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培军︱不识字而解书

提示您,本文原题为 -- 王培军︱不识字而解书

不识字而解书

《水浒传》第五回写鲁智深辞别智真 , 长老说四句偈云:“遇林而起 , 遇山而富 , 遇水而兴 , 遇江而止 。 ”马幼垣于此不以为然 , 难之云:“虽然是口授 , 也得有把握鲁智深能记下来(且不要说领悟)才会说 。 和白丁之人来这一套 , 岂不是对牛弹琴?” (《水浒论衡》206页 , 三联书店本)此亦想当然语耳 。 其云白丁之人 , 必不堪听授偈语(文言) , 实羌无根据 。 古史中之人物 , 不识字而能听书 , 大有人在 , 其例非一 , 不妨拈示数事 , 以为之证 。


王培军︱不识字而解书

王培军︱不识字而解书// //

鲁智深

《三国志?蜀书?王平传》:“(王)平生长戎旅 , 手不能书 , 其所识不过十字 , 而口授作书 , 皆有意理 。 使人读《史》、《汉》诸纪传 , 听之 , 备知其大意 , 往往论说不失其指 。 ”“所识不过十字” , 亦白丁之亚也 。 《世说新语?识鉴》:“石勒不知书 , 使人读《汉书》 。 闻郦食其劝立六国后 , 刻印将授之 , 大惊曰:‘此法当失 , 云何得遂有天下?’至留侯谏 , 乃曰:‘赖有此耳 。 ’”刘孝标注引邓粲《晋纪》:“勒手不能书 , 目不识字 , 每于军中令人诵读 , 听之皆解其意 。 ”石勒胡人 , 又尝被掠为奴 , 较之鲁提辖 , 为不及多矣 , 而听《汉书》有神解 。 《坛经》:“能大师言:‘……慧能幼小 , 父又早亡 , 老母孤遗 , 移来南海 , 艰辛贫乏 , 于市卖柴 , 忽有一客买柴 , 遂令慧能送至于官店 , 客将柴去 , 慧能得钱 , 却向门前 , 见一客读《金刚经》 , 慧能一闻 , 心明便悟 。 ”后神会作偈 , 夜书于壁上 , 慧能又“为不识字 , 请一人读 , 慧能闻已 , 即识大意 。 慧能亦作一偈 , 又请得一解书人 , 于西间壁上题着” (据《坛经校释》4页、15页 , 中华书局本) 。 则不识字人 , 不但可听《金刚经》 , 更自作偈语 。

不识字而作诗者 , 则有沈庆之 , 《南史?沈庆之传》:“庆之粗有口辩 , 手不知书 , 每将署事 , 辄恨眼不识字 。 上逼令作诗 , 庆之曰:‘臣不知书 , 请口授师伯 。 ’上即令颜师伯执笔 。 庆之口授之曰:‘微生遇多幸 , 得逢时运昌 。 朽老筋力尽 , 徒步还南冈 。 辞荣此圣世 , 何愧张子房 。 ’上甚悦 , 众坐并称其辞意之美 。 ”北人杨大眼 , 不多识字而作露布 , 《魏书?杨大眼传》:“大眼虽不学 , 恒遣人读书 , 坐而听之 , 悉皆记识 。 令作露布 , 皆口授之 , 而竟不多识字也 。 ”

近读陈恭禄氏《印度通史大纲》 , 其第十五篇记阿刻巴王(Akbar)亦云:“王之幼年 , 不好读书 , 故不识字 , 而不能自署其名也 , 但其博闻强记 , 不啻一学者也;吾人读书以目 , 而阿刻巴以耳 。 其听人诵读 , 则知其义 , 暇时 , 则令学者读书 , 而己听之 。 ” (岳麓书社本 , 107页)尤足与石勒比 。 是不仅中国有之 , 印西王者亦然 , 鲁智深之听偈 , 又何足云 。

东坡与惟正禅师语

苏轼《记承天夜游》:“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 , 夜 , 解衣欲睡 , 月色入户 , 欣然起行 。 念无与为乐者 , 遂至承天寺 , 寻张怀民 。 怀民亦未寝 , 相与步于中庭 。 庭下如积水空明 , 水中藻荇交横 , 盖竹柏影也 。 何夜无月 , 何处无竹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苏轼文集》第五册 , 2260页)

按 , 《五灯会元》卷十净土惟正章次载公案云:“九峰韶禅师尝客于院 , 一夕将卧 , 师邀之曰:‘月色如此 , 劳生扰扰 , 对之者能几人?’峰唯唯而已 。 ” (中华书局本)所记语境并同 , 惟东坡之文 , 敷写尤妙耳 。 惟正禅师卒于皇祐元年(1049) , 东坡才十四岁 , 而《五灯会元》为南宋书 , 又东坡所不及见(《会元》所据之《景德传灯录》、《天圣广灯录》 , 无此节) , 是二事之相似 , 或亦偶然闇合 , 非故为相袭也 。

赤壁赋之适字

苏轼《前赤壁赋》:“惟江上之清风 , 与山间之明月 , 耳得之而为声 , 目遇之而成色 , 取之无禁 , 用之不竭 , 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 , 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 ” (据《四部丛刊》影印宋刊《经进东坡文集事略》本)孔凡礼点校《苏轼文集》第一册六页“适”字作“食” , 并加校云:“‘食’原作‘适’ , 今从集甲卷十九、《文鉴》、三希堂石刻 。 ”孔校所据底本 , 为《东坡先生全集》七十五卷本 , 其字本亦作“适”;所据以校改之“集甲” , 为北图藏宋刊《东坡集》残本 , “《文鉴》”指《四部丛刊》影印宋刊《皇朝文鉴》 , “三希堂石刻”者 , 则北京北海公园阅古楼之《三希堂法帖》石刻也 。 其所据改 , 似乎绝有权威 。 不但此也 , 今存明项元汴家藏苏轼墨迹本、《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所云“见东坡手写本”、何良俊《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六所云“墨迹在文衡山家 , 余亲见之”、王肯堂《郁冈斋笔麈》卷四所云“平生四见长公手书”、裴景福《河海昆仑录》卷三所云“吾见东坡墨迹书《赤壁赋》者二” , 亦并皆作“食”字 。 是通行本误矣 。


王培军︱不识字而解书

王培军︱不识字而解书// //

《前赤壁赋》

而论其文义 , “食”字却自费解 , 即非行文欠通 , 亦觉用字吃重 , 舌本木强也 。 东坡作文字 , 以“辞达”、“文理自然”为宗 , 此而用“食”字 , 何有于东坡之妙?为之解此字者 , 或云“如食邑之‘食’ , 言享也” (《朱子语类》、谢枋得《文章轨范》卷七) , 或云如《素问》“精食气 , 形食味”之“食” (李治《敬斋古今黈》卷十一、十二) , 或据《汉书》“食酒 , 数石不乱”以释之 (王世贞《宛委馀编》卷十四) , 而王肯堂《郁冈斋笔麈》卷四谓本佛书 , 其语云:“按内典言一切有情皆依食住 , 其释食字 , 云能生喜乐、增益身心 , 故《增一阿含经》云:‘眼以眠为食 , 耳以声为食 , 鼻以香为食 , 舌以味为食 , 身以细腻为食 , 意以法为食 , 湼槃以无放逸为食 。 ’然则‘耳遇之而成声 , 目遇之而成色’ , 正是‘食’义耳 。 细味之 , 乃知其用字之妙也 。 ”(《北京图书馆古籍珍本丛刊》本;按周亮工《书影》卷一、《唐宋文醇》卷三十八此赋后批语及孔校本引李承渊《古文辞类篹》校勘记谓刘大櫆引娄子柔云云 , 实皆本之) , 亦可谓详矣 , 然求深反滞 , 并殊为勉强也 。

按 , 《四友斋丛说》卷三十六云:“苏长公《赤壁赋》云云 , 今刻本作‘适’ 。 然‘适’字亦好 , 或长公自加改窜耶?然不可考也 。 ” (中华书局本 , 326-327页)陈锡路《黄妳馀话》卷一“苏子赤壁赋”条云:“然作‘适’字自稳 , 作‘食’字转有痕迹 , 篇中正不须此 。 元朗(指何良俊)又云今刻本作‘适’字 , 疑长公自加改窜 , 斯言得之矣 。 ” (《续修四库全书》本)姚范《援鹑堂笔记》卷四十九“梯愚轩脞简”方东树按云:“东坡《赤壁赋》‘吾与子之所共适’ , 本又作‘食’ , 最确 。 但用之于文 , 则纤俗不典 , 故非坡所屑也 。 ” (道光乙未刊本)其说皆是也 。 且“适”者 , 往也、归也、遇也、合也、安便也、自得也、悦愉也 , 其义丰 , 而读之自然;“食”字义单 , 又触目费力 , 不仅为生字已也 。

虽然 , “适”字之所本 , 诸人犹未能得之 。 其字之本 , 在《庄子?大宗师》:“若狐不偕、务光、伯夷、叔齐、箕子、胥馀、纪他、申徒狄 , 是役人之役 , 适人之适 , 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 ”《骈拇》:“夫不自见而见彼 , 不自得而得彼者 , 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 , 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 。 ”《达生》:“忘足 , 屦之适也;忘要 , 带之适也;知忘是非 , 心之适也;不内变 , 不外从 , 事会之适也 。 始乎适而未尝不适者 , 忘适之适也 。 ”东坡之用“适”字 , 其意取乎此 。 盖谓于造物者之无尽藏中 , 吾二人当共适此适 , 自适其适 , 忘适之适 , 悦其情性 , 以解脱人间执耳 。 知字本于《庄子》 , 其意始透彻玲珑 , 而妙合于自然 , 诵之亦如行云流水 , 使人意无所不适也 。 所谓东坡手本 , 盖未定稿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