 使林则徐成了朝廷的一名“罪臣” , 遭受了5年悲壮的流放生活

林则徐在广州的禁烟功绩 , 最初得到了道光皇帝的充分肯定 。 道光十九年(1839年)7月28日 , 道光帝阅毕林则徐的虎门销烟报告 , 欣喜万分 , 誉为:“可称大快人心事!”不久 , 林则徐过55岁生日 , 道光帝又亲笔书写“福”、“寿”二字的大楷横匾 , 差人送往广州 , 以示嘉奖 。 但时隔不久 , 林则徐所面临的形势就迅速恶化起来 。 道光二十年(1840年)6月 , 英军派舰队封锁珠江口 , 进攻广州 。 林则徐严密布防 , 使英军的进攻未能得逞 。 英军受阻后沿海岸北上 , 于7月5日攻占定海 , 8月9日抵达天津大沽口 , 威胁北京 。 这时 , 道光帝惊慌失措 , 急令直隶总督琦善前去“议和”;又命令两江总督伊里布查清英军攻占定海的原因 , 究竟是由于“绝其贸易”还是“烧其鸦片” , 意欲将林则徐作为“替罪羊” 。 从此 , 各种诬陷、打击和指责连续降临到林则徐的头上 。 琦善是妥协派的骨干 , 当然不会错过这一陷害和打击林则徐的机会 。 他声称英国所不满的只是林则徐一人 , 只要清廷惩治林则徐 , 所有问题都可解决 。 其间 , 林则徐两次上奏 , 大胆陈述禁烟抗英的合理性和正义性 。 道光帝翻脸 , 指责林则徐简直是一派胡言 。

道光二十年9月29日 , 道光帝下旨 , 革了林则徐的职 , 并命令“交部严加议处 , 来京听候部议” 。 10月25日 , 林则徐又收到吏部文件 , 通知他暂留广州 , 等待新任钦差大臣博尔济吉特·琦善的审问和发落 。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5月1日 , 林则徐又接到圣旨:降为四品卿衔 , 速赴浙江镇海听候谕旨 。 到镇海后 , 林则徐积极参与了当地的海防建设事宜 , 力图“戴罪立功” 。 不久 , 接替琦善的靖逆将军奕山在率军与英军作战中打了败仗 。 为了开脱罪责 , 他竟造谣说 , 英方是愿意议和的 , 他们恨之入骨的只有林则徐一人 。 言外之意 , 就是必须再次惩办林则徐 , 英方才能罢兵议和 。 道光帝求和心切 , 便把广州战败的责任再次归罪于林则徐 , 说他在广州任职时没有积极筹划防务 , 以致英军发起进攻后 , 奕山招架不住 。 6月28日 , 道光皇帝下旨 , 革去林则徐“四品卿衔” , “从重发往新疆伊犁 , 效力赎罪 。

林则徐抗英有功 , 却遭投降派诬陷 , 被道光帝革职 , 他忍辱负重 ,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7月14日)踏上戍途 。 在赴戍途中 , 仍忧国忧民 , 并不为个人的坎坷而唏嘘 , 当与妻子在古城西安告别时 , 在满腔愤怒下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 ,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激励诗句 。 这是他爱国情感的抒发 , 也是他性情人格的写照 。

道光二十一年十一月初九日到新疆 。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开始 , 朝廷重新起用林则徐 , 调任陕甘总督、陕西巡抚、云贵总督 。 道光二十五年九月奉召回京候补 , 十一月以三品顶戴署理陕甘总督 。 二十六年(1846年)四月 , 授陕西巡抚 , 七月初九(8月30日)抵陕上任 。 这时的陕西 , 各种社会矛盾十分尖锐:鸦片战争时 , 清廷为解决军费困难 , 除调拨陕西征收的盐税外 , 还强令陕西捐银一百多万两 。 鸦片战争后给外国侵略者的赔款也摊派到陕西 , 仅西安府咸宁、长安两县的赔款银 , 年征收就在二万两以上 , 相当于上缴正银数的三分之一;加上各地接连发生灾荒 , 劳苦群众生活异常艰难;渭南、富平、三原、大荔、蒲城等地的“刀客”与当地回民联合起来 , 反抗官府的斗争此起彼伏 。 病重逝世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 , 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 。 到任后 , 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 , 赏戴花翎 。 二十九年(1849年)秋 , 因病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 , 翌年三月返抵侯官 。 九月 , 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 , 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 。 他抱病从侯官起程 , 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 。 在报丧奏折到京前 , 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11月27日)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 。

在任滇都时 , 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 , 鼓励私人开采 , 提倡商办等主张 。 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 。 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 , 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 。 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为进剿太平军作乱 , 故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 , 督理广西军务 。 可是林则徐根本未康复 , 疝气不时发作 , 结果他要躺在特制的卧轿 , 由福建、广东山区 , 一路直达广东 , 到潮州时 , 开始严重下痢 , 到了普宁 , 已病入膏肓 , 不得不暂住普宁行馆 。 最后林则徐在儿子林聪彝及幕僚刘存仁陪同下 , 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时 , 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 , 与世长辞 , 享年六十六岁 。 死后清廷晋赠其太子太傅 , 照总督例赐恤 , 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 , 谥文忠 。


民族英雄——林则徐

民族英雄——林则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