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代不忘红军情——来自四川省丹巴县的报道
丹巴在四川西北部 , 属于甘孜地区 。 80多年前 , 红军北上路过这里 , 曾建立了藏族红军武装——丹巴藏民独立师 。
丹巴藏民独立师师长马骏的外孙土登从小就听妈妈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 。 他说:“从1935年6月首次到达至1936年7月撤离北上 , 红军前后在丹巴驻留一年多 。 ”
“当时 , 我的阿爷(外公)和他的父亲在当地有一支武装部队 。 红军到达丹巴以后 , 他们愿意接受党的领导 , 配合红军同国民党反动派作斗争 。 ”土登说 。 1935年11月 , 红军将这支武装改编为丹巴番民独立团 , 由马骏任团长 。
土登说 , “我的阿爷在丹巴本来就很有影响力 , 他的亲戚、朋友都听他的话 , 跟他走 , 大部分加入独立团的都是与他年纪相仿的年轻小伙子 。 那时候 , 粮食、牛、羊对老百姓来说很珍贵 , 但阿爷劝他们拿出一部分支援红军 , 大家都没有半点犹豫” 。
1935年12月底 , 红四方面军总部和川陕省委决定 , 继续保留和发展这支队伍 , 将其扩建为丹巴藏民独立师 , 马骏任师长 。 2000余人组成的独立师 , 多数战士是藏族同胞 。
1936年3月9日 , 丹巴藏民独立师被纳入大金川军区建制并被授予“大金川军区红军独立第二师”番号 , 马骏任师长 , 李中权任政委 。 李中权1981年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说:多数同志是藏族同胞 , 约一半是骑兵 , 他们个个强壮彪悍 , 能骑善射 , 作战非常英勇 。 马骏充分利用在当地的资源 , 协助丹巴县委为主力红军筹集了100多万斤粮食……
“那段岁月在阿爷看来十分珍贵 。 他说 , 藏汉两个民族相处非常融洽 , 同吃同住、不分彼此 。 冬天出去打游击战 , 藏族战士宁愿自己饿着也要让汉族战士们先吃 , 如果冷了 , 衣服脱下来就给对方穿上 。 ”土登说 。
大金川军区红军独立第二师成立后 , 主要担负西起党岭山、北至大金川丹巴段约300里的警戒任务 。 他们利用休整时间进行军事训练和构筑工事 , 学习抗日救国道理和做群众工作 。
丹巴县党史办退休干部格绒登干介绍 , 1936年4月 , 国民党军占领懋功 , 丹巴面临着极大困难:一是粮食相当紧张 , 部队和群众严重缺粮;二是敌军从东、南不断向丹巴进攻 , 反动土司不断在暗地里威胁独立师战士家属 , 妄想以此动摇军心 。
“马骏和李中权等干部一起 , 经常深入到连队 , 教育干部战士克服困难 , 不要被敌人的威胁所吓倒 。 马骏率先动员自己的家人将珍藏的粮食献出来 。 在他的带动下 , 不少藏族干部战士也动员家人将粮食拿出来支援部队 。 ”格绒登干说 。
土登的女儿今年15岁 , 每逢清明节 , 总是与家人一道前往丹巴县革命烈士纪念碑缅怀先烈 。 “说起阿祖(曾外祖父)的故事、红军长征的故事 , 我女儿比我还清楚 。 ”土登自豪地说 。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 刘 畅 姚 进)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回忆当年炮声隆,旌旗飘扬分外红——老战士马万湘对越自卫反击战亲历记
- 永乐款釉里红缠枝花卉纹玉壶春瓶、乾隆款粉青釉浅浮雕描金双耳蒜头瓶赏析!
- 红队,白色恐怖下惩处叛徒的利剑
- 诸葛武侯:让世代英雄倾洒热泪,让历代豪杰感慨涕零
- 红安记忆,顺访林彪故居
- 红林悟道《韩非子-备内》第二十三章 骗与钻
- 《红楼梦》:读懂这个女人,你才会明白为何袭人多年不孕
- 78民间测评:1/100 合金 红辣椒(不是吃的那种辣椒)
- 红木家具上的“栲栳样”是怎样的一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