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的方天画戟天下闻名,你知道中国古代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史吗?
吕布的方天画戟天下闻名 , 你知道中国古代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史吗?
戟是人们所熟知的一种古代兵器 ,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国演义》中吕布的“方天画戟”了 , 吕布的方天画戟可谓是天下闻名 。
我们从现在的武术运动和戏剧、图画及博物馆中陈列的明清实战或仪仗兵器来看 , 戟给人们的印象大致是枪首、下置月牙状利刃的形象 。 从戟的发展来说 , 古代的戟(宋代之前)和今天的戟并不相同 。 随着古代战争中军队战术及使用兵器的变化 , 戟也经历了一个独特的发展过程 。 确切地说 , 戟在古代历史上的地位 , 远比后来名列十八般兵器中的戟显赫 。
吕布的方天画戟天下闻名 , 你知道中国古代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史吗?// //
那么你知道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和变迁吗?本文就与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
戟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 。 第一阶段为商朝末期到隋唐结束 , 可称之为古戟阶段;第二阶段从宋代到今天 , 可称之为今戟阶段 。
古戟(以下仍简称戟) , 和许多古兵器一样 , 它也是其相近的古兵器发展而来 。 在史前时代 , 人类最早使用的复合武器 , 不外乎有柄石斧、投枪、弓而已 。 石斧的前端逐步变尖、变锐,就构成了古石勾、古石锄 。 青铜时代开始后 , 青铜工艺的进步 , 人们又把青铜勾的前端加长 , 并把这加长的部分称为援 , 两面打磨成锋利的刃 , 把勾的后端(称为内)也加长 , 在内上开孔 , 以便用绳更稳固把武器缚在木杆上 。 这可啄、可勾、可击的兵器就是戈 。 和古勾相比 , 最初的戈是近一字形的形状 , 后来的人们为使戈更坚实地固定在木杆上 , 又把内和援之间的下方延长(称为胡) , 大约是小丁字形 。 商周时代是车战从兴起到全盛的时代 , 在周代车战是战争的主要形式 , 蜂拥于战车周围的步卒只是附庸,有身份的贵族乘战车冲击 。 战车兵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力 。 当时战车上通常配置五种兵器 , 分别为戈、殳、戟、酋矛、夷矛 , 称为五兵 , 戈位诸兵之首 。
吕布的方天画戟天下闻名 , 你知道中国古代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史吗?// //
这时贵族所使用的戈已很华丽美观 , 而且实用 , 在战车的行进中 , 不但可用戈横 , 也可利用战车的车速拉倒敌人 , 而当时的一般步卒只配给可啄击的古勾 , 形成后期的戈为完全的丁字形 。 和前朝的戈相比 , 不断地加长援 , 朝、内是个趋势 , 这样可加强戈在木杆上的稳固性 , 也增加杀伤力 。 整个周代 , 只有卫国始终是短胡一穿 , 即胡很短 , 内上只有一孔 , 这样的龙缚在长杆上不太稳固 , 因而为其他国所据弃 。 后期的戈和卫戈相反 , 几乎都是长胡多穿 , 以增加戈在长杆上的稳固性 。
戟的出现是在商末周初 , 初期的戟显然是戈的变形 , 是在戈的援的增长中实现的 。 这时的戟是把原来平直的援改为前倾 , 援和胡形成一个较大的钝角 , 而和木杆前端形成一个锐角 , 以加强前刺的效能 。 这种由戈引出的戟在进入周代中叶之后充分地发展起来 。 春秋末年的工艺著作《考工记》中记载 , 当时制造的戈宽约4.6厘米 , 内是宽三倍(13.8厘米);援是宽的四倍(18.4厘米) 。 戟宽3.5厘米 , 内是宽的三倍(10.5厘米);胡是宽的四倍(14厘米) , 援是宽的五倍(17.5厘米) 。 从中可知戟的形体比戈更窄 , 而通体更修长 。
吕布的方天画戟天下闻名 , 你知道中国古代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史吗?// //
进入战国时期 , 车战还在使用 , 但较大规模的骑兵作战也开始出现 。 骑战从赵武灵王倡导“胡服骑射”之后 , 更加普遍地为各国所接受 。 这时在低速车战中所采用的戈 , 在高速的骑兵运动作战中显然已不适用 。 因为骑兵和车兵不同 , 骑兵面前已没有象车兵那样有驾车的马匹的阻隔 , 已可以从正面直刺以杀伤敌人 , 而且骑兵也不象车兵那样在作战时使用五种之多的武器 。 于是发展直刺效能强并有勾、击效能的戟成为当务之急 。 由于发展戟刺的功能 , 使戟已从戈的旧观中完全解脱出来 , 周中叶的戟已从援前倾的样状变化为大十字型 , 形成刺、勾、击兼备的兵器 。 和戈的发展趋势一样 , 戟也是长胡多穿 , 也有的戟在戟外加铸一圆槽 , 以木杆入槽 , 加强直剌时的稳固性 , 这已接近矛的效用 。
吕布的方天画戟天下闻名 , 你知道中国古代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史吗?// //
战国时代的戟 , 据许多学者多年的研究 , 认为这时的戟已变化成矛戈合装的复合兵器 。 这种戟的两部分分别制造 , 组装、使用都很方便 , 这种组合戟逐步成为战争中通用的武器 。 而大十字型的戟 , 由于制造费工 , 不便于实战 , 故多为贵族使用或用于仪仗 , 以后逐步废止 。 秦汉时代的戟 , 由于制造工艺的进步和战车使用的退化 , 已逐渐在组合戟和十字型戟的基础上加以简化 , 基本上形状是个卜字型(图五) 。 这种戟的特点是长胡长援 , 内短而尖锐 , 援(或已可称之为刺)已和胡完全成一条直线 , 加强刺的作用;在戈的形状上 , 的内和援大致在一条直线上 , 而卜字戟是化援为刺 , 援、胡在一条直线上 , 而内和援、胡垂直 , 相当于戈中的援 , 显然是稍保留勾、击的功能 。 戟的发展是以加强正面直刺的效能为动力的 , 在后期的戟中 , 内也改为向前倾 , 直至改成和援平行的小枝 。 一般秦汉戟宽不过3厘米 , 通长在30至40厘米之间 , 内长10厘米 。
吕布的方天画戟天下闻名 , 你知道中国古代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史吗?// //
铁器广泛采用之后 , 铁戟已为人所使用 , 由之戟成为当时战争中最常用的武器 。 如汉淮阴侯韩信未发迹时 , 曾做过楚将项梁的“执戟郎”;汉将樊哙闯鸿门宴 , 也遭到持戟卫士的阻拦 。 秦汉时代 , 车骑、步战混用 , 戟在三者之间皆可使用 。 车兵用者稍长 , 骑兵次之 , 步兵最短 , 另外还有“手戟”、“双戟”的名目 , 用于投掷或近战格斗 。 东汉之后 , 突骑(精锐骑兵)的采用 , 步战的增加 , 战车之制逐被废止 。 时步兵多喜用环首大刀 , 骑兵多喜用长矛 , 而具有多种功能的不很坚固的戟已不合战争形势的需要 , 戟因之退化成为普通长兵器中的一种 。
在南北朝时 , ,刀、矛、戟为战争常用的兵器 , 戟还在使用 。 公元404年 , 刘裕起兵反对桓玄篡晋 。 刘裕身先士卒 , 手持长刀冲锋陷阵 , 为桓玄部将皇甫敷包围 , 皇甫敷用戟和刘裕格斗 。 从中可知此时戟已和刀、矛等兵器处于相同的地位 。 南北朝的结束 , 北方的隋统一 , 保留在南朝的戟的使用进一步衰落 , 乃至唐代 , 人们已很难见到戟的使用了 。
吕布的方天画戟天下闻名 , 你知道中国古代戟这种兵器的发展史吗?// //
注以上是中国古代兵器戟的变迁和发展史的上部分 , 鉴于篇幅原因 , 下篇明日更新 , 欢迎收看 。
- 齐白石画山水:懂的人不多,骂的人却不少
- 一个人的长征:追寻孙子
- 晋朝电视剧为何只拍到司马炎登基统一三国,以后的事情为何不拍?
- 《圣斗士星矢》重病的伊利亚斯为什么还能对冥斗士产生重大威胁?
- 凿壁偷光的匡衡,后来怎样了?成了贪官为害一方
- 古代最有钱的县城大街,位于山西,现为世界遗产!
- 小脚的起源:为防疫古人如何解决大妈们串门、扎堆的问题
- 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
- 自编教材评审的标准是什么
- 曹操有14个老婆,12个是抢来的寡妇,一代枭雄为何爱抢人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