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国家缺额有定 , 士子登进无穷” , 这一矛盾决定了官员的任用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

“员”和“缺”是中国古代任官制度的重要问题 , 解决这一矛盾是中国古代任官制度的战略任务 。 这一矛盾解决得怎么样 , 直接影响官员群体的内部结构 , 关系到是否能让有限的官缺各得其人 , 使官员各展所长 。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

历代朝廷在解决“员”和“缺”的矛盾、建立任官制度的时候 , 一方面会贯彻统治者的用人原则 , 另一方面也会尽量让其规范合理 , 具备较好的操作性 。

清代朝廷在借鉴历代经验的基础上 , 结合本朝的具体问题 ,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 建立起中国古代最为完善的文官任用制度 , 集中反应了中国古代该领域的成就 。

在候选人员与国家定缺这对僧多粥少的矛盾中 , 候选人员是“僧” , 是矛盾的一个方面 。 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 , 必须对候选人员加以规范 , 使他们对号入座 , 有秩序地进入官员队伍 。 清代对候选人员加以规范的主要方法是:

新官上任之前 , 必须根据各自不同的情况进行分类和排序 , 在各自的班次上等候任用 。 所谓“班次” , 是清代确立的官员任用制度 , 一共有六班 。

“凡授之班有六:一曰除班 , 二曰补班 , 三曰转班 , 四曰改班 , 五曰升班 , 六曰调班 。 凡特旨用者 , 则别为班嫣 。 凡官非特旨授者 , 有缺 , 各考其班以请旨而授之 。 ——《钦定大清会典》”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

一、除班

初次任命与有官资格者 , 如科举中第者、贡生、监生、荫生、官学生、吏员等首次被任官 。 除任的依据是科举成绩和出身 , 如进士一甲一名除翰林院修撰 , 一甲二名、三名除翰林院编修 , 汉举人除国子监监丞、博士、知县等 。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

二、补班

处在补班内的人 , 都是原来已经获得实授官职 , 后因某种事故而暂时开缺 , 等到造成开缺的事故消除后 , 要等待重新授予官职 。

因造成开缺的原因五花八门 , 补班人员种类繁多 , 如回避开缺候补、终养事毕候补、裁缺候补、丁忧服满候补、降革开复候补、援例捐输开复候补、亲老事毕引见毋庸坐补原缺者、远缺改近、因差开缺差竣候补、候补京官省亲修墓、降调候补等 。

三、转班

转班是官员在同一衙门内 , 品级不变的转任 。 虽品级相同 , 但地位稍高 , 蕴含着升迁之意 。 清代朝廷规定 , 有些官缺由转任来授补 , 如六部和理藩院的左侍郎由右侍郎转任 , 詹事府左侍郎由右侍郎转任 。

这些转任的目的 , 是为了增强政务管理的衔接性 , 疏通一些官员的升迁渠道等 。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

四、改班

改换另一衙门官职 , 比转班范围更加广泛 , 不止限于同一衙门 , 也不必限于同一品级 , 其主要类型有四种:

第一种是改任其他衙门同一品级的官职 , 《钦定大清会典》也规定了某些官职的改任路线 , 如六部、理藩院尚书以左都御史改 , 汉御史以修撰、编修、检讨、郎中员外郎、内阁侍读改 。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

第二种是因不胜任而改职 , 这类情况往往会被降职 。 例如 , 各部主事学习期满 , 对于部门政务还是不能适应 , 就会改为内阁中书、知县等职务;大挑知县、京府经历到省后不胜民社 , 改州判、至理州州同等;捐纳人员分发之后 , 先试用一年 , 考核不合格 , 直隶州知州改通判、道府改同知等 。

第三种是自愿改任 , 依例允许者 。 例如进士与散馆庶吉士应被任命为中书、主事等职务的 , 如果因为不愿意等待补缺而希望注销京职的 , 可以根据个人意愿改任知县或教授;满洲、蒙古文进士应被任命为知县的 , 如果愿意留在京城做官 , 可以改为笔帖式 。

第四种是八旗武职改文职 , 例如一等侍卫改三品京堂 。 武改文的现象比较罕见 , 汉官中虽有武改文的案例 , 但都是但都是特旨任用 , 不在六班之列 。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

五、升班

官员因年功或其他原因被升迁 。 升迁是每位官员的最大愿望 , 列入这个班次 , 就意味着得到组织的重视 , 即将平步青云 。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

为了使升迁依法有序进行 , 清朝还制定了严格的官员升迁路线规划图 , 这是清代官员任用制度中极其重要的特点 。

六、调班

某些特别官缺 , 一旦原任官员离职 , 依例由某些指定的官员去调任 , 调任官员多须有保举 。

调任有在不同衙门之间的运作 , 比如 , 户部尚书由其他五部或理藩院尚书调任 。 有些则是在同一衙门内调班 , 如刑部满洲司狱 , 要从本衙门的满洲笔帖式中调任 。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从“班次”制度来看清代文官的铨选// //

六班 , 是对候选人员总的分类 。 在六班之中 , 又会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身份分为不同选班 , 如服满、假满、应补充、开复、俸满、散馆庶吉士 , 进士、贡生、举人、议叙、捐纳、推升等 。

每个选班的任用次序又各不相同 , 同时 , 在同类人员中有些法定的排序标准 , 如即升、俸深、卓异等都是优先任用的条件 。

七、六班之外

在许多情况下 , 如果某一个官缺等待补缺 , 往往有几种不同身份的人员都有条件授补 。 在这种情况下 , 不能随心所欲地安排 , 需要一定的规则制度解决 , 主要有两种方法:

第一种 , 设定明确的法定顺序 , 按顺序任用 。 比如 , 在双月大选中:

“郎中员外郎、主事均先尽丁忧服满坐补原部之人 。 如无人 , 用病荃假满坐补原部之人 。 如又无人 , 郎中用退升四人 , 捐纳一人;员外郎用推升二人 , 捐纳一人 , 荫升二人 。 ——《钦定大清会典事例》”

第二种 , 按法定的人员搭配要求 , 组成授补这一官缺的“正班” , 再上报请旨定夺 。 正班的人员构成 , 也有明文规定 , 比如:

“满洲郎中 , 以四应升、一捐输为正班 。 员外郎 , 以一应升、一荫生、一捐输为正班 。 直隶州知州 , 以二记名主事、一捐输为正班 。 教授 , 以应升为正班 。 经制学政、教谕 , 以四举人就教、一应升为正班 。 县主薄 , 州吏目 , 各以一监生、一吏员二岁贡考职、一应升为正班 。 ——《钦定大清会典》”

如果依据法定规则还是无法对候补人员进行排序时 , 为了公平 , 就会采用抽签的办法来解决问题 。 比如:

“俸深各官遇应升应改之缺 , 论俸拟正陪具题 。 如历俸相同者 , 令其掣签名次 , 分别正陪题补 。 ——《钦定礼部铨选满洲则例》”

不管是通过金榜题名、出生显赫还是家缠万贯踏上仕途 , 都需要依据不同情况 , 被列入不同“班次” , 经过等待后方能走马上任 。 清代文官选拔中的“班次”制度 , 决定了官员们的“起跑速度” , 也影响了官员们日后的前途与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