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庙号看人品:明仁宗朱高炽的十月皇帝生涯
明朝的第四位皇帝朱高炽 , 生性端重沉静 , 言行识度 , 喜好读书 。 他既不像他的祖父朱元璋 , 有开天辟地打天下的魄力;也不像他的父亲朱棣 , 硬是从侄子手中给自己子孙后代抢了一个世袭的皇位 。
他的爷爷和父亲都是牛人 , 而他却没有像父亲那样剽悍霸道的性格特质、没有卓越的军事才能、甚至没有一个好的体格 。 自小体弱多病还发胖的朱高炽 , 明显与明成祖朱棣对继承人的期待不符 。 所以童年时期的他虽为嫡长子 , 身份尊贵 , 却并不受父亲重视 。
从庙号看人品:明仁宗朱高炽的十月皇帝生涯// //
相较于温吞、沉默、不擅武艺的长子 , 朱棣反而更偏爱他另外两个骁勇善战的儿子朱高燧和朱高煦 , 经常将他们带在身边 , 一起上战场历练 。 然而朱高炽对此却没有怨言 , 他不像两个弟弟那般锋芒毕露 。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 只要恪尽职守做好父亲交代他的工作便心满意足 。
在靖难时期 , 朱高炽留守北平大本营看家 , 并将团建组织工作完成地有声有色 。 成功地以万人之军 , 抵挡住了建文帝的大将李景隆将近五十万大军的攻势 , 成功保住了北平 。 此役对于整个靖难之役产生了难以估量关键作用 。 对朱高炽自身而言 , 此战展现了他的应变能力、担当和才干 , 而这些优点正是王储应具备的素养 。
从庙号看人品:明仁宗朱高炽的十月皇帝生涯// //
朱高炽其实是极度聪明人 , 他仁爱、儒雅 , 在大臣中极具威望 。 处事不剑走偏锋 , 不给他人以指摘的任何把柄 , 走的便是一条正统中庸之道 。 嫡长子和明太祖朱元璋亲指定的燕王世子的身份已经确保他未来的帝王路 , 只要他不犯错就可以顺利获得储位 。
相反 , 一昧过分地钻营权势、力求建树 , 反而会引起明成祖朱棣的猜忌和反感 。 朱高炽表现出谨小慎微的样子 , 为的就是不犯过错 , 遭他人拿捏 。 而一切如他所设想的那般 , 政权很平稳地过渡到了其手上 , 朱高炽成为了明朝的第四位帝王 。
从庙号看人品:明仁宗朱高炽的十月皇帝生涯// //
令人大出所料的是 , 朱高炽在位仅十月后 , 意外死亡 。 后举国大恸 , 追其庙号为仁宗 。 仁在古代是儒家认为的道德规范的最高原则 , “仁者爱人” 。 凡是死后能获得“仁宗”庙号的皇帝 , 在位期间必然施行仁政且深受百姓爱戴 。
纵观整个中国历史 , 大一统王朝中 , 只有四位皇帝获得了“仁宗”庙号 。 如一生宽厚待人、节俭爱民的宋仁宗赵桢 , 由此可见“仁宗”是对于一个帝王政治作为的极高赞誉 。 那么问题来了 , 为何在位短短十月的朱高炽就可以获得“仁宗”的称号?
从庙号看人品:明仁宗朱高炽的十月皇帝生涯// //
其实 , 虽然朱高炽在位仅有十月 , 但他施以政治影响力的生涯开始的更早 。 永乐期间 , 当时明成祖朱棣常北上忙碌于北伐之事 , 故留朱高炽在京师监国 。 六次监国期间 , 他宽厚为政 , 顶着压力 , 赦免了许多无辜获罪之人 , 并减轻刑罚 , 实行他的仁政理念 。
再者 , 朱高炽在位期间 , 大力推行儒家思想 , 褒奖忠孝之人 。 而且任人唯贤 , 尤其鼓励百官进谏 。 这一切举措使得当时朝堂呈现清明景象 。 除此之外 , 朱高炽纠正了永乐年间的一些司法弊病 , 敢于承认错史为建文帝旧臣翻案 。
同时严格了司法进程 , 减少了冤假错案的发生 。 此外 , 朱高炽禁止使用肉刑 , 给予犯人以基本人权 。 在治国整体举国上 , 朱高炽大兴生产 , 注重以农为本 。 减少用兵 , 减免赋税 , 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 。 为明朝的第一个盛世复兴“仁宣之治”奠定基础 。
从庙号看人品:明仁宗朱高炽的十月皇帝生涯// //
不论他在位期间的施政理念和贡献 , 朱高炽本身就是一个很宽厚的人 。 对于永乐期间不断污蔑构陷他的弟弟朱高煦 , 他不予计较、以德报怨 。 对于群臣进纳的谏言 , 也乐于接纳 , 即使偶尔发怒 , 事后也会亲自赔礼道歉 , 这对于帝王来说极为难得 。
从庙号看人品:明仁宗朱高炽的十月皇帝生涯// //
后世史学家评价明仁宗、宣宗父子说“明有仁宣 , 犹如周有成康;汉有文景” 。 虽仅在位十月 , 但其施行建树和对后世影响不逊于一些在位数十年的帝王 。 秉性宽厚 , 施以仁政 , 让王朝涵养生息 , 德化兴盛 , 朱高炽确确实实担当得起“仁宗”这一庙号 。
更多精彩历史故事 , 欢迎关注【历史回忆室】
- 盘点古代十大剧毒,看看你身边有吗?
- 从战功简析夏侯渊、曹仁、徐晃、张辽四将的能力
- 一个人有没有修养,看脸就知道
- 看了这个逻辑关系图,才更清晰为何不让你随便外出了
- 雍正死后竟与年世兰合葬在一起,雍正的陵墓为何从未被盗?
- 从蒯越相马说起,刘备为何不夺荆州?
- 正月初五关键时期,在家实在憋不住,看看往日平遥古城晋商辉煌
- 从《解服散说》考证皇甫谧兄长皇甫士元
- 刘先银悟《黄帝内经》脾土左升,肝气和肾水都随着升惟道是从
- 张学良正妻活了93岁,死后墓碑上刻四个字,张学良看了泪如泉涌