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起义时,这个人高居军长,却因伤错过了这次行动
1927年8月1日 , 改变中国历史的“南昌起义”爆发 , 中国革-命从此进入了新的一页 。
长期以来 , 很多人都有一种错觉 , 认为南昌起义的领导人是朱老总 。 其实 , 当时的情况并非如此 , 朱老总并非第一领导人 , 他更多的是以自己的人脉关系和长者人格魅力 , 赢得大家尊重的 。
南昌起义时 , 这个人高居军长 , 却因伤错过了这次行动// //
参加八一南昌起义的军队共有22500多人 , 被命名为“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 , 下辖3个军:第9军、第11军、第20军 。
其中 , 朱老总是第9军的副军长 , 叶挺是第11军的军长 , 同时兼任方面军前敌代指挥 , 第20军军长则由贺老总担任 , 同时兼任方面军代指挥 。
请注意 , 叶挺与贺老总都是领导自己的部队参加的起义 , 而朱老总当时的身份只是南昌市公安局长 , 这个“副军长” , 也只是在起义前临时担任的 。
那么 , 第9军的军长是谁呢?为什么会让朱老总代替指挥呢?
这个人 , 名叫韦杵 , 是朱老总的同学、老友 。
南昌起义时 , 这个人高居军长 , 却因伤错过了这次行动// //
韦杵是贵州安龙县人 , 生于1883年 , 比朱老总大3岁 , 早年参加过清朝的云南新军 , 后来在蔡锷指挥下参加了反清起义 , 在滇军中历任连长、营长、团长等职 。
1925年 , 韦杵率部参加讨伐陈炯明的战争 , 第二年又参加了声势浩大的北伐战争 , 屡立战功 。 由此可见 , 韦杵将军的军旅生涯 , 一直都冲在前线 , 赴汤蹈火 , 贡献巨大 , 思想非常进步 。
韦杵与朱老总的友谊更加久远 , 早在年轻时期就在滇军中相识 , 后来又同为云南讲武堂的同学 , 志同道合 , 友谊非常深厚 。
八一南昌起义前夕 , 韦杵正率部驻扎在南昌 , 经朱老总争取 , 同意率部参加起义 , 并被任命为第9军军长 , 朱老总为副军长 , 担任他的副帅 。
但遗憾的是 , 韦杵由于多年征战 , 遍体鳞伤 , 在起义前夕伤病复发 , 在九江养病 , 所以他的部队就代由副军长朱老总指挥 。 就这样 , 朱老总率领这支部队参加了南昌起义 , 后来又升为第9军军长 。
南昌起义时 , 这个人高居军长 , 却因伤错过了这次行动// //
南昌起义后 , 老蒋没有追究韦杵的责任 , 而是继续命令他带兵围剿“叛军” , 可能也是看重韦杵的军事才能 , 想借机拉拢他 。
不过 , 韦杵早就厌倦了内-战 , 不愿与自己的旧部和好友为敌 , 表现得很消极 。 老蒋大怒 , 从此认定韦杵是同情红军者 , 不再给予重任 。
直到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 , 韦杵才重新出山 , 担任新编第12师副师长兼第2旅旅长 , 参加了不少战斗 。 但好景不长 , 韦杵很快又被调到后方 , 从事军事训练工作 , 培养军事人才 。
抗战胜利后 , 韦杵干脆退出了军界 , 从事教育工作 , 并于1949年跟着卢汉等人一起起义 。
新中国成立后 , 韦杵受邀担任云南省政府参议室参事 , 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建设中 。
1951年 , 韦杵在昆明病逝 , 享年68岁 。
- 在黄埔军校默默无闻,抗战时快速晋升,三大战役他参加了两场
- 徐向前,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
- 撒豆成兵挥剑成河,乘坐风轮飞跃天堑,这本古书诸葛亮比演义还神
- 本命年不顺利,要挂红“辟邪”,为何人们这么认为?
- 太平天国灭亡时曾国藩造反的话,会有人追随他吗?
- 浅谈后诸葛亮时代的蜀汉政权:挣扎还是静待结局?
- 陈子昂最孤独的诗,开篇就是千古名句,可谓时势造英雄,光照中华
- 天津这栋洋楼有百年的风云故事,因为两位人物,让它声名远扬
- 东汉末代皇帝刘协:在汉朝气数尽时散放出微弱光辉
- 看了这个逻辑关系图,才更清晰为何不让你随便外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